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谈方志批评     
在我国志苑中,志书多评论少,志评专著更少。新方志编修10年,也是志书多评论少,专论志评的文章更少。然而,方志批评恰是方志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这里仅就方志批评理论谈一点自己的想法,以期抛砖引玉。方志批评,或称方志评论,应当是一门史学批评的科学。是对以志书为中心的一切方志范畴进行分析研究,作出判断评论。修志批评的对象,涉及方志领域一切范畴。包  相似文献   

2.
网名的限度——谈学术批评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叶中事件发生以后。世纪沙龙作为此事件的主战场发生了诸多令人遗憾甚至极端恶劣的现象.这些现象发生的前提都与发帖人以网名进行学术批评有关,窃以为这个问题非认真对待不可。  相似文献   

3.
文章用古今、中英诗歌实例论证了闻一多的诗歌"三美"说,同时提出诗歌批评应进行综合批评的主张,并提供了中英诗歌批评实例.  相似文献   

4.
网名的限度--谈学术批评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叶中事件发生以后,世纪沙龙作为此事件的主战场发生了诸多令人遗憾甚至极端恶劣的现象,这些现象发生的前提都与发帖人以网名进行学术批评有关,窃以为这个问题非认真对待不可.  相似文献   

5.
<正> 在五月上旬由我院文学所与暨南大学中文系、海南大学中文系、海南行政区文联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年评论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讨论家,以及应邀与会的中、老年评论家,围绕“我的批评观”这一中心议题,就文艺批评的职能与作用、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批评与读者的关系等问题,发表了不同的见解。以下是代表们在研讨会上发表的主要观点:文学批评就是对文学作品的反应,更重要的是解释自已的反应;批评有三种不同的层次,倡导性阐释是文学批评中的最高层次;批评应强调过程,过程也不再是作为达到某一实用目的的手段,它本身应视作一种审美对象;反目的论回到文  相似文献   

6.
《东岳论丛》2016,(6):51-56
莫言走上文坛以来,在得到许多人赞赏的同时,也一直不乏争议。应该承认,对莫言作品存在的不足,有不少批评意见是切合实际的,但也有不少看法,存在下列问题:一是用偏颇的美学原理判定莫言小说的审丑性;二是用臆断的方式否定莫言小说的思想性;三是用简单比对的方式否定莫言小说的创造性;四是用非文学语言的标准评判莫言小说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学术繁荣需要学术批评,学术批评推动学术繁荣。或者说,真正的学术繁荣离不开健康的学术批评,健康的学术批评有利于学术繁荣,这已为古今中外学术史所一再证明。可是,这样一个常识,在今天还需要有大声疾呼。这不仅是因为时下从总体上说有关部门对于开展学术批评还重视不够、推动不力,而且还因为存在许多非学术因素的干扰以及学界中人对于学术批评的担忧、误解和非难。 最近在学术批评网上拜读了四川大学教授罗厚立(罗志田)先生的《打倒与建立:也说学术打假》以及杨玉圣先生的回应文章《学术打假、学术批评与学术建设-与罗厚立先生商…  相似文献   

8.
美国耶鲁大学法文系教授昂利·拜尔在编辑法国大学派文学批评家居斯塔夫·朗松的文学批评论集《方法、批评及文学史》时写了一篇很长的导言。在导言中昂利·拜尔说:“文学批评家在身后五十年或一百年,仍有一代又一代的学人对其作品进行研读和利用的非常少见。文学史家的著述在半个世纪以后,能不被人看成是陈旧得可笑、散发着时代偏见和派系成见的臭味、论证依据很不充分的,就更加少见。”他还说:“十分伟大的评论家从来没有过,也许将来也永远不会产生。他们当中最傅学的也永远抵不上一个真正的诗人或者真正的小说家;最优秀的绘画评论…  相似文献   

9.
解构批评将文学研究引向修辞学、比喻认识论的领域。其关于文学批评的基本看法在以下几个层面呈现出别样的特色:就批评的目的而言,认为批评应该探寻文本的真相、文本及语言的修辞功能、语言的差异性以及互文性等;就批评的伦理来说,认为批评是内在于文学的,而某种程度上,文学也具有批评的属性;在批评的功能这个问题上,认为单义性或霸权化的批评是对文本实施的阉割或话语暴力,批评应该是对文本阅读之多重可能性的敞开,而就文学批评的核心要求——价值评判——而言,解构批评认为价值评判具有相对性,但这并不等于说解构批评否认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0.
金岱 《学术研究》2006,(3):122-123
当20世纪80年代“文化热”兴起之后,当90年代审美文化日益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文化因素时,“文化批评”和“消费时代”话语便先后在文学评论界悄然流行开来,学界已就有关问题讨论了一段时间,但至今它们还是两个有纷议的概念,值得深究和澄清。为此,借2005年广东省文学理论研究会和比较文学研究会年会之机,本刊与学会有关组织者便酝酿相关论题展开讨论,以推动研究的深入发展,因而有这组笔谈呈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1.
翻译活动具有复杂性和多维性,翻译批评也应当是多角度、多层次、多视域理论干预的活动。正如翻译研究借用了多学科和理论视角及成果,翻译批评也可借鉴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理论,甚至还涉及价值哲学、意识形态等理论,以及文化转向视域下的翻译批评研究。探讨目前翻译批评关注的多视域理论,认为翻译批评应该是多元、开放和综合的批评概念,翻译批评的理论构建,翻译批评的方法、模式以及标准等也是多维动态的。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女性文学之所以能在中国文学的殿堂上取得显赫的一席之地,是由于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使过去的历史得到重新审视;更由于一大批具有献身精神的女作家们,用严肃的态度对女性的生存状态和人生体验进行深切探讨和真切表现而创作了硕果累累的文学作品所致。妇女问题的探讨本是社会学的课题。但在我国社会学中,它并没有得到足够的研究,却在文学作品中被女作家们尖锐提出,并大量描述。这样中国的女性文学就被赋予  相似文献   

13.
苏轼词创作批评的批评徐凤真苏轼的词往往不协音律,盖原为人所共知之事实,故前人于此多所批评,陈师道以为“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李清照以为“句读不茸之诗”,以至明清和近代,仍不断有人对此提出批评。对于前人的这些批评意见,我们应当有所...  相似文献   

14.
论批评功能与批评文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论史上,文学批评的功能不是从批评诞生之初就永恒不变地存在着,人们对它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现和发展的过程。在不同批评功能论的影响下,文论家自然选择不同的批评文体进行理论的阐释与作品的批评。序跋和评点主要是批评的社会功能影响下的产物;批评的审美功能促使了骈文、赋和论诗诗等批评文体的出现;在批评自我表现功能的推动下,文论家喜用轻松自由的书信和诗话等文体来承栽理论的内涵。这些批评文体历时性出现,却又共时性存在,共同构筑了中国文论繁复多姿的体貌。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论史上,批评意识历经三个发展阶段:泛文学意识阶段、纯文学意识阶段和独立的批评意识阶段.文论家在不同阶段批评意识的统照和主宰下,依据一定的理论,运用一定的方法选择文体来评判和观照文学现象,从而造成了文论史上批评文体多姿而繁复的体貌.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人间词话》中的批评术语分为传统的批评术语、外来的批评术语和王国维自己创造的批评术语三类。通过对这三类批评术语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概括 ,揭示出这些批评术语虽然表面上看来是传统的 ,但是却融进了一些西方的文学、美学观念 ,因此已经不同于传统的文学批评 ,体现出由古代向现代转换的色彩。  相似文献   

17.
生态批评的理论与实践中,“生态中心主义”往往被视为其重要的理论立足点。然而,“生态中心主义”这一概念本身却面临着理论困境,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虚假命题,而备受抨击的“人类中心主义”却有其存在的充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因而需要抛弃的不是“人类中心主义”而是“人类沙文主义”。温和的、理智的“相对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批评的理论立足点。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批评,经历了80年代的后政向批评(包括反思批评、审美批评、新启蒙批评等),90年代的“饭碗”批评(包括学科批评、市场或媒体批评等),世纪之交的文化批评(主要呈现为大众审美的消费文化批评,且仍在与文学自律的努力处于论争中)。这一简略回眸显现出知识分子批评在这一过程中的显隐曲线和某种被遮蔽状态:80年代走向活跃;90年代基本边缘;而世纪之交则不在人们关于当代文化批评讨论的视界中。然而事实上,国际性的当代文化批评思潮提供了一种非常的可能,知识分子批评,或曰作为知识分子批评的文化批评乃是当代文学批评的十分重要的进路之一。  相似文献   

19.
原型批评     
<正>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G·Jung)认为,自原始时代以来,人类世世代代普遍性的心理经验长期积累,“沉淀”在每一个人无意识深处。其内容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的,普遍的。是历史在“种族记忆”中的投影,因而叫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潜存于心理深处,永不会进入意识领  相似文献   

20.
傅修海先生对迟子建的误读几乎到了"呓语"的程度.他既缺乏对迟子建作品的深入阅读和基本的理解,也在批评中显露出无视事实的、片面的、偏激的思维方式,同时,还表现了"反读者"、"反常识"的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