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前通行的哲学教科书中,对实事求是哲学一是认识不足,定位不准确;二是对其理论内容作了本体论的错误理解。实事求是哲学是具有丰富思想内容的整体,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现代的创造,是与人类哲学思维同步而具有当代文化先进性的哲学思想。"实事"是革命和建设的生活实践中的"实际",不是脱离人的自在本体。"是"即在实践中有功效的办法和主意,不是脱离人的规律和真理。对实事求是哲学作充分的研究是构建现代中国文化与哲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殷杰 《阴山学刊》2004,17(5):5-10
从20世纪科学哲学和语言哲学的历史发展上看,哲学方法论演变总结了语用思维在德国、英国、法国和美国哲学传统以及维特根斯坦和哈贝马斯哲学中的表现形式和基本观念,并从大陆哲学和英美哲学、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合流的角度揭示了语用思维的意义;揭示了语用学转向给哲学研究带来的新的思维和观念,指出"语用学转向"为哲学提供了新的对话平台,使科学逻辑不可逆转地为科学语用学所取代,形成了新的哲学发展生长点。这对于理解和把握哲学的发展路径,探究哲学方法论的演变和哲学思维的演进均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弗雷格被公认为是现代逻辑和语言哲学的创始人。指出弗雷格的意义和指称论是理解语言哲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中涉及这对范畴的基础,进而探讨其意义与指称论对语言学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文化哲学具有双重界定:一是指哲学理解范式,二是指新的哲学形态。从广义上说,现代哲学诸形态都有着共同的生活世界、"问题框架"和理论基底,都具有文化哲学意义。而诸多形态的哲学亦不过是对这种文化经验和生存方式不同形式、不同方面的,或者直接或者间接的、甚至是隐喻的反映和揭示。从狭义上说,文化哲学作为一种新的哲学形态只是这种范式、底蕴的集中体现和自觉表征。对于现代哲学的诸形态来说,文化哲学具有"源始哲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的哲学领域里,研究的轨道转向了语言学。“语言哲学”卷起了一股狂潮,冲击着每个人的思想。在这股狂潮中,许多哲学家成为了语用学的“台柱子”。他们大谈语言并不是在脱离本行,事实上,正是哲学的促进推动了语言学的发展,也正是哲学界的繁荣激励着语用学成为了一个脍炙人口的研究方向。本文从西哲的发展史出发,并以言语行为理论为例,探究语用学的哲学底蕴,以试唤醒语用学研究的哲学意识。  相似文献   

6.
现代生活和现代价值的根本维度在于传统社会生活诸领域的去神圣化而转向世俗生活,政治、经济、包括科学都开始了围绕人自身的利益和幸福服务的目的。造成这一价值翻转的根源在于现代政治对自身的不同理解,本文对开辟"现代性第一次浪潮"的托马斯·霍布斯进行现代性发端的分析,说明现代政治哲学不仅明确拒斥了古代超验自然法传统,而且通过建立现代自然权利论体系,完全彰显人类自身的主体性地位,为启蒙哲学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现代性理论框架。在这个框架内通过对现代自然权利论的重构论证及其所产生的后果来探讨中国现代性问题,对中国现代性生成、中国发展问题的复杂性关联能够达成基本理解。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的意识哲学因其对立式思维和工具理性而造成了现代性的危机,进而招致来自方方面面的批判,但由于未能理解意识哲学的本质,这些批判仅仅形成了批判与解构理性的喧嚣话语,却未能从根本上走出意识哲学的桎梏.哈贝马斯在现代语言学的基础上,建立了"重构式的科学"即普遍语用学,确定了互动交往中的基础规则,使理性重新扎根于生活世界之中,从而实现了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哲学范式转换,为走出意识哲学的"铁笼"提供了可能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语用学与语用逻辑的研究开始起步.虽然起步较晚,但以蔡曙山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却能够站在当代西方语言哲学,特别是言语行为理论和语用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研究工作,在受到当代语言哲学大师塞尔高度赞誉的<言语行为和语用逻辑>一书中,蔡曙山构造了命题语用逻辑、量化语用逻辑以及模态语用逻辑的自然推理系统与形式公理推理系统及其各自的语义模型,探讨并证明了元逻辑问题.蔡曙山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拓展了语言逻辑研究的空间,促进了语用逻辑的形式化研究,从而为进一步推进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逻辑、认知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完备的、精密的研究工具.这项研究成果标志着中国语用逻辑的形式化研究达到西方现代语用逻辑研究的相同水准,同时也发扬与光大了中国古老的语用学与语用逻辑的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9.
继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之后,在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研究过程中出现了"认知转向".奎因的"认识论的自然化"是这个转向的开始,而认知哲学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则是这个转向的基本目标.因此,从语言转向到认知转向,是哲学认识论的形而上研究向科学化研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徐源 《社会科学》2021,(9):117-124
人工智能伦理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从对人工智能伦理必要性的讨论,发展到对人工智能伦理基础理论、重要问题,以及伦理框架、原则和相关政策的研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伦理研究已开始进入新的阶段,即通过一种"可计算的伦理"来打通伦理原则与技术实现之间的鸿沟。面对伦理原则技术落地中的困境,从"软"机制到"硬"机制的转变已初现端倪,已有的探索包括人工智能伦理实验、伦理即服务(EaaS)等,相关研究都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框架与分析方法,但实践中的效果有待观察。人工智能伦理是一项集成多种技术指标、协调多种利益诉求的活动行为,包含人类行动者、人工行动者和人机协同行动者,处在一种复杂社会系统中,计算社会科学中研究人类信念体系的认知平衡机制可为人工智能伦理原则落地提供一种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11.
霍红 《学术探索》2014,(8):124-128
本文对语用学的哲学源生背景进行了梳理并发现,哲学在其发展进程中,在语言与世界的关系的探讨过程中,"人"的因素有着由缺位到归位的过程。语用学的蛰生主要源于"人"在"语言与世界"的关系中的位置回归。受启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加之奥斯汀的"以言行事",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格莱斯的合作原则理论,语言哲学理论最终在哲学界独树一帜、自成一派,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哲学理论,并直接导致了语用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哲学史上,维特根斯坦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语言哲学开创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个从语言视角来观察世界和理解世界的人,其提出的语言哲学观主要分为前期的语言逻辑图像论和后期的语言游戏学说。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语言哲学观,都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后期的哲学思想直接推动了语用学的研究。本文将重点讨论前期和后期哲学的语言学习观点,并分析其对于当代的语言学习有哪些影响和启发,并通过深刻的理解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观,来更好地加强我们的语言学习。  相似文献   

13.
该著作既讨论了文体学研究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文体学的界定、研究范围、文体分析的目的、分析语料、文体学的原则等,又关注话语与语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其跨学科性质,如文体学与语用学、话语中的互动、戏剧文本样例分析等,还涉及文体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范式——认知文体学或认知诗学,用翔实的例证论述了认知语言学里的诸多经典理论,如图式理论、图形和背景、认知语法隐喻、语篇世界理论、指称转移理论、语境框架理论等,都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包括文学文本在内的各类语篇的阐释活动中,这样的阐释不仅有利于读者正确把握语篇的语言艺术、主题思想和美学价值,而且还可以从一个崭新的视角研究读者的认知推理活动和它们如何影响读者对语篇的意义阐释.作者预示语料库文体学、认知文体学、批评文体学、多模态分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该著作理论视野开阔,融知识性、前沿性、实用性于一体,有力地展示了文体学研究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4.
15.
尚晓明 《北方论丛》2002,(4):106-110
回顾20世纪展望21世纪语用学理论的建构、发展及其未来走向,令国内外语言学界所关注.探讨语用学理论的哲学思想基础、语用学流派及其研究方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语用推理机制,将展示语用学无限生命力及其跨学科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在以人类学为本的语言学理论中,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是影响最广泛的两个学派。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注重意义和功能的研究,特别强调语境的作用,并把“选择就是意义”作为一条广泛运用的原则。语用学理论围绕语言交际的意义这一中心论题展开,从不同层面强调语境和语义在交际中的关键地位。两学派研究任务、方法虽不同,但有相似、互补之处。  相似文献   

17.
李先进 《云梦学刊》2012,33(3):135-139
幽默的产生和理解离不开语境和听众,而语境和听众正是语用学的两大基本概念。从语用学视角看.合作原则与英语幽默的产生有着内在的规律与联系,为幽默话语的产生机制提供了合理的阐释。但仅从语用角度来解释幽默的特别之处是远远不够的,而将幽默理论中最富有影响力的乖讹论与语用学合作原则相结合.则不失为一种揭开幽默真面目的理想手段。  相似文献   

18.
会话活动类型是语用学新兴研究范畴,是对会话的动态语用研究.记者招待会是一特殊会话活动类型,本文试用会话活动类型理论解析并验证该理论对汉语语料的阐释力.具体实例分析的结论是肯定的,且发现该会话活动类型的一些特点,对语用学该领域的理论验证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学透视”方法与“美国精神”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一个最广泛、最深刻的人类事务哲理,在国际问题研究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当中必须有广义的文学透视。这类透视既包括经典方式的史事叙述和以人类真实为基底的文学想象,也包括旨在认识和展示基本特性甚或深层机理的轶事讲述。据此,可以展示复杂的美国精神图景,并且以雅典精神——它主要因为伟大史家修昔底德的广义的文学透视和思想提炼才为今人所知——去帮助理解之。直接与美国的对外态度和对外政策密切相关,美国精神当中有在不同的提倡者那里各有不同依据的扩张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追求,同时还有以漠视历史、信仰技术式解决和倾向于排斥文化多样性等为特征的美国战略文化。这些民族精神内涵得以被揭示出来,主要归功于经年累月众多历史学家和政治作家的历史考察、文学透视及理论/哲理思考。与此相反,当代流行的很大部分国际关系研究和历史研究共有一大弊病,亦即缺乏广义的文学透视。  相似文献   

20.
生活世界转向与现代哲学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世界转向已经成为现代哲学发展的主导方向,也是当初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宗旨和实质。这种转向要求从根本上打破以科学世界观为特征的传统哲学模式,以生活世界观为基础建立新的哲学形态,使哲学的基本构成要素如研究对象、基本问题和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从而导致了现代哲学的根本革命。表现在:在研究对象上,从彼岸世界到此岸世界;在基本问题上,从认知矛盾到生存矛盾;在思维方式上,从科学思维到历史思维。深入探讨现代哲学的生活世界转向及其所带来的现代哲学革命,不仅可以使我们深入理解现代哲学的主题、特点及发展趋势,而且对于建构马克思哲学的生活世界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