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处理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与改革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中国这些年得以快速发展最为关键的一点,而这也是中国能够为世界提供治理建议或答案的原因。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要想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就必须参与全球治理。全球治理通过参与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直接服务于安全、经济、环境、健康等多方面国家利益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利益关系形成与社会结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立平 《社会》2008,28(3):7-14
一、中国进入利益博弈时代 早在几年前,我曾经提出过一个说法,叫做"中国进入利益博弈时代".尽管在很长时间里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利益博弈"这个词,但将其作为一个时代的特征,将一个时代冠之以"利益博弈的时代",是有一种特殊的含义的.我觉得这对于认识我们当今的社会生活,是一个很必要的判断.现在我们社会中的许多现象,都是与这个背景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的.  相似文献   

3.
青裳 《东西南北》2009,(11):22-22
全球金融危机下,德国戏剧舞台突然出现了一批特别的明星:他们都是普通市民,其中绝大部分是失业者;他们在舞台上表演的就是他们真实的小市民生活。由于他们反映真实的问题,表达真实的愤怒,诉说真实的需求,因而激起了观众们的共鸣,在德国掀起了一场“小市民戏剧”热潮。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为自己找到了一条新的谋生之道。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时代的“普遍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国璋 《探求》2001,(4):52-53
当今 ,全球化浪潮正席卷全球 ,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针对全球化所引起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等一系列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必须提倡一种新的伦理———“普遍伦理” ,并强调各国政府和人民都有义务共同遵守这一全人类共同的伦理规范和道德准则。一、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全球性问题 ,促使世界各国反思传统的伦理 ,以确立全球新伦理———“普遍伦理”众所周知 ,由高新技术引发的全球化的确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推动了社会发展进程 ,但也引发了诸如环境污染、人口爆炸、核扩散、霸权主义以及因滥用科学…  相似文献   

5.
在日语中,“隐者”即在佛教思想“无常观”的影响下,脱离俗世,隐遁山野,修行佛道,从自然山水中寻求情趣生活的人。日本的中世(1192~1603)是一个战乱与天灾迭起的时代,贵族阶级没落了,武士阶级掌握了政权。在这样不安定的时代,人们只好求安定于宗教,因而隐者辈出。心向空门的人,以及对混乱至极的政治社会感到失望的人,强化了自己的厌世观,便舍弃世俗生活,或云游各地,或住进山野草庵,经营独自的精神生活,追求安宁世界。这些隐者中知识分子居多,他们身居草庵,从事随笔和日记文学创作,故称“隐者文学”或“草庵文学”。其文学基调是佛教的无常…  相似文献   

6.
今天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大经济问题,不是如何过渡到一个"零增长"社会,而是确定哪一种类型的持续增长最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就是说,怎样才能把物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人们的实际需要更直接地联系起来?我们在考虑经济增长时,往往着眼于国家的状况、经济体制或生产体制的健全、企业的发展或环境保护等方面,而忽略了人的因素.然而一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目的就在于满足人类的需要.因此,在为整个世界制定新的发展方向时,应当考虑到两个彼此不同而又相互依存的目标: 1.开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是涉及所有人的过程,它改变着个人和整个人类的定向、价值和行为动机,破坏人类对陈旧理论和学说的信任,使习以为常的权力设制失去作用或补充新的内容,促使形成社会群体的新形式,形成新的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是世界发展不可避免的结局。全球化对人产生的多方面后果之一是使人的生活时空缩小。全球化清楚地表明:它将导致失去对空间渗透性的监督,与此有关的功能由国家官僚向超国家官僚和新精英过渡,正在原则上改变着市民社会组织、社会相互作用及其法律保障的整个内部体系,国家机关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对社会…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揭示出鲍威尔是在政治国家崇拜的基础上反对宗教崇拜的,政治解放不能消除宗教,只是使之从国家转向市民社会,成为市民社会的精神.现代政治国家与宗教相似,是把人们联结起来的中介,是人们想象的彼岸的理想生活.金钱是犹太人世俗的神,是人们普遍崇拜的对象,是使人们相互分离的力量.只有根本变革市民社会,才能消除对政治国家、宗教和金钱的崇拜,实现人类解放.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话语: 作为现代化以来的主导力量,全球化据说已经将整个人类带入一个新的时代--全球时代.全球时代意味着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一种地方性、民族性乃至于个性都要求服从于人类共同体要求的生存方式.显然,人类共同体要求不可能是普遍主义的和整齐划一的要求,而是要本质性地体现为人类文化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的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玉红 《社科纵横》2004,19(2):101-102
随着人类历史发展进入 2 1世纪 ,人类社会也同时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在全球时代背景下 ,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央电视台晚间有一个短小而精采的专题节目,名曰“广而告之”。届时在荧屏上常出现一组组真实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或一幅幅绚丽多姿的自然图景:有的赞颂我们时代的崭新的精神风貌,有的针砭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陈规陋习,有的介绍百科常识,有的讲述  相似文献   

12.
李恒田 《唐都学刊》2005,21(2):108-111
当今的经济全球化能否引进到文化全球化还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但全球越来越频繁的文化交流趋势却是可以肯定的.对于文化交流,我们原来有"拿来主义",时下又有人提出"送去主义",这些原则是否适应当今的时代及社会的需要,我们对此应该予以明晰,在选择当今的文化交流原则时必须和时代的要求相符.  相似文献   

13.
以往伦理学家们都把诚信看作是个人德性 ,在中国古代 ,“信”被看作是“五主德”(即仁、义、礼、智、信 )之一而得到特别强调。本文认为 ,经济时代 (特别是经济全球化时代 )是一个普遍主义伦理时代 ,诚信是一个能不断扩展秩序的社会合作体系的必然要求 ,是人们的社会伦理义务。诚信应该从个人伦理向公共伦理过渡 ,从私德向公德过渡。  相似文献   

14.
瞿林东 《求是学刊》2002,29(5):17-18
经济全球化趋势 ,已成为新世纪的历史特点和人们讨论的主要话题之一。人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面貌 ,都要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当然 ,经济全球化并不是全人类的“福音” ,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产生的影响并不相同。因此 ,从世界范围看 ,在实际生活中和理论探讨中 ,都不乏反对经济全球化的行为和观点。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 ,是一个实行改革开放的大国。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必须采取积极的姿态和相应的对策 ,趋利避害 ,以便赢得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这既是历史经验的启示 ,也是现实生活的要求。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 ,进而来看待我们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正11世纪以后,欧洲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逐渐改变了以往对现实生活的悲观绝望,转而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但是这些追求倾向是与天主教主张相违背的。在14世纪经济繁荣的意大利,受到封建集权和宗教神权的统治压抑太久太深,一些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对天主教的神权地位以及虚伪的禁欲主义产生极度厌恶,但是又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来取代天主教文化,于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文化圈 ,似乎没有什么概念比“全球化”更令人耳熟能详了。有关的统计数字表明 ,近年来 ,全球化一词是社会科学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毋庸置疑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 ,全球化的存在 (从现实到理论 )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现象———不仅是一种政治现象、经济现象或文化现象 ,而且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军事现象和历史现象。不言而喻 ,全球化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发展进程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是可以想见的。饶有趣味的是 ,全球化之所以重要 ,还在于它是迄今为止最具争…  相似文献   

17.
徐力钧 《浙江学刊》2003,(1):195-197
文化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它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创生和存活于人们具体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之中 ,并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与时俱进 ,自我更新。由此 ,“拨浪鼓文化”同样也需要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 ,在各种文化的比较中完善 ,更需要在实践中创新 ,在融合的基础上超越。1、“拨浪鼓文化”必须应对时代挑战。应该说 ,义乌人在走南闯北 ,披荆斩棘的经商活动中 ,确实磨练、培育了一些与市场运作规则相适应的精神素质和行为方式 ,但严格地讲 ,这种精神素质和行为方式毕竟没有经受成熟、规范的现代市场经济的洗礼 ,没有经受经济…  相似文献   

18.
社会对全球化现象的日益关注是对这一现象进行科学研究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运用当代社会学的手段进行理论分析,将全球化的消极特征和表现与历史积极的内容相比较,才能恰当揭示其过程的内在矛盾的本质。对全球化这一复杂现象的分析表明,全球化与信息学的发展、与信息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有着多方面的联系。近年来,“全球化”一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种不同的媒体中。“全球化”一词的广泛传播,首先与反全球主义者运动的成分相当复杂有关。反全球主义者首先把“全球化”当做一种可怕的现象,认为它是造成当前人类几乎全部不幸的罪魁祸首。从…  相似文献   

19.
对“人文精神”讨论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社会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是一个社会转型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革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必然会引起作家、艺术家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关注和重新审视。如果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始终高扬人性和人……  相似文献   

20.
“企业的社会责任”(BusinessforSocialResponsibility ,BSR)是一个非赢利性的商业协会 ,它通过帮助各公司落实和改进公司有关社会责任的政策与实践 ,推动公司承担其社会责任 ,提高当今和未来人们生活的质量。BSR发起于 1992年 ,当时大约有 5 0个成员公司。这些公司大都为小型和中等规模的 ,其主旨都是帮助企业在商业和社会责任两方面取得成功。随着全球贸易的扩展 ,企业和外部的持股者都逐渐认识到全球化对人权、社区和环境的长期影响 ,同时 ,这些问题除了对消费者、市民活动家和政府决策者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