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自然灾害的频发,城市减灾管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政府作为城市自然管理的核心主体,其责任担当可分"常态时、灾难中、危机后"三个阶段进行,以提升政府在城市自然灾害中的应急管理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自然灾害连年不断,地震、洪水、暴雪等等一些列的自然灾害,一次次的考验着我们面对自然灾害的应急措施。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是为了在发生突发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有组织地进行物资人员等的投入调配的一个综合体系。本文中阐述了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不足,并提出了构建完善的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危机意识”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举世瞩目,但也受到不断发生的自然灾害的挑战。特有的地质构造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使中国成为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国家之一,22个省会城市和2/3的百万以上人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农业工作紧紧围绕“三大任务”和“三大目标”,克服了严重自然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农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仍然赶不上城市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仍在拉大。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调查。  相似文献   

5.
当大灾难突然降临,你怎么办? 以前这话题对许多人和企业来说,只是假设,是很遥远的事。可是自2008年以来,先是初春的南方雪灾,接着是四川汶川大地震,现在又加上南方暴雨洪灾,自然灾害连连发生。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一个山地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每年都有大量山区农村人口受灾,其中不少受灾居民因房屋损毁和土地灭失,无法回原居住地生产和生活,需要进行异地搬迁安置。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农村灾后移民搬迁安置面临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现行制度约束、安置地土地和水资源缺乏和受灾农户安置后面临生计困难等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的高楼、华丽的西式建筑、古典的中式阁楼……末来城市究竟该如何设计?在雨雪地震等自然灾害下,城市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8.
2006年,全球经济虽受到油价高位波动、利率提升、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中东地区动荡加剧以及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负面影响,但未能阻挡其良好运行和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9.
新《保险法》的颁布实施弥补了旧《保险法》的不足,但对我国重大自然灾害保险没有相关立法规定。笔者从加强我国自然灾害保险立法的必要性、国外自然灾害保险赔付及相关保险立法情况出发,以事实说话,对比国外的宝贵经验,并尝试着分析我国重大自然灾害保险立法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家启 《决策导刊》2005,(11):24-25
一、雷电灾害对重庆的威胁和危害情况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全世界平均每分钟发生雷暴二千次,导致火灾、爆炸、信息系统瘫痪等事故频繁发生,每年因雷击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亿美元以上;每年约何几万人因雷击造成死亡。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达3000—4000人,财产损失50-10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08,(15):22-22
为提高偏远农村地区的气象预警接收能力、农村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山西省气象局决定,2008年该省将为2000个行政村免费安装气象预警"大喇叭",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气象  相似文献   

12.
《管理科学文摘》2010,(20):37-37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面对日益严重的自然灾害风险,中国政府将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灾害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14日,在“汶川大地震”2周年前夕,发生了青海玉树地震,又有2000多条生命在灾害中逝去。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到王家岭的矿难,再到最近令人发指的校园凶杀案,都一再提醒我们,除了政府提供的公共安全服务外,我们应从身边的家庭、社区、村落做起,切实提高灾害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自然灾害与人居环境的关系入手,分析自然灾害对人居环境影响的严重性,并针对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采取有效可行的灾后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孙振祥 《决策》2011,(5):I0008-I0009
2004年以来,“气荒”现象就在全国一些城市不断上演。剖析“气荒”的直接成凶,多数由于自然灾害频发所致,导致集中性的需求增加和供给困难,针对此种困难,政府都及时给予了最大的政策支持,企业也有序地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将天然气供应在紧急状态下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导致很多生产制造加工型企业倒闭、停产,  相似文献   

16.
雯子 《决策探索》2009,(23):1-1
该怎样形容中国经济刚刚走过的这一年? 外有金融危机冲击,内有自然灾害频发,各种新老矛盾相互叠交,中国经济遭遇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  相似文献   

17.
汶川大地震在带来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同时,也集中考验了我国应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的反应能力和救助水平。我们除了充分肯定政府、军队以及全社会在灾害发生后的快速反应和全力救援外,还应对救灾中的不足进行深入的思考,加快建立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赈灾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张文婷 《决策探索》2013,(18):37-38
当前,中国社会已从整体上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和突发事件的高发期”。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由于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等,近年来各种突发事件频频发生,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的矛盾不断凸显,相继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突发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微博日益成为重要的平台和推手,如何有效管理微博舆情,正确引导公众舆论,从而成功应对突发事件,成为当下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自然灾害对区域产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灾害是影响区域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和生产函数方法建立了自然灾害对区域产出的影响模型,分析了在劳动力和短期固定资本都受到损害的情况下,为达到目标的就业水平,灾害前后区域总产出和最终产品的变化.并作了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20.
所谓突发事件一般是指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严重危害社会安全事件。这些事件具有破坏性、突发性、不确定性、紧迫性和公众性等特点。突发事件处置不当极有可能演化为大规模的社会公共事件,给社会造成危害,给党和政府形象带来不良影响。基层秘书作为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突发事件发生时,往往就身处现场第一线、焦点最前沿,为此,在平时的工作中必须注重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