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陈亮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陈亮的教育思想□张晋建张缙红南宋永康事功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自少胸怀匡世救时之志,虽因一生坎坷,未能在沙场一展抱负,而著书立说、授徒讲学却从未停止过,并最终成就为古代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正如他的哲学思想、军事思想、经济思想等带有明显的事功色彩一样,...  相似文献   

2.
陈亮字同甫,号龙川,浙江永康人,中等地主出身。他生于南宋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死于光宗绍熙五年(1194),一生坚持抗金统一,反对妥协投降,在思想理论上无情地批判了投降路线的理论基础——朱熹为代表的反动“道学”,为抗金斗争大造了舆论。陈亮是南宋时期一位坚定的爱同主义者,著名的法家代表人物。著有《龙川文集》三十卷。一在陈亮出生前,我国东北境内的女真族逐渐兴起,1115年女真贵族建立金国。金灭辽  相似文献   

3.
南宋时期陈亮与朱熹的义利王霸之辩,反映了当时事功政治思想的脉动。然而,学界对于陈亮功利思想的解读却存在偏颇倾向。科学准确地把握陈亮的功利思想,应该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延沿儒家基本思想脉络,联系南宋时期程朱理学的天理思想背景,从清楚认知陈亮"气一元二面向"的世界观出发,深入评析其伦理观在道德优先框架下的功利合理性,进而揭示陈亮"义利双行、王霸并用"的义利统一逻辑,由此管窥陈亮义利统一观,以为其功利思想评价之辨正。  相似文献   

4.
陈亮与南宋浙东学派综合研究的开创性著作《陈亮与南宋浙东学派研究》,方如金等著。30万字。人民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责任编辑:张秀平。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的十多年内,中国思想史研究者囿于截然对立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的划分,对于浙东学派的...  相似文献   

5.
李建军 《兰州学刊》2011,(5):118-121
南宋文章家中,陈亮可谓"气至锐而文至雄",其人"才太高","气太锐",在士气不振的南宋士林真乃空谷足音,不愧为"人中之龙";锐气铸雄文,陈亮的"太锐"之"气"发于文章,奏疏政论气势磅礴,传序史论气象雄奇,赠序题跋气韵生动,表启书记气局壮阔,墓志祭文气度不凡,在靡弱不雄的南宋文坛真乃黄钟大吕,不愧为"文中之虎"。同时,陈亮"情至豪而文至刚",豪情灌注于文,文笔劲健,文风豪迈,呈现出一种刚健之美;但其豪情有时过头,雄豪滑向了粗豪,刚健有余而柔婉不足,雄放有余而蕴藉不足,多阳刚有余的雄文,少刚柔并济的美文。  相似文献   

6.
陈亮为南宋稼轩派词人,其词深受辛弃疾影响,故研究辛词对陈词影响之文众矣,然研究陈亮对辛弃疾词作影响者却鲜见。文章试从二人唱和词着手,不仅阐明陈亮"以论为词"的词作方式对辛弃疾词作产生的影响,更为突出的是研究陈亮本人作为一个意象在辛词中的构建及其所散发出的恣肆意气对辛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作为永康代表人物,陈亮以朴素唯物主义哲学观为基础阐发了自己的伦理思想,其“经世致用”的道德观、注重事功的理想人格、注重效果的道德评价,对于当代道德评价体系仍有其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几百年来,陈亮的思想和他在宋朝学派中的归属一直都是讨论的题目。依照传统的理论,象《宋元学案》中所说,从陈亮的老师以及他写的《祭郑景望》等文中推断,陈亮是与道学有关系的。近代学者,尤其是侯外庐教授,否定了这个传统的说法。他认为《宋元学案》所提出的证据不充分,更认为陈亮的思想与道学是极不同的。七十年代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周梦江先生在《陈傅良先生文集》序言中认为“南宋学者都将北宋之亡归咎于王安石变法”的观点 ,提出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 ,陆九渊对王安石及其变法有高度的评价 ,说陈亮把北宋之亡归咎于王安石变法也无不可。而叶适并没有把北宋之亡归咎于王安石变法 ,相反认为变法的失败是北宋之亡的原因之一 ;他对王安石变法基本上是肯定的 ,虽有批评 ,也是一个改革思想家对另一个改革思想家的批评  相似文献   

10.
在南宋词坛,以辛弃疾为一代领袖,发扬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汇聚时代的风云,形成了以抗战爱国为宗旨的新流派.在气宇轩昂的辛派词家中,陈亮以其雄壮的《龙川词》,高举北伐之旗,鼓吹恢复之歌,与同调山呼响应,在中国文学史上谱写了璀灿的篇章.  相似文献   

11.
雷信来 《学术探索》2010,(6):110-114
古往今来,许多研究者把南宋思想史上的著名学术公案——陈亮和朱熹之间的学术争端归结为“王霸义利”之辨,这固然是正确的,但论战双方在治史态度、治史方法和治史价值方面的重大歧异,则是二人争论的原点,亦是他们思想观点难以弥合的最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宋代功利思潮伴随着北宋“通经达用”的学风而兴起,一度通过王安石的变法改革付诸实践,然而,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使宋代的功利思想没能在政治、经济领域产生更大的影响,荆公新学也逐渐走向衰落。南宋时期的浙东事功学派继而举起了功利思想的大旗,以陈亮、叶适等人为代表的事功学者倡言功利,公开批评空谈道德性命的义理之学,尤其是陈亮与朱熹的“王霸义利之辩”将宋代功利思潮的发展推向了高峰。之后,随着理学上升为官学和事功学派的衰落,宋代功利思潮逐渐式微。  相似文献   

13.
南宋淳熙15年冬,陈亮、辛弃疾的信州之会,是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他们长歌相答,极论世事,并留下了光辉壮烈的词章。但许多学者对这次信州之会的交通、居住与地理问题存在误注或语焉不详。本文作者根据陈亮、辛弃疾本人的有关记载,并通过实地考察,对以前的误注作出了纠正;同时,结合辛、陈二人信州之会的实际交通居住、地理情况与作品的关系,沿着信州古道追寻二位思想家、词人、壮士的心路历程,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更深入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陈亮对佛教的认知、理解和评价具有鲜明的双重性.一方面,陈亮在物质领域为佛教的发展做了一系列有益的事;另一方面,陈亮在思想领域对佛教"万法皆幻"、"出世离家"等主张提出了批评.陈亮对理学受佛教影响的性质也提出了颇具启示的看法.透视在结构上具有双重特征的陈亮佛教观,不难发现:陈亮佛教观的基本形态是"经权相交",陈亮佛教观的基本性质是"儒体佛用",陈亮佛教观的主要偏失是对佛教的误读和对理学受佛教影响把握的欠完整性.  相似文献   

15.
南宋陈亮和朱熹以书信往来互相辩难的著名学术争论,并非仅是“义利王霸之辨”、“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斗争”,究其实质,乃是历史本位说与道德本位说的冲突矛盾。本文拟从历史之道与天理之道、历史主体与伦理主体、历史评价和道德评价等方面对这一论争加以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6.
陈亮的文学观是以传统的"文以载道"观为基点,进而落实为"明道致用".他标举"意与理胜"这一文论核心,若兼艺术形式而言,就是他所主张的"理得而辞顺",具体表现为诗、词、文等不同文学体裁均可通用的"立意精稳,造语平熟".陈亮具有诗、词、文通体看待的文学观念,并由此决定了他独特的词学观的形成.在艺术风格上.他则是喜爱阳刚豪放,同时亦不偏废清丽婉约之作.  相似文献   

17.
郭亚雄 《河北学刊》2015,(2):220-224
本文试图以西方现代史学理论为理论视域,对南宋道学道统论的成立与对其所作的批驳进行探讨,以探视其背后所映射出的经史关系以及经典诠释向度的转型。为此,本文着重分析了陈亮、叶适从历史角度对道统论的批驳及其对道统叙述所造成的影响。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到在经史关系不平衡时,从历史角度对道统论所作的批判多属徒劳,无法从根本上破坏道统叙述。  相似文献   

18.
从南宋孝宗隆兴初(1163)至宁宗嘉定末(1224)被史家称为南宋的中兴期,时局相对稳定,学术文化繁荣,北宋散文的优良传统得到全面恢复发扬,表现为名家荟萃,文备众体,文派孽生,文论勃兴。周必大身处朝廷翰院,为当时词臣之冠。在文章创作方面,他的理论主张散见于其文集的题跋以及序作中。他特别强调作家的学、才、气对创作的综合作用,他的主张对南宋中期的文风演变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辛弃疾(1140——1207年)是南宋一位著名爱国词人,其实,他的纸币流通理论,在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上,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影响。 辛弃疾的货币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淳熙乙未登对(?)子》中。所谓辛弃疾的货币思想,从现存史料来看,基本上也就是辛弃疾对南宋纸币会子流通问题的看法,兹评述于下。  相似文献   

20.
陈亮青年时期家道衰落,父死借钱举丧,无寸土可耕,贫不能自食.可是过了十多年,家道复兴,赎回祖业二百亩田和大批园地,并在京口添置产业.这些钱财从何而来?从他给朋友与朋友给他的信札中,可知他曾一度经商,家道复兴是因经商致富.因此,他的四次永嘉之行,主要目的是在经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