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现场新闻是指作者深入新闻发生的现场,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感受,形象、生动、迅速地再现新闻事实、新闻场景与新闻气氛,使人们读来犹如身临其境,进而产生喜闻乐见之感的新闻写作样式。现场新闻具有真实客观性、新颖独创性、超前针对性的显著特征,由新闻事实、新闻背景、传播动机、传播方案等几个要素构成。现场新闻离不了人,没有人物活动的现场新闻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现场新闻。把人物写"活"是现场新闻采写的基本要求,是现场新闻通过再现特定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这一基本特性对作者的提示。  相似文献   

2.
如何强化现场新闻的可读性黄震球现场新闻是新闻记者描写其在现场时所发生的新闻事实,而读者在阅读到这条消息时,就能想象得出新闻事件发生时的画面。所以说,现场新闻几乎完全是对新闻事实和事件的描写、再现。如果说,动态消息、综合新闻等,主要是叙述,交代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3.
电视与电影一样是一种视觉艺术,以活生生的形象见长,不仅电视文艺要遵循形象思维规律,而且电视新闻也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媒介优势。用形象的事实来传播信息、表达思想。要在短时间内给观众以深刻印象和心灵震撼,必须借助个性化和典型化手法(排除虚构和想象)。1、运用新闻故事引人入胜。新闻故事可长可短,有情节、细节,包容性强,信息量大,耐人寻味。尤其是在主题性报道或深度报道中,它在。用事实说话”方面可以大显身手。电视新闻能将故事的现场、环境、人物原原本本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最大限度地拉近媒介与观众的距离,增强新闻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比如说,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文明城市的报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指的画面图像信息,是指以视觉形象为主要特征、以再现“正在发生”事实的客观具象为目的新闻信息,包括影视新闻信息和图片新闻信息。以视觉图像为主要信息特征的影视新闻,凭借着声画并茂的传播优势,跻身为现代社会主流传媒行列。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有利就有弊,有优势就会有不足。本文试图从视觉的角度,解析图像画面在新闻传播中的信息缺失,探析画面图像与信息传播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现场短新闻,是指记者深入新闻发生的现场,运用视听等多种采访手段,捕捉事实变动中的某个情节或某个片断,通过具体形象的描述,以活的画面再现于报刊、电台、电视台的短小精炼、信息量大、含“金”量高的新闻报道。首先,采写现场短新闻,短是首位的,但短的要厚实,要有内容,有可读性。1.选择一个具有新意又有典型意义的点,由点到面,深刻挖掘最有价值的新闻。2.打破一般新闻采写程序的束缚,避免新闻内容的重复及写法上的教条,把主要精力放在新闻主体上。3.叙述最能说明问题的事实,避免因堆砌材料导致的重心失衡。4.把冗长的叙…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语言运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是以图像和伴音为传播手段的载体。具有声画兼备、图文并茂,观众面广、深入家庭等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电视新闻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的手段,也基本不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具有很强的渗透性、适应性和极其广泛的群众性,更能充分发挥新闻报道的作用。电视新闻可以快速、形象地把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传递到亿万观众、听众之中,从而满足人们对新闻先知为快、先睹为快的愿望。电视新闻不但是新闻事件本身的纪实,而且能够通过具体、鲜明的形象来反映社会事物,同时把新闻事件在现场发生的实况纪录下来,甚至现场的环境、气氛以及人物的活动和情绪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指的画面图像信息,是指以视觉形象为主要特征、以再现“正在发生”事实的客观具象为目的新闻信息,包括影视新闻信息和图片新闻信息。作为以再现“正在发生”事实客观具象的画面信息,不仅直接记录“何人”、“何地”、“何事”,“何果”等新闻要素,还能客观地反映新闻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受众而言,画面信息就是一种“新近发生的事实”。这就是画面信息的新闻属性。  相似文献   

8.
经济新闻往往是相对抽象和相对理性的,这种失去形象概念和感性元素的新闻在信息传播上要比拥有形象概念和感性元素的新闻要难得多。经济新闻要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就必须在第一时间向读者传递新闻的精华和核心价值所在。而新闻信息的传递最先通常是通过标题进行的,故经济新闻标题的首要功能是提示经济新闻事实。经济新闻标题对事实的提示应突出闪光点,应对注意度的把握,寻找一个合适的角度和对应提示的新闻事实进行合理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得出提炼经济新闻标题的三个方法:1、浓缩新闻内容;2、解释新闻意义;3、活化新闻形象。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播学研究证明,电视的一个重要传播功能是新闻传播,新闻是立台之本。我国电视界一般认为,电视新闻已经经历了三代发展过程,第一代模式是口播新闻,第二代模式是图像+解说,而第三代模式则是现场主持人报道。如今,现场报道正在成为电视采访的基本手段,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关注一个问题,如何树立电视新闻现场主持人的良好采访形象?本文从四个方面谈谈电视新闻现场主持人树立良好采访形象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政府在重大事件中的新闻发布活动是树立政府形象的良好机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作为亚洲体坛盛会,是一次展示国家形象和广州城市形象的绝佳时机,其新闻发布策略与传播效果尤其值得关注。文章在系统阐述重大事件新闻发布传播策略的基础上,针对广州亚运会裳间广东省及广州市政府新闻发布运行机制与传播策略进行分析,总结出包括制度规范、主题制定、模拟演练,现场应对、舆情监测等传播策略,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如何营造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短新闻就是简短地再现新闻及现场的目击式新闻报道。其现场效应主要是通过营造具有极强现场感的“新闻场”来实现:首先,记者充分利用现场材料营造现场感强的新闻场;其次,记者亲临新闻现场作目击式再现报道以再现新闻场。  相似文献   

12.
界定新闻概念,忽视新闻之认知性内容是不符合实际的;同时也不能无视或忽略其中的价值观内容。从新闻之内容出发,结合新闻具体而又及时地反映新近事实,以及及时快速传播的特点,应把新闻界定为:新闻是被传播的人对新近事实的反映。新闻的基本内容是新近事实的信息以及与此相关的新闻报道者的价值观。当然,此处价值观的呈现形态则可隐可显。  相似文献   

13.
传播是公共关系的核心要素,语言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传播媒介.借助新闻媒介的传播优势,运用新闻的言语体式开展公关形象传播,是符合有效原则和效率原则的一种公关语用策略.公关新闻的组织形象塑造目标,主要是通过实力形象、品牌形象、文化形象的塑造几个方面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传播学与科技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播学是对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传播事实的研究。本文着重阐述了传播学中“传播”的概念与范畴,比较了三种典型价值的传播:新闻传播、知识传播和信息传播。在此基础上,作者对科技传播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科技传播研究中两个相对较迫切而又具体的课题:一、科技传播专门人才的培养;二、对于信息技术发展及多媒体技术应用带来的网络传播问题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然坚持这样一个观点:“我们这里所指的新闻,是指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传播。它既包括对新近变动的事实传播,也包括对已经变动、正在变动、即将变动的事实传播。而新闻传播在这里是指人类传播新闻的手段。”(见1987年《新闻研究资料》第37辑,第121页)  相似文献   

16.
摄影是视觉艺术,形象是摄影的表达工具。在新闻摄影活动中,怎样正确把握形象表现手段,是一个传统研究课题.从现代传播学角度来看,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应当服从于新闻信息传递的总体目标,同时,对于新闻素材形象价值的发现,恰当的摄影语言选择,以及如何使新闻摄影作品具有现场目击感、瞬间魅力和视觉冲击力,都是新闻摄影从理论到实践需要认真加以探讨的。从世界各国不同时期的优秀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新闻摄影的形象表现理论内涵丰富、自成体系,反映了新闻摄影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指的画面图像,是指以视觉形象作为主要特征、以再现“正在发生”事实为目的的影像新闻信息和图片新闻信息。画面图像不仅具有新闻属性,同时也具有艺术特性。它的艺术特性主要通过景别艺术、拍摄角度艺术、拍摄高度艺术和用光艺术、色彩艺术,以及最具艺术特性的构图方法来实现,形成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感受。这就是画面图像的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新闻丧失真实,多表现为陈述意境的虚假。做到事实符合实际,再现完整而精确的知识,是科技新闻真实的两大要素。忠于这两种真实,记者必须进入知识必然性的意境,否则如观海市蜃楼,难以把握自然规律的演绎系统。文中指出,真实不等于真理,但具有彻底真实的科技新闻是一种真理的认识形式,需要严密的逻辑序列再现真实感。在科学探索的报道中,新闻真实是相对的,只要求再现科学家探索事件的真实,知识真实则可能是一种幻觉或推测。伪科学是伤害新闻真实的大敌,许多记者在描述伪科学的表演中,大肆渲染“真实”意境,使广大公众受到欺骗。记者没有科学意识,就无法捍卫科技新闻的真实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实践中,一些已经发生而没有现场画面的新闻仍有一定的报道价值,因此用恰当的方法还原这些新闻的电视画面,是电视新闻人不得不面临的任务之一。电视新闻工作者应恰当地运用有声语言、画面切换、字幕,并整合其他媒体的资源,理顺电视新闻画面的逻辑关系,最大限度地再现新闻事件"过去时"的情形,从而提高电视新闻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为例,对经典典型人物通讯产生恒久魅力和广泛影响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立足典型事实客观提炼真实美,采用人性化视角立体展现形象美,用心表达自然流露情感美,是这类通讯能达到吸引人、打动人、影响人的关键因素。真实美体现的是作者对素材的提炼功力,表现在行文的侧重方面;形象美突出的是作者表现笔下人物的能力,表现在人物的厚度方面;情感美强调的是作者的情感投入问题,表现在文章内里的流畅方面。一篇好的人物通讯,必定是有事、有人、有情,总之,是真实美、形象美、情感美三者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