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以往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结合共生理论,提出城市企业社会责任理念,通过分析城市企业社会责任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探索建立城市企业社会责任共生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框架体系,最后提出城市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建议,推进城市企业社会责任生态系统的多方共同治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平台经济的崛起,平台型企业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平台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治理备受瞩目。基于SOR模型构建了平台型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用户内部心理响应与用户外部行为响应之间的理论模型,以短视频平台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无论是对用户内部心理响应(满意度和认同度),还是对用户外部行为响应(持续使用意愿和社会责任参与意愿),贡献责任治理、合理责任治理和底线责任治理呈现出了由强到弱的正向影响程度,体现了3种责任的内涵和本质差异。并且,3种责任治理对认同度的影响均强于对满意度的影响,认同度对外部行为响应的影响也强于满意度对其的影响,揭示出反映长期心理承诺的认同度,相比反映短期心理认知的满意度,是更为关键的内部心理响应变量。另外,用户粘性能正向调节合理责任治理、贡献责任治理和社会责任参与意愿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平台化是互联网发展的重大趋势,对企业商业模式、社会关系与政府对互联网的治理模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法律模式在对互联网平台规制中存在明显不适,从监管义务到侵权责任都无法进行合理分配。设计互联网平台治理规范并不能依赖现有法律规则,而应该在继承现有法律规范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充分观察互联网平台对社会组织形态变革产生的重大影响,根据互联网形式下出现的新型社会关系针对性地创造出互联网平台治理的有效规则,使得从使用者、平台、第三方和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责任共担,建构平台治理的良性生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解析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着手,厘清公司社会责任包括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其中法律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底线,道德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理想.而实现对企业社会责任规制的关键在于探寻企业社会责任由法律约束通向道德规制的径路.现阶段,可以从法律对"社会契约"的维护和法律对"公司治理"的完善两方面,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在法律与道德之间的桥梁.而未来,则应构建具有光谱化特点的法律规范体系,以实现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全面规制.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出现是"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共同的源头。尽管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后续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公司治理更关注公司内部的制度安排,体现效率的价值追求;企业社会责任更强调外部社会的整体利益,体现公平的价值追求。然而,两者却具有共同的理论内核——责任。这种做好份内之事的"主观责任"成为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融合的基础。未来我国立法应在"责任"内核指引下,借鉴各国"共同治理"的成功经验,促进公司治理与企业社会责任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6.
在数字经济蓬勃开展和迈入产业互联网阶段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认知和履践范式都面临新的变革。本文遵循企业社会责任与工业革命共同演进的历史规律,构建了数字化情境下的内生式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并提出“内在驱动”和“外部共治”的实现机制,从而为战略性社会责任“脱嵌难题”提供一种数字化情境下的应对之策。在此基础上,基于“组织情境—履责主体”和“发展阶段—履责重心”视角,将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自觉融入社会责任的不同内容,形成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两阶段的“组织情景—战略导向”协同演进理论分析框架,对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变革进行多视角的总结,旨在丰富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为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更好地履践社会责任提供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电力行业A股上市公司2012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对企业内部治理、企业成长能力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从企业内部治理来看,董事会规模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呈显著负相关;流通股比例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结论与研究假设相反。从企业成长能力来看,企业成长能力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因此,应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继续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成长能力,从而推动电力行业上市公司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面对激烈的经济全球化竞争,供应链上的社会责任问题凸显.构建依赖社会责任水平的供应链基本经济利润模型,定量化地分析影响供应链履行社会责任的关键因素,以及当社会责任具有明显市场识别效应和社会责任面临市场失灵两种状态下,推进社会责任的动力及障碍.结果认为:在正视各种客观存在前提下,供应链自身应建立面向供应链系统社会责任水平的收益分配机制、基于社会责任信任的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以及供应链社会责任知识管理体系等内部治理机制;针对供应链运营的外部环境,构建面向供应链而不仅是核心企业的社会责任监管制度、提升非政府组织与媒体的协同作用力、构建基于供应链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公共促进平台、建立供应链社会责任透明的制度及氛围等外部治理机制,从而有效协同推进供应链社会责任水平,实现供应链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软法的制定与实施体现了民主协商这一特性,与硬法相比更易于被企业所接受,软法在推动企业的自律、增加管理的执行力,最终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上较之硬法更具优势,因此软法治理是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我国在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过程中也在不断强调软法治理,但仍在法律体系、惩罚机制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问题。本文在论证软法治理必要性的基础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软法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评价体系,对沪深300指数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水平整体不高,沪市上市公司披露水平显著优于深市,企业报告的披露水平不具有统一性。董事长与总经理兼职情况、监事会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水平负相关;董事会规模与披露水平显著正相关;董事会独立性与披露水平正相关。建议企业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建设,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完善社会责任报告的披露。  相似文献   

11.
腾讯诉奇虎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作为互联网的“公地悲剧”事件,暗示了依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特点创新发展其规制模式十分必要。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规制主要涉及政府、行业协会、社会公众三类主体。现行的以政府为绝对主导、其他主体予以配合的自上而下的规制模式已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包括缺乏多方利害关系人的沟通协商、制定法本身存在缺陷、行业协会无法发挥作用、社会公众参与不足等。基于“多中心治理”等理论,应构建以平等信任、开放兼容、多向互动为特点的多中心协同规制网络服务提供者模式:政府放权给社会自组织进行公私协作;行业协会通过参与规制以发展个体需求并承担社会责任;拓宽社会公众的参与渠道,利用制度性安排与网络服务平台达到信息公开互通。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对企业社会责任公众认同的客体和主体产生了多维影响。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同解离,既与社会转型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表现有较大关联,更与公众理性、价值诉求的多样化、媒体发展等社会情境密切相关。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认同的形成具有强烈的复合性,是基于认知、互动和情境的综合结果。要重构企业社会责任的公众认同,需通过优化发展模式和完善信息沟通策略进行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主动转型,还要形成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约束规制和刚性底线的治理机制,建构企业社会责任公众认同修复的社会情境。  相似文献   

13.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参与社会治理、创造社会综合价值的重要实践。高管团队断裂带是影响其履行效果的重要因素,表现为高管团队断裂程度越强,企业社会责任越低。而企业数字治理和媒体治理的增强,有利于缓解高管团队断裂带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消极影响。数字治理、媒体治理对断裂带的缓解作用分别会因数字化口径、媒体情绪和企业社会责任类型存在异质性。因此,政府应引导企业重视高管团队的建设、治理,积极推动企业内外部治理变革,采取政策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完善外部监督机制,实现企业与社会互惠共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2010-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与和讯网社会责任评分,探讨社会责任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渠道。研究发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够通过加强内部治理提高投资效率;进一步检验发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加强内部治理同时提升企业的实业投资效率与金融投资效率。这一研究结果为我国微观经济实体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提升投资效率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合法性理论,以合法性缺口为视角,采用ESG因素作为企业社会责任代理变量,以沪深A股300指数成分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企业在社会责任领域内的责任治理、履责表现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关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只有实质性的社会责任治理才能改善企业在环境和社会方面的履责表现,进而提升企业绩效。换句话说,企业的履责表现在社会责任治理与企业绩效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由此提出,中国企业应建立实质性的社会责任治理机制,将履责与日常经营整合起来,进一步改善ESG综合绩效。  相似文献   

16.
借鉴资源依赖理论和控制权理论,以嘉兴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文化有约”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个案研究分析互联网情景下多元合作治理的深层逻辑。研究发现,多元合作中资源不对称依赖导致公共价值缺失,仅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生产社会化”;控制权共享能够降低资源不对称依赖程度,实现“供给责任社会化”,促使多主体化优势资源的发挥,合作关系质量的改善,增强了合作绩效;控制权共享源于政治机会窗口的出现和互联网平台的创新应用,为此,政府要为多元合作提供制度空间,善用互联网治理工具,构建合作网络生态系统;非政府主体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等,实现合作治理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公司社会责任作为公司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的连接点,是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的统一体。强化公司社会责任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内在的统一,是我国公司制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公司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企业道德建设的需要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公司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需要正确认识公司的目的与公司社会责任的关系,全面构建公司社会责任法律体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8.
从多中心协同治理的理论逻辑出发,构建“政府、企业、村民、社会组织”多中心主体下的协同治理机制,聚焦主体之间互动关系的生成机制和运行逻辑,并以江苏省C县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实践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解析。研究表明,多中心协同治理是一种节本增效且具备操作性的治理方案,具备中国乡村场域的现实支撑,即主要通过沟通协作、资源整合、目标耦合以及利益联结,明确治理体系中各主体的功能定位,进而对行政规制、市场经济、村民自治、社会参与等进行界定分工,由此有效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激励相容与优势互补,最终形成治理合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大众对企业社会责任关注度的提高,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是否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以2012—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以及分析师关注与内部治理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 企业社会责任抑制了真实盈余管理, 分析师关注与公司内部治理均能负向调节二者之间的关系, 且两者在调节过程中存在互补关系.企业社会责任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有效成果, 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管, 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Internet Governance and Law, BUPT,简称中心)于2009年成立,是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互联网治理与信息社会法律问题的系统化、理论化研究的学术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