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殊的身世地位和生活经历,敏感的心灵触角,杰出的艺术才华,使南唐后主李煜在词坛上独树一帜。人们对李煜词所产生的情感共鸣之强,从李煜词获得的审美愉悦之多,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其词作情感特征呈现出来的率真性、独特性、普遍性、清晰性、彻底性是其词作引起强烈共鸣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
靖康之难后,徽、钦二宗被掳北迁。徽、钦北迁时期皆有文学创作活动,真实地记录了他们流亡时期的生活实况和精神状态。徽、钦北迁时期的作品主要有诗、词和谢表等,其内容大致有三类:一是抒发亡国之痛和流离之苦,这主要体现在徽宗的部分诗歌和钦宗的少量词作中。二是徽宗那些倾诉亡国之恨和故国之思的小词,是李煜词的异代回响,但其境界和感染力远不能和李煜相比肩;三是徽钦的应命之作,主要是谢表,反映了女真贵族对徽钦为首的北宋皇族的凌辱。  相似文献   

3.
李煜是五代杰出的词人,他词作极富,现仅存词四十余首。他的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对词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的词作冲破“词乃艳科”的蕃篱,把词从花间派镂金错采、蓄意雕琢、陈腐绮靡的风气中解放出来,开一代词风,使词取得了与诗同时并存、同时发展的地位。 对于李煜的词,许多人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和探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李煜词“神秀”,并且说,“唐五代之词,有句而无篇,南宋名家之篇,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惟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轩数人而已”。王国维高度地评价了李煜后期词。王国维以后,人们对李煜词多有评议,对李煜后期词的评价多采用王国维的说法,而对李煜前期词则贬非者  相似文献   

4.
王翃是梅里词派的开派之宗,他的词作绮丽精工,却又意蕴深远。他创作了很多含有冷色调情感的词,这种词作特点与他的遗民身份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析刘辰翁词作的情感特征及其成因,特从词人的个性特质、思想渊源、词作内容,以及其词作与同时代具有代表性的词家词风的异同等多方面加以考察,认为:刘辰翁词的情感特征为悲苦凄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词人常选用程度极深、境界极阔大的语汇来表情达意;词人反复运用的事典,给人以长歌当哭之感;刘辰翁词的语言运用,也体现了这一感情特色。刘辰翁的刚直品性、儒士身份,他崇尚气节、道义的思想观念,他所处的特殊的时代氛围,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他对故国的忠贞之情与渴望恢复之念是形成其词这一情感特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辛弃疾在词作中反复渲染由出将而入相的价值表达,并否定科举入仕的主流价值途径,亦在极少部分的词作中认可由孝义而入仕的途径。在诗中则回归南宋主流士大夫的身份逻辑,呈现出由科举、孝义等传统途径入仕的表达,对于由武功而入仕之路径避而不谈。因此辛弃疾在诗词这两种文体中呈现出了巨大的身份差异,词中,辛弃疾是一位武将,而诗中辛弃疾则变成一位文臣。文武殊途,是辛弃疾“胸中今古,止用为词”的根本原因。大体而言,辛词中武将之身份对应本性之情感,慷慨悲壮;辛诗中文人之属性对应安顿之情感,中正平和。  相似文献   

7.
李煜,作为一个帝王,无疑他是失败的;然而,作为一个词人,他却是成功的。作为一个词人,他用自身生命来体验审美客体,并将自身的欢乐、悲伤及哀怨融入词中,真可谓字字血泪。李煜词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在题材内容及风格上虽有前后期之分,但都具有其一贯的特点,那就是"真"。李煜一生的词作皆真情流露,纯任性灵,直言坦率地表达他内心的真实感受,其词形象真切、语言真率、情感真挚,引起了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可以说词到李煜手中,才有了真实的生命,真实的性情。  相似文献   

8.
陈廷焯的词学创作论,主要体现在这样四个方面:一是词作体性论,体现为着力辨析词与诗、曲体性之异;二是词作情感论,体现为标树"情"为词作生发之本,并阐说到词情表现含蓄蕴藉与真实自然之求;三是词作兴会论,体现为反复标举"兴"为词作的本质要素,并论说到"兴"与主体情感表现的相承相生关系;四是词作意境论,体现为对诗词两体境界表现予以深入的比照,并充实与张扬了词境表现的沉郁深致之求.上述四个方面,从不同侧面呈现出了陈廷焯对古典词学创作论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文学家,她在宋词这一园地里所栽培的一朵艺术奇葩,摇曳近千年依然芳香不减、韵味弥深.追求爱情幸福的心灵呼唤,社会变乱、国破家亡的痛苦悲伤,使李清照的情感世界经常处于一种激荡状态.她在词作中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她的这种内心世界.蕴含在她的词作中的种种感情,冲激着、交融着,形成一股色调丰富而以衷怨为主的情感洪流,生生不息,奔流至今.其感人力量,千百年来,使多少“堕情者醉其芬馨”(?),引起强烈的心理谐振和情感共鸣.因此,诸多论者都以为李清照词的恒久魅力是  相似文献   

10.
南唐后主李煜词的成就极高,受到历代词评家的盛赞,这除了他成功运用前人的各种艺术手法之外,更取决于他不平常的人生遭际,而这种人生遭际恰恰表现出他的悲剧性格生在帝王之家却无帝王之志,登上国主之位却无国主之行,身处国君之尊偏怀赤子之情,挚爱帝后昭惠却又染指妻妹,欲保做人尊严却又懦弱怕死,身陷囹圄之中却又不忌言辞,这些都在他的词作中得到充分的显现。总之,是李煜的悲剧性格铸就了其词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1.
李煜用他的词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极为浓厚的悲剧氛围,同时也为自己编造了一个苦苦寻求灵魂归宿的精神世界。但历来评价李煜词的悲剧意识,都着眼于李煜国破家亡的身世去探讨。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入手,通过对李煜词作的细致分析,探讨了李煜词中所表现的怀疑意识、死亡意识和忏悔意识。从而指出李煜词中有一种十分浓厚的宗教感。这不仅表现在李煜皈依佛教的虔诚,更主要地是体现了词人对人类、对宇宙的终极关切,是一种执着于探索生命的永恒与自由的文学与人生态度。正是基于这种文学与人生态度,才使得李煜词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享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词发展史上,南唐后主李煜是第一个真正发挥词的抒情作用的杰出词人。他以为数不多的三十多首词而在中国词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历史地位。千百年来,他的词作一直在人们中广为传诵,深受喜爱,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他掌握了高超的抒情艺术。在此,笔者不揣浅陋,拟对李煜词的抒情艺术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期得到专家及读者的指正。 一、直抒胸臆,率直奔放 这是李煜词抒情艺术的最大特点,也是他对词这一抒情文学的独特贡献。在李煜以前的晚唐  相似文献   

13.
李清照词作的魅力之源是多方面的,既由于其词作具有非同寻常的绘画之美、悦耳动听的音乐之美、生活片断与人物形象之美,还由于其词作具有超凡入圣般的语言艺术和将事、景、情高度融合的高超技艺。如此种种,使得李清照的词作成为宋代以降世代人们心悦诚服的文学珍品。  相似文献   

14.
通过《樵歌》透视了作者朱效儒一生三个时期的思想情感流变。作者的青年时期,主要抒发豪奢疏放之情,其词作内容大多以男欢女爱、离情别恨等传统题材和否定功名富贵之作为主;中年多忧郁哀伤之思,与其国仇家恨、民族感情、流离生活、仕宦生涯相关,词作内容较为丰满,感情较为沉挚;晚年主要为闲适清雅之音,颇多赏花填词、饮酒品茗、泛舟江上、徒步山林之作,部分词篇虚无色彩浓厚,由此可以看出老庄思想对作者晚年词作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清初三大思想家中唯一有词作流传于世的便是王船山,在船山留下的作品中,《潇湘怨词》最能代表其词作的艺术特色。文章试在充分解读王船山《潇湘怨词》用典情况的基础上,得出王船山词作用典的一般性规律。文章首先探讨了古代词用典的种类、要求以及作用,接着分析了《潇湘怨词》中用典的各种情况,最后沿着船山的爱国情感追溯其词作中用典的文学渊源。分析船山词中的用典并探究背后的意义,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的爱国之心。  相似文献   

16.
方岳是南宋徽州词坛中作品留存最多的一位词人,也是词作成就最高的词人。方岳存词91首,南宋徽州词坛全部词作共计387首,其词几乎占了南宋徽州词坛全部词作的四分之一。纵观其词表现,约具有题材的多样化、情感的复杂化、及词作的散文化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17.
李煜的词作随其生活境遇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和姿采,在特定的环境里,往往能引起人们思想上的共鸣,他的词完全是他人格、性情、胸襟、学问的流露和表现。  相似文献   

18.
五代时期有几个跟花间词派同时而稍晚的词家,集中在当时南唐的首都金陵,这就是一般学者所称的"南唐词人"。在众多的南唐词人中以南唐后主李煜的成就最为显著,他的词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其中,并使内在的真情实感与外界实物实景具体地完美融合,创作出了鲜明的形象和美好的意象,从而使其词拥有了长传不衰的艺术魅力。本篇分别就李煜词的情感特征、意象组合进行了解读,从而使读者能够更加了解李煜词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姜夔不但能作诗词,而且精研乐理,能创作乐曲。他的乐曲既能反映他独特的人品气质、内心情感,又具有独特的音乐风格,体现出声情韵律的高度统一。品味姜夔的众多词作,都具有清雅之韵,于婉约、豪放之外,自树一派。姜夔的词作在音阶、调式以及词调旋律、字调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音乐风格与其清雅之韵是一致的。此外,姜夔还善于用名贵的古曲、独特的自制曲来表达他一生中经历的情感的高峰体验。  相似文献   

20.
欧阳修词中的时令之变对欧词的影响较大,具体表现在:时令之变推动情感的变化;时令之变影响了人事的变化;时令之变在影响情感、人事变化的同时也促进了词境的拓展。时令之变既是欧阳修词作的独特之处,也对欧词能在后世产生影响力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