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情感咨询我和老公都是公务员,我们有一个2岁的儿子。今年疫情期间,我们都因为工作到处奔波,很辛苦。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他有时候不回家很不正常。他好多次撒谎不回家,其实我通过他同事知道他并没有什么事情。我提醒过他几次,但是他都当做没听见。前几天,他又一次撒谎说不回来,我直接戳破了他的谎言。当时他的反应很平淡,就说:"好的,我知道  相似文献   

2.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989年,何磊磊出生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一个普通农家.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16岁时,正在上初二的他辍学跟人去了广东打工.在外打工的几年,他辗转多地,做过流水线上的工人、机械厂的学徒工、酒店的保安、装修工人……由于工作忙,再加上赚的钱不多,回家成本又高,在外的几年,他只在家过过一个春节.每到春节,身在异乡的他就格外想念家乡,想念亲人.2012年的春节,站在异乡的灯火中,何磊磊忽然有了回家的想法.自己最初离家外出打工,为的就是要闯出个样子,但在这个别人的城市里,自己一没文凭二没技术,要想衣锦还乡何其艰难.与其在外蹉跎年华,不如回家扎根农村做出一番事业.  相似文献   

3.
中午下班回家,看到住在一楼的王奶奶又犯糊涂了,正在花坛边晒太阳的她,忽然拍着手喊:"小满,小满!你怎么还不回来看看娘?"说着,就呜呜地哭起来.王奶奶的女儿小莉正在屋里忙着做饭,她隔着玻璃窗听到母亲在喊,赶快打开门跑了出来,一边拿着纸巾给母亲擦泪,一边说:"娘,你又不认识了,我不就是小满吗?"王奶奶就捏捏她的手,再捋捋她额前的头发,盯着瞅了一会儿,然后就破涕为笑:"小满,你啥时候回来的?我咋没看见你进屋呢?"  相似文献   

4.
素喜 《老年人》2003,(3):54-55
春节过后,邻居张大爷突然生病了。原先慈眉善目的他,左边嘴角歪了,左眼位置偏了,左边额纹和鼻唇沟变平了,连说话也变得吐词不清了。张大爷的儿媳萍萍是个快嘴:“就怪老爷子,放着城里的好日子不过,非要回乡下过年不可。这不,带回来一张恐怖的脸。”原来,前几天,张大爷从乡下老家过完年回来,赶上春运高峰时刻,车厢里人多,空气很不好,张大爷感到有些憋闷,就把车窗打开一条缝,吹吹风。没想到回家后,左边嘴角就歪了。我对萍萍说,别怕,这是一种常见病症,称“面神经麻痹”,是由单侧周围性面神经损害引起的,病变主要表现为面…  相似文献   

5.
卢悦老师:自从结婚以后,我们之间的争吵越来越多,每次吵完我都很受伤。我丈夫的生活背景和我不一样,他在农村长大,家境贫困,所以他过日子比较节俭;我在富裕家庭长大,对钱不是很在乎,因为钱我们总会起摩擦。另外,以前觉得他这样背景出身的男人一定会努力奋斗,但没想到他奋斗得太厉害了,为了晋升,他不断主动加班,每次加班回来,我都要和他大吵一场。不知为何,只要开始了,我们就住不了嘴,最后互相揭伤疤:我说他不顾家,让我每天都等到半夜,他说我大手大脚,他不得不多加班,赚点儿钱;我说他把家里一半钱都给了老家的父母才让经济这么紧张,他就怒气冲冲地说我侮辱他的父母……结果是我哭,他生闷气摔门而去。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虎毒不伤子”,那么,这位父亲就比毒蝎更毒了;如果说“世上只有妈妈好”,那么,这位打工妹就好过妈妈了。世上竟有这么狠心的父亲小红红是不幸的。8岁的小红红被亲生父亲抛弃在兰州街头。红红的大名叫童小红,家在陕西歧山县青化镇童家村。父亲童叶辉不擅农事,长年在西安一家饭馆打工,偶尔回家一趟也带不回来几个钱。父亲跟母亲关系不好。终于有一次,当父亲灰头土脸回来,不知为啥母亲跟他大吵一架。第二天,母亲就喝农药,死了。只有13个月大的小弟弟被父亲偷偷地送给了一个过路的外乡人,而红红,就被塞给爷爷奶奶照养。…  相似文献   

7.
《伴侣(A版)》2014,(8):33-33
我与陈某于2000年结婚。婚后感情较好。生有一女。2006年3月,陈某的公司想调他到外省市的分支机构工作,陈某征求我的意见,我表示支持。此后陈某一直在外地工作,每年过春节时才回家。2012年春节陈某没有回家,之后也一直未回家。不久前。陈某突然回来向我提出离婚,我不同意,陈某则说我们已经分居两年多时间,按婚姻法规定如果起诉到法院,法院也得判离婚。请问:我们的情况属于夫妻分居吗?是不是夫妻分居满两年一方想离就得判离?  相似文献   

8.
龙全友 《老年人》2005,(11):30-31
55岁的万志成,是湖南省桃源县沙坪镇万家村人。由于父母早逝,家庭贫困,他耽误了婚事,直到30岁时,托人做媒,才与邻村朱玉珍相恋订婚。为了筹措结婚的钱,他不得不背井离乡,南下广东打工。虽然远在异乡,但因为深深爱着朱玉珍,万志成隔三岔五地就给她写信报平安。1981年7月,他高兴地给未婚妻写信说,打工赚了差不多1万元钱,干到年底还有奖金,能把婚礼办得体面了。信上还说先寄5000元回家,嘱咐未婚妻准备结婚用品。朱玉珍接到信后,憧憬着新婚的美好,也十分兴奋。她回信说:我一定准备好,等着你回来举行婚礼。”然而,就在他们憧憬新婚喜悦的时候,厄…  相似文献   

9.
生意失败、妻子离家,他受不了打击染上毒瘾 “回家了,终于回家了。”汤宇提着行李和一些水果,穿过那条熟悉的狭长弄堂,来到了一间有些破旧的房屋前。他挺了挺本来已显疲倦的身躯,敲开了屋门。 “回来啦?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弟媳玉真一把将汤宇的行李接了过去。  相似文献   

10.
父亲的苦心     
黄邦在 《老年世界》2008,(23):21-21
那是我就任检察院处长后的第三天,父亲一连几个电话催我回家,最后一个电话还是通过院长转到的。当我从办案点急急忙忙赶回老家时,已是深夜10点。父亲正看晚间新闻,见到我,他把目光从电视上移开,说:“大忙人,终于有空回来了?”  相似文献   

11.
薛小玲 《老年世界》2014,(11):20-21
买了十斤的排骨,让卖肉的师傅剁成块,她艰难地拎着回家了。路上歇了三次,腿还是疼,走不了长路。好不容易爬到四楼的家,看看表没敢喘息就赶紧清洗排骨,时间不早了,再过一个小时孩子就回来了。上一天班,累,不容易。  相似文献   

12.
《老年世界》2010,(4):30-30
没门 老弟欠俺的钱。昨天俺跟他要账,可是这家伙却只给俺画了一幅画,还说: “你回家给姐夫看看,他应该知道啥意思。”俺一看:不就画一房子吗,能有啥意思呀……回到家,俺把画拿给老公看,老公大骂:“你傻呀!他画房子不画门,是在跟你说:还钱?没门!”  相似文献   

13.
回家     
为了过年回家的事,我揪了很长时间的心。即遇良人,我万里来归。在异乡一遇到不快乐的事,就自怨自艾,觉得人家生女儿真没意思,养到二三十岁白白拱手送人。春节一年一度,我当然要回家,那是血的呼唤DNA在说话。我给妈打电话,妈问:“你回来吗?”我答:“回呀。”忽然有一抹沉默。我知道是我妈时时处处不愿让我为难,所以自己千难万难出不了口。一念及此,我觉得自己简直不可恕,赶紧加上:“他也回。”妈顿时放了心,笑说:“你大姐还说你们可能……还是回吧,他一年也就过来一两次。”我自此悬了心。早些时,我跟他半真半假讨论回家的事,他微作苦相:“…  相似文献   

14.
周日,我的一个女友兴高采烈地找到我,说她正参加一个学习班,受益匪浅,鼓动我也去参加。那个学习班的主要内容是学温柔,她的话令我捧腹笑了很久。我说:“温柔还需要学习吗?这是女人与生俱来的武器,它就像米袋里的米,随手抓上一把,加点水,一煮就成了可口的米饭。” 晚上,丈夫回来的时候,我把这当做笑话讲给他听。没想到他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地说:“我看,要不你也交点钱,去学一学。”我一巴掌将他打翻在地,信誓旦旦地说:“从明天起,我就教你看看什么叫真正的温柔。” 第二天,我早早地回家,忙忙活活地炒了几个拿手菜,又买…  相似文献   

15.
三年前的一天,我考高中,分数不够,要交八千元。正在发愁时,父亲回家笑着对母亲说:“我下岗了”。母亲听后就哭了。父亲傻乎平地笑个不停。我气愤地说,你还能笑得出来,高中我不上了!母亲哭得更凶了,说,怎么能不上学,你爸就是没有文化才下岗的。我说,没有文化的人多的是,怎么就他下岗,无能!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家乡死了一位老人,她三个在外工作的儿子为老人办丧事,吹吹打打,热闹了好几天,丧葬费花去上万元。外界人羡慕老人福气好,儿子个个孝顺。知情人则说,老人早年丧夫,含辛茹苦把儿子拉扯大,儿子们却“娶了媳妇忘了娘”.每月只给娘一点点生活费.娘住的破屋无人管,有了病痛无人问,逢年过节也不回来看娘,老人昏灯孤影,常常以泪洗面。这真是天大的讽利生前不尽赡养之责,不报养育之恩,死后却不惜钱财,大操大办丧事,这是哪一家的“孝道”:)说穿了,“孝”的不过是用钱财挣面子,图个不实的虚名,玩弄自欺欺人的把戏而已。…  相似文献   

17.
1996年春节前,邹运新被调派到郴州制衣厂担任厂长。职工盼着他发点工资过年,可是厂里的财务账上一分钱也没有,他说不出心里有多难受。春节过后,邹运新了解到厂里一栋楼房的一二层出租给别人办餐馆,赚了不少钱,可是对方长期拖着不交租金。他拿着合同书去要租金,遭到拒绝。为此,他将对方告上法庭,打起了官司,制衣厂最终挽回了2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拿到这笔钱,他最先想到的是补发退休工人的退休金,还有5名退休工人去世的安葬费。他的行为,受到了职工的普遍赞扬。为了使工厂起死回生,邹运新带领大家奋力拼搏,大胆创新,想…  相似文献   

18.
薇薇:你好!我和老公刚结婚,婚后我们商量家里的财政问题。我是公司的小职员,赚的比较少,老公理所当然地成了我们家的财政支柱。我跟他说他工作比较忙,心思也粗,把钱交给我管比较好。他却说这样感觉很不自由,还说我们的经济也不算紧张,没有贷款,不必把钱攥在一个人手里紧巴巴地过日子,我赚的钱就当零花钱,怎么花他不管,他的钱则负责家里的日常开销和他的个人开销,剩余的钱攒起来,每半年向我汇报一次。  相似文献   

19.
张镇远 《老年世界》2013,(24):25-26
1966年冬天,张玉远的母亲病了,她好多天没有吃东西了,家里没有一点粮食了。母亲用微弱的声音说:“玉远,没有钱,不要给娘看病了。”停了一会儿。母亲又说:“娘想吃——面——条,想吃——面条。”  相似文献   

20.
兰兰 《伴侣(A版)》2015,(6):14-15
为钱发愁,“爱情账户”天降巨款
  2013年12月的一天,孟晓辉正在上班,妻子洪嘉佳打来电话,让他立即回家。
  一进家门,洪嘉佳就把一个存折扔到他的面前,质问道:“你明知道咱们想买房没钱,可你却藏这么多钱不告诉我,而且还存到你和前女友的‘爱情账户’里,你到底存的什么心?”孟晓辉接过存折一看,居然有15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