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祜是中晚唐著名诗人,他在诗歌中使用了大量的典故,在善用典故的同时展示了丰富复杂的自我形象。其中有入世者的慷慨激昂;求荐者的委婉含蓄;失意者的愤激;感慨者的迷惘虚幻;隐者的潇洒自然;狂狷者的傲世独立;以及隐者的沉迷自醉。这些都是与其独特的性格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农民一直是不具备叙述能力者。这使得农民形象作为叙述者兼主人公的第一人称叙事在新文学史上很难出现,极为稀少。然而,在打工小说中情形变得复杂起来,农民不单是不具备叙述能力者,也成为基本具备叙述能力者,甚至成为完全具备叙述能力者。以至农民形象作为叙述者兼主人公的第一人称叙事在打工小说中成为一个相对集中的问题和值得注意的现象。它携带着时代的气息,显示了作家的平民意识与人道情怀,彰显了农民自身素养的提高与自主精神的丰厚,成为时代农民自我觉醒和心灵解放的标志,并且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以农民为叙述对象的小  相似文献   

3.
《左传》是一部记录春秋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状况的历史著作。在春秋战国大兼并的时代背景下,外交言辞、军事战争、君主王权等成为其主要的叙述对象。然而,《左传》在叙事的同时也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胆识过人的勇士形象,并以其言语和行动表现出了他们的忠君、知恩图报、勇武、果敢的生命观和价值观。以《左传》中的这一类勇士形象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描述其对死亡的态度,以及在危机中的抉择,探讨《左传》中这一类勇士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4.
孙悟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具有斗争的乐观精神,是封建时代一位斗士形象。大闹天宫主要表现了对封建权威的反抗和争取个性自由的特征;西天取经则表现了为事业奋斗和为民除害的特征,整部《西游记》以斗争精神贯穿始终;这个形象的意义,就在于对国民性格中的奴性哲学的反叛,从而构建了新的民族性格。他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有着深厚的思想文化基础和时代因素  相似文献   

5.
西方的成长小说主要是叙述主人公思想和性格的发展,叙述他们的各种遭遇,并通过巨大的精神危机长大成人的故事。儿童形象在文学形象中属于较为特殊的形象,人们往往以成人世界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思想和行为。阅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可以通过儿童的声音来了解儿童真实的内心世界,可以看到一个鲜明的真实的儿童形象——探索、反抗、逃避、绝望。  相似文献   

6.
赵晓红  汪博 《东方论坛》2012,(1):70-73,78
受到政策、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十七年成为中国戏曲电影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女性形象的建构是十七年戏曲电影的叙述主体、话语环境、社会表意机制相互交织和推动的结果,十七年戏曲电影中所构建的女性形象,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这一时期意识生产的组成部分。其女性形象主要有四类:勇敢追求爱情者;巾帼不让须眉者;不屈抗争者;新中国建设者。展现出女性独立自主与个性意识的觉醒,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与性别平等意识的萌发,女性叛逆性格与反抗精神的凸显。  相似文献   

7.
人物形象的类模式特征显示了该类形象性格的全部要点,也是我们研究该类形象的切入点。丁玲小说中知识女性形象的类模式特征主要体现在人物性格内在组合方式和人物结局上。从性格内在组合方式上看:性格诸因素中的主导因素是狂放不羁的“酒神”精神;从性格全貌上看,呈现为一个处于冲突状态的矛盾体。人物的结局是开放性的,它只是人物在某一阶段奋斗成果的显现,而不是人物一生命运的裁夺。这结局又是充满辩证意味的。  相似文献   

8.
电影《第一书记》中的主人公形象沈浩,是不同于同类电影题材所赞颂的高、大、空类型的公仆形象,以崭新的时代风貌与文化气息,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赢得大众的极度赞赏。电影以真实、动人的情节塑造了一位具有浓郁文化特色的人民干部形象:是怀才不遇文人的代表;是事业与家庭夹缝中的奋斗者;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实践者;是人际关系的极致运用者;优越物质生活的拥有者。  相似文献   

9.
物,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动物,如马、牛、羊等;一类是植物,如花、草、树等;还有一类是静物,如书、文具、小闹钟等。写状物作文,就是让同学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绘这些物体,表达出我们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剖析觉新悲剧性格的命运形成的外因,揭露控诉了封建专制家庭的罪恶;其内因则是他的“作揖主义”,“不抵抗主义”的软弱性格。这一形象至今仍有认识、启迪、借鉴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先秦寓言中的愚人是一类引人注目的特殊人物。先秦寓言愚人形象可大致分为四类迂腐机械者,幼稚无知者,自以为是者,冒失蛮干者。愚人中宋人居多的主要原因是宋国不是姬姓国,宋人又是亡国奴。  相似文献   

12.
小说家阿·敖德斯尔在历史特定时期,用不同的创作思想和不同的文化品味塑造出性格气质不同的两类英雄人物形象。一类是作者用政治意识和战争思维塑造的革命英雄人物,其性格的突出点是:对党忠诚,立场坚定,爱憎分明,英勇善战,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崇高的理想追求。另一类是作者在民间立场和民族传统文化影响下塑造的民间英雄,其性格的突出点是:身强力壮,见义勇为,心地善良,品质优良,充满人性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农民一直是不具备叙述能力者。这使得农民形象作为叙述者兼主人公的第一人称叙事在新文学史上很难出现,极为稀少。然而,在打工小说中情形变得复杂起来,农民不单是不具备叙述能力者,也成为基本具备叙述能力者,甚至成为完全具备叙述能力者。以至农民形象作为叙述者兼主人公的第一人称叙事在打工小说中成为一个相对集中的问题和值得注意的现象。它携带着时代的气息,显示了作家的平民意识与人道情怀,彰显了农民自身素养的提高与自主精神的丰厚,成为时代农民自我觉醒和心灵解放的标志,并且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以农民为叙述对象的小说叙事提供了一种宝贵的“农民”的叙述主体资源。  相似文献   

14.
小说家阿·敖德斯尔在历史特定时期,用不同的创作思想和不同的文化品味塑造出性格气质不同的两类英雄人物形象。一类是作者用政治意识和战争思维塑造的革命英雄人物,其性格的突出点是:对党忠诚,立场坚定,爱憎分明,英勇善战,具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崇高的理想追求。另一类是作者在民间立场和民族传统文化影响下塑造的民间英雄,其性格的突出点是:身强力壮,见义勇为,心地善良,品质优良,充满人性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15.
哈姆莱特犹豫性格成因的多解性,来自于这一形象本身罕见的深刻性和复杂性。本文认为,父亲被害事件使哈姆莱特兼有了三种身份:血亲复仇者;认识到人间黑暗的人文主义者;面对死亡的人生意义的思索者。前两种身份赋予哈姆莱特立即行动的职责,后一种身份则在不知不觉中延宕了行动。对“生存还是毁灭”的诘问,在哈姆莱特的生存中是压倒一切的,而对这一问题的独特解答又使他断然投入行动之中  相似文献   

16.
在《秦腔》这部长达五十万言的长篇小说中,作者放逐了传统的叙事模式,采用了一种非同寻常的叙述视角。小说以一个半疯半傻的青年农民——张引生为叙述者,以“我”的视角来讲述清风街乡民们生存和生活现状,表现城镇化对中国农村传统文明的冲击。但小说的叙述视角却不是单一和确定的:叙述者“我”的讲述时而疯癫时而清醒,内聚焦视角也突破了“始终受限”的传统模式,不时具有了“全知全能”性,小说中的“我”有时以事件参与者的身份讲述故事,有时又作为缺席者以全知视角进行叙事。贾平凹的《秦腔》无疑开启了一种新的乡土叙事方式:通过流年密集式的写法和叙述视角的转换实现了对生活原生态的还原,并寄予了作者对于一种“常”中之“变”的哲学思考和在这种变迁中的情感取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红楼梦》为个案,从叙述的角度对文学形象(角色)进行了独辟蹊径的考察,认为文学形象与现实的人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而又具有完全不同性质的概念,它既具有受叙性,又有施叙性;既有性格性,又有工具性;既有主体性,又有对象性;在某个形象整体中既具独立性,又有部件性。根据不同因素的轻重,角色可以分为施叙角色与受叙角色、性格角色与工具角色、主体角色与对象角色、独立角色与部件角色。总之,文学形象(角色)既有现实的"人"性,又有一定"叙述性",是这两者的奇妙结合。  相似文献   

18.
汉文帝在吏治上的弊端表现在五方面:第一,重厚重长者,轻新进锐敏之士;第二,往往以一人之言提拔或罢黜官吏;第三,重用佞幸之臣;第四,对官吏,尤其对亲近者多放纵而少教育惩戒;第五,求直言极谏者,但对其人、其言多不重视。文帝在吏治上出现这些弊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实行黄老无为政治的结果;其二,是文帝本人的经历、性格、认识水平及阶级局限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50-70年代的知识分子叙事中,人物不是作为“形象”“性格”,而是作为某种精神现象、主观感受的寄寓者、表征者而存在。“浪漫青年”“流浪汉”“科学主义者”形象便是其中较为独特的三种类型。由此探析,恰可呈现知识分子叙事的别一精神追求以及不无高蹈的主观情思。  相似文献   

20.
现存的元代公案剧中,以包公的形象最为丰满。在多数剧本中,包公通常以高大全的形象出现;剧情多是借助鬼神、梦境的暗示判案。然而,《陈州粜米》的作者却独树一帜,塑造了一个具有多面性格的包公:他有着普通人的情感,面对官场黑暗会萌生退隐之意,但面对受到伤害的百姓又会挺身而出伸张正义;他幽默诙谐,与下属谈笑风生,又聪明机智,能在恶势力毫无意识的情况下轻松取证。包公形象的创新是作者独创性的体现,也是观众审美需求的产物。同时,剧本的设计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这些创新使剧本更加贴近生活,剧情更加真实可信,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