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传龙《“九僧”生卒年限及群体形成考》一文以为,九僧群体形成于京师,形成于馆阁,《九僧诗》是类似《西昆酬唱集》一样的馆阁吟唱结晶,其清邃淡泊的诗风并非真实山林景色的映现。实际上,从《九僧诗》之结集与诗歌内容考辨可知,九僧诗人群体的形成于九僧四处云游期间,且其周围有一个庞大的诗人群体。九僧所结交之名卿也非达官显贵,而多为文士词臣,彼此是基于文学互动的交游。  相似文献   

2.
小说是宋初文人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太平广记》“异僧”类僧传系统传达出宋初佛教与中国古代本土文化相整合的知识内涵。在引用文献方面,表现出对《高僧传》作为佛教僧传经典的解读。同样是奉《高僧传》为僧传经典,《太平广记》在尊崇早期佛教流传人物这点上弱于《太平御览》,但在选录《高僧传》人物方面具有一定的佛学识见。在僧传人物方面,崇尚以神异传教的佛图澄,推崇道宣及其融入中国本土述异观念的感通思想。编纂官的引书收录表现出对文人笔记的一定倾向,“异僧”类收录的隋唐人物除道宣外均来自文人笔记。同时,在承接《高僧传》“神异”类和道宣感通思想的基础上引入更多中国本土述异传统,反映了佛教知识信仰下倾民间的趋向。道宣事迹未被《太平御览》“僧”类和“异僧”收录,道宣律学基础中的四分律也不载《太平御览》“戒律”类。李昉、扈蒙等人对道宣的认识似乎主要缘于其佛教感通事迹而不是律学成就。  相似文献   

3.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绝句》“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历来注家把“主”理解为“主人”之意,“无主”就是没有主人。如仇兆鳌《杜诗详注》注云“师亡无主,则深浅红花,亦任人自赏而已”,意为黄师塔中僧已故去,桃花没有了主人。此注不确。  相似文献   

4.
论“宋初九僧”及其诗祝尚书关键词:宋初九僧诗歌创作晚唐体宋初诗坛,先后风靡着三个诗歌流派,即“元白体”、“晚唐体”、“西昆体”,这是文学史家的共识。宋末元初人方回编《瀛奎律髓》,其卷四七收“宋初九僧”之一文兆《宿西山精舍》诗,评曰:“有宋国初,未远唐...  相似文献   

5.
宋元明时期 ,“疯僧戏秦”故事由早期笔记的片言只语发展为完备详细的独立故事。其间 ,元杂剧《地藏王证东窗事犯》、明传奇《东窗记》为两部具有关键意义的作品。“疯僧戏秦”集讥讽秦桧诙词妙语为一体的文学化进程 ,体现此情节流传的核心意义 ,即寓庄于谐的微言大义。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在创作和流传过程中,有过多种异名。如第一回就列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清末又曾出现过称为《金玉缘》的本子。但最通行的是《石头记》和《红楼梦》二名。而其“本名”,则为《石头记》。在甲戌本第一回正文中《石头记》三字旁,脂砚斋即批曰:“本名”;程伟元《红楼梦序》亦称:“《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说《红楼梦》的“本名”是《石头记》,除上引脂批和程序可作重要证据外,还有两条佐证:其一、《红楼梦》第一回所列诸书名,首先出现者为《石头记》;其二,《红楼梦》早期抄本大多称之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相似文献   

7.
沛山 《老友》2012,(7):57-57
“刹那”,意为一念之间,指极短的时间。佛经《俱舍论》称一弹指顷有六十五刹那。那么,“一弹指”又是多长时间?根据印度《僧只律》中记载:“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  相似文献   

8.
<正>在文学研究领域,冤假错案也是常有的.《红楼梦》有一空空道人,既云“道人”,且复“空空”,以宗教徒视之,自然理所当然.他“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虽强调了“情”,据说那是禅宗骂佛杀祖,一种否定之否定,本质上仍是宗教色空观.他把“石上”的“编述”“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又有人认为是曹雪芹为他“抄阅再评”《石头记》的脂砚斋纪功,空空道人即脂砚斋.对此,我总有些疑心,以为即使不算冤案,恐怕也是个假案错案.  相似文献   

9.
释“直”     
高一语文教材把《伐檀》中的“直”释为“平”,我认为不正确。应释为“不弯曲”才通。试举如下三条理由: 一、从词义史来看. 许慎《说文解字》:“正见也。”《辞海》:“不弯曲”。其他义项也无作“平”讲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与‘曲’相对。”并例举《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同样,其他义项也无作“平”解的。  相似文献   

10.
中华书局1988年版《北朝四史人名索引》(以下简称《索引》)有脱漏人名。按《北史》(中华书局点校本)卷89,2924页有“孙僧化、僧化”凡三处。《魏书》(中华书局点校本)卷91,1954页有“孙僧化、僧化”二处,1955页有“僧化”一处。僧化,系北魏时人,有传。(<索引》上册455页,四角号码2826。“僧”下,未见“僧化”  相似文献   

11.
《经传释词》既误以反诗句之“不”“无”为语词,予撰《反诘句相反见意》以正之。王氏凡遇古籍中有“不”“无”字句而稍难于理解者,又多以“不”“无”为语词。此亦不可不辨。夫“不”字为语词者,仅限于《尔雅释器》“不律谓之笔”一类名释,“不”字实无意义可言。故《玉篇》曰:“不”词也。其他“不”字皆有意义。如《书多方》“尔尚不忌于凶德”,言尔曾(《说文》尚,曾也。)不畏于凶德也。《诗·抑》“尚不愧于屋漏”,《楚辞·九章》“尚不知余之从容”。皆“尚不”连文,“不”岂语词,《诗·何人斯》曰:“否难知也。”否即不,上句曰“还而不入”,则其与于谮我情事,不难知也(参《毛诗后笺》)王氏以“否”为语词,(?)未达诗之旨意。《思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僧肇文本 ,具体分析了僧肇对“物不迁”的论证及其思想观点 ;由此出发 ,分析《肇论》本旨 ,探讨《肇论》全书的结构及《物不迁论》在《肇论》中的地位 ;进而讨论僧肇在玄佛合流时代思潮中的地位。文章即由这三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3.
东晋著名佛学理论家僧肇在《物不迁论》中讨论了事物运动与时间的关系,这在中国哲学史上恐怕尚无先例。可是它被淹没在空虚的佛理之中,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故对僧肇的《物不迁论》试作一评述。 我国古代关于事物“动”、“静”的讨论,可以上溯到周易。易经大量记载了阴阳变化。以乾卦为例:“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乾  相似文献   

14.
金农,字寿门,号冬心,又号司农。但据说,寿门不仅是字,而且实有其“门”。本世纪四十年代,书画家张冷僧先生写了一篇《寿门考》。1959年元月,日本美术考古代表团到杭州,在一次“金冬心专题座谈会”上,日本学者也问起“寿门”的遗址,足见日本人早已知道此事。张冷僧先生  相似文献   

15.
关于刘勰的生平和思想,许多老一辈的专家们(如范文澜、杨明照先生)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工作,这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但是,也还有一些问题,尚需我们作更进一步的探讨。比如,刘勰青年时期为什么要依沙门僧祐,这个问题对如何认识刘勰的思想和正确评价《文心雕龙》,是很重要的。历来《文心雕龙》的研究者,对刘勰去定林寺依靠沙门僧祐的原因,不外乎两种意见:一是家贫,一是信佛。可是细加推敲,这两种解释都还缺乏足够的说服力,也不能圆满地说明由此引起的疑问。《梁书·刘勰传》的叙述,确实很容易使人认为是由于家贫。因为它在“勰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下面,接着就说:“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余年。”但是,  相似文献   

16.
释“很”     
《汉语成语词典》(甘肃师大中文系编写)“羊狠狼贪”条中将“狠”字训为“狠心”,并指出该成语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原指为人凶狠,争夺权势”。对此本人尚有异议。查《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宋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文中之“很”用的是本义,当训为“不听从”,决非“狠心”、“凶狠”之意。《说文》:“很,不听从也。”正是释的本义。《汉语成语词典》既指出“语  相似文献   

17.
读《诗经》,看到《邶风·北门》:“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原以为“谓之何哉”,即“还说什么呢”。后查阅王引之《经传释词》和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才知“谓”和“为”二字相通,常常互相借用。看来,“谓”作“说”讲:不妥了,应作“为”解。“为”有向、对意,“为之何哉”,即对这种情况有什么办法呢。余冠英先生《诗经选译》译作“教我还说什么话”,但注释时又取王引之“谓即奈”一说,似不太明确。“谓”有“奈”意,“奈之何哉”,即对此有何办法,直接作“为”讲,不更贴切些吗!再,《王风  相似文献   

18.
中国诗歌史上反对“温柔敦厚”诗教的言论不多,明清易代之际却出现了突破情感规范的“至情”思潮,遗民僧在其中最为激进。他们要求诗歌有强大的感情力量,既与儒者遗民不同,更与传统僧诗大异。究其原因,遗民僧以入世济众为宏愿,将人世悲欢视为证道之具,将强烈的情感体验视为度化众生的必经之途。曹洞宗觉浪道盛一派甚至肯定极端感情,视“怨怒”之诗为天地生机。他们将“怨怒”与禅宗“疑情”联系,要求冲破精神困境的猛烈能量。遗民僧试图通过释放个体能量激活社会生机,突破古典文学的秩序想象,可称为中国文学思想史上重情论的巅峰。  相似文献   

19.
于声树著名论文《释否定词“弗”“不”》(载《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1935)精细的论证了古代汉语“弗”“不”两字的区别。《马氏文通》“状字别义五”说:《论语·公冶长》正义云:“弗者,不之深也。”(指《论语·公冶长》“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宋代邢昺正义:“弗者,不之深也。”)由于《马氏文通》的引用,一般就认为是宋代邢昺最早说明“弗”“不”二字的意义区别的。其实,邢昺的解释是照袭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本书中有两处这种注释: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中,常常用“刹那”或“一刹那”来形容极短暂的时间,如“刹那间,便发生了奇怪的变化”,“飞机一刹那间就飞得看不见了”,等等。此外,该词即使在古代也多被使用,如白居易《和梦游春》诗:“愁恨僧祗长,欢荣刹那促”。这表明,我国人民长久以来已习惯于使用“刹那”一词。今天,大概很少人会意识到这是外来语了。然而,这确实并非“国产货”,而是源自古印度的“进口货”,即梵文Ksana的音译。“刹那”是古代印度的最小计时单位。据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载:“时极短者,谓刹那也。百三十刹那为一咀刹那,六十咀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五牟呼栗多为一时,六时合成一日一夜。”据此,则印度当时的“一时”合今四小时,那么可推算出一牟呼栗多合今四十八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