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峰片是《中国语言地图集》中的一个方言地域名,是官话大区中北京官话区的一个方言片。其行政辖区包括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的部分旗县和辽宁省朝阳市的部分县市。远古华夏系、东夷系、东胡系等多民族语言在这里长期发展,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与四周方言相交融,为朝峰片汉语方言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朝峰片汉语方言,实际上是晋、冀、鲁、豫、京以及东北等多种方言与早期的"朝峰话"经过长期的相互渗透、逐渐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弱化了上述方言特点的,比较接近于普通话的汉语方言的变种。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综合分析,朝峰片汉语方言更接近于东北官话。因此,朝峰片汉语方言,应归属于汉语官话区的东北官话。  相似文献   

2.
朝峰片汉语方言是东北官话和北京官话的过渡方言。作为“过渡地带”。东北官话语法、北京官话语法兼容并存其中,加之本地区语言的发展与演变,与普通话比较虽差异较小,但朝峰片汉语方言语法也呈现出了一些自身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特殊词语的用法。在朝峰片汉语方言中。一些特殊词语如“从(逮/搁)”、“整(治)”、“拿”...  相似文献   

3.
朝峰片汉语方言是东北官话和北京官话的过渡方言。作为"过渡地带",东北官话、北京官话的一些语音特点兼容并存其中,加之本地区语言的发展与演变,与普通话比,朝峰片汉语方言韵母的发音呈现出了自身鲜明的个性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普通话中的单韵母ɑ,在朝峰片汉语方言中读为[調];二是普通话中的单韵母o,在朝峰片汉语方...  相似文献   

4.
赤峰汉语方言的形成是汉语多种方言及北方少数民族语言长期渗透、逐渐融合的结果。赤峰汉语方言应归属于北京官话区的朝峰片。  相似文献   

5.
保唐片方言被《中国语言地图集》归于冀鲁官话,但它古清入字今散归四声的特点其实与北京(东北)官话一致,而与冀鲁官话的石济片和沧惠片扞格不入。从现状看,保唐片方言与北京官话在许多语音特征上相同或相似;从历史看,它们都是燕云十六州割让于辽后在古幽燕方言基础上疏离中原地区影响而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认为,应当将保唐片方言归于北京官话,并将北京官话分为北京片、东北片、保唐片三大片。  相似文献   

6.
湘西自治州地处西南官话的覆盖区,但那里一些地方的汉语方言却表现出湘语的某些语音特征,因而就其归属问题学术界素来存在分歧。论文认为,语音演变所产生的差异性是造成目前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并结合比较论证的方法,综合分析该地区的语言特点,最后证明湘西自治州(除泸溪县外)的汉语方言均属于西南官话。而且,又根据湘西州各地汉语方言各自的特点,对西南官话在该地区的分派情况及原因也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鄂渝陕交界地区是一片方言混杂地带,存在西南官话、中原官话、江淮官话黄孝片(黄孝方言)。通过梳理归纳前人研究中西南官话、中原官话、黄孝方言的区别性音韵特征,测算出鄂渝陕交界地区91个点西南官话、中原官话和黄孝方言的特征接近率,可以明确该地区西南官话、中原官话、黄孝方言的核心分布区,以及由这三类官话方言互相接触形成的四片混杂分布区。核心分布区圈出了三大类主体型方言:西南部地区的西南官话川黔片,旬阳县西部(以及安康市区)的中原官话关中片,白河县、旬阳县南部呈东西纵列分布的黄孝方言。四片混杂分布区分别为:东部地区的西南官话和中原官话南鲁片的混杂区,渝北和陕南邻接地带的西南官话川黔片和黄孝方言的混杂区,以及以白河、旬阳南部东西纵列分布带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的两片西南官话、中原官话、黄孝方言的混杂分布区。  相似文献   

8.
怀远县位于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过渡地带,方言归属尚缺定论.怀远方言可分为南、北两片,北片无入声当属中原官话郑曹片,南片有入声当属江淮官话洪巢片.南片话里的入声正在以信蚌片方式舒化,一俟舒化过程完结,南片将转入中原官话信蚌片,中原官话将实现在安徽淮河以北地区的全覆盖并全线推进到淮河南岸,这在"中原雅音"的南扩史上也将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9.
赤峰汉语方言是一个东北官话和北京官话的过渡方言。与普通话比较,语音差别较大,词汇次之,语法最小。本文只讨论赤峰汉语方言较有特色的词缀。词缀往往能体现方言的个性,所以历来为方言研究者所重视。赤峰汉语方言的词缀较为丰富,后缀最多,中缀次之,前缀最少。普通话中的词缀,赤峰方言也常用,但很多词缀都跟普通话有所不同。赤峰汉语方言前缀主要有“老、小、二、初、第”等,这些前缀除与普通话用法相同外,在赤峰汉语方言中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意义和用法。赤峰汉语方言后缀甚丰,除“子、儿、头、性、气”等外,还有许多较有特色的后缀,如“巴、咕、拉、乎、嗒、查、登、悠、嘎、楞、摸、送、异、不拉叽、拉巴叽、不(巴)楞登、搭撒、鼓(个)伦敦儿、拉古拽(拉咕叽或拉嘎叽)、呼拉、拉(溜)哄、拉撒、唔的、个、半个(迈儿)拉”等等。赤峰汉语方言的中缀主要有“不、个、里、达”等。本文就赤峰汉语方言词缀问题作了初步考察总结及简单的分析论述。有些词缀并非赤峰汉语方言所独有,在整个东北方言、北京方言、山东方言里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所以要作深层次的详细分析总结,还有待对这些方言乃至整个官话方言的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更深入地揭示其结构特点、规律以及历史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1 松滋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松滋位于湖北省中南部 ,地处湘鄂两省的交界处。它北枕长江 ,与枝江隔江相望 ;南邻湖南澧县、石门 ;东与公安、江陵接壤 ;西与五峰、宜都毗邻。全县共设十个区和四个县辖镇即南海区、八宝区、涪宛市区、老城区、王家桥区、斯家场区、杨林市区、街河市区、大岩嘴区、庆贺寺区、新江口镇、刘家场镇、西斋镇、沙道观镇。县治为新江口镇。2 松滋方言概况根据当代汉语研究的重要成果《中国语言地图集》的意见 ,汉语有十大方言 ,其中最大的方言区是官话方言区 ,松滋方言属于官话方言区中的西南官话区。1 932年赵元任…  相似文献   

11.
试论近代南方官话的形成及其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代汉语史上有没有通行全国的官话?如果说有,是北方官话还是南方官话?是以什么方言为基础、以什么话为标准?这是近代汉语史的核心问题,迄未廓清,又甚少讨论。本文依据一些新材料提出如下观点:有明一代至清末的汉语官话分南北两支,南方官话以江淮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南京官话为标准,且长期处于主导地位,通行全国;而认识南方官话如何形成及其在汉语史上的地位,是准确认识近代汉语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古汉语否定词在官话和台湾话中存留的不同情况的比较研究,认为(一)台湾话处于古汉语和官话所代表的汉语两个发展时期的过渡阶段;(二)古汉语同官话、台湾话在否定词上的差异,是词汇中和与句法压缩的结果,词汇中和是“相竞性变化”造成的;(三)“中和”和“压缩”应是所有语言简化变化中若干共有方式中的两种。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初,英国传教士马礼逊曾预言: 如果清朝统治长久持续,那么鞑靼汉语(北京官话)终将赢得汉语的正统地位。随着国门的洞开,一方面,外国传教士以及外交和商务人员从各自的需要出发,分别选取南京官话和北京官话作为学习汉语的对象,编辑了许多汉语官话字典和教材,北京官话越来越为外国士人所重视;另一方面,中国士人夷夏之辨观念的逐渐改变和近代国家意识的确立,使北京官话越来越拥有政治优势,在19世纪与20世纪交替之际,终于取代南京官话的优势地位,成为清朝的国语标准,马礼逊预言成真。梳理19世纪东西洋士人所留下的有关汉语官话的文献史料,我们不难发现南京官话和北京官话在中国人语言生活中的优势此消彼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明代人口重建地区方言的知照系声母的比较,可以发现明代南系官话庄组两分。这个格局影响了现代西南官话区、江淮官话区方言的形成,现代西南官话与江淮官话可能同源。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文献和语言特征两个角度考察了南平官话方言岛的来源,认为南平官话方言岛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明初延平卫官兵及家属的进驻。南平话的源头是明代南直隶官话,其中江淮官话的影响因子是主流。  相似文献   

16.
语言接触包涵方言接触.现代东北官话中有几类特殊的语音特征与冀鲁、胶辽官话一致而与普通话有别.同时,现代东北官话有部分异读字音,也存在于冀鲁、胶辽官话方言中.这不是偶然的一致:一方面是近代语言发展史上方言接触的结果;另一方面应属于历史源流链条上言语底层之表象.透过这些现象,我们或可以管窥东北官话同冀鲁官话、胶辽官话关系之一斑,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二者对东北官话历史的影响,其直接表象当为人们熟知的近代“闯关东”,但又不尽然.  相似文献   

17.
东安县位于湘桂交界处。对东安方言的归属,目前仍有值得讨论的地方。文章在全面比较东安话与西南官话、湘语的代表点的基础上,就东安话的语音特点和西南官话的划分标准作了一些讨论,说明了东安方言应是湘语的一支。  相似文献   

18.
辽宁境内共有三种官话:东北官话、胶辽官话和北京官话。将从词法、词类、句法和范畴四个角度对辽宁方言语法的调查研究进行分类梳理。但目前辽宁方言语法研究的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值得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广西田林县平塘乡汉语方言属西南官话,由于其历史和地域等因素而具有比较鲜明的自身特点。文章分门别类收录具有当地方言特色的常用词语若干条,为汉语方言研究提供一份比较详实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20.
研究首先抽取安徽江淮官话10个方言点的舌尖元音进行类型学调查,结果表明安徽江淮官话舌尖元音在格局、音系对立、音位配列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然后,研究又对枞阳方言、安庆方言、巢湖方言、桐城方言等具有代表性的安徽江淮官话方言点中的舌尖前元音[?]进行了声学实验。定量的HNR分析表明:这4个方言点的舌尖前元音[?]比高元音[i]具有更强的摩擦性。声学分析表明:这4个方言点的舌尖前元音[?]的共振峰轨迹相对稳定,符合单元音标准;和高元音[i]相比,F2较低。基于以上特点,研究认为江淮官话中的舌尖前元音可以被视为典型的摩擦元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