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机构改革 ,是邓小平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同志对机构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为什么改 )、机构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改什么 )、机构改革的原则和方法 (怎么改 )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从而构成了邓小平关于机构改革的科学、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 ,成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工作指南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其改革是自我调整和完善。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对社会主义的改革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但毛泽东的改革思想受“左”的倾向的困扰,未能付诸实施。而邓小平不仅恢复了毛泽东的改革思想理论,而且具有重大突破,并使其成为全党认同的理论,从而付诸实践。邓小平对毛泽东改革思想理论的突破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在对改革的认识上,克服了“左”的僵化思想;二、明确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把改革的工作重点放在经济上;三、视改革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四、将改革的镜焦直接对准到僵化体制的根本转变上。  相似文献   

3.
略论邓小平行政机构改革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在长期的治国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我国行政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他完整而丰富的行政机构改革思想。这一思想深刻论述了行政机构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行政机构改革的原则、内容及目标,这对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已经产生而且还将继续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邓小平关于机构的理论作比较全面的范集,阐述其对我国当前机构改革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时代为邓小平的渐进改革留下了三笔遗产 ,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产。邓小平的渐进改革是以毛泽东思想为出发点的 ,从毛泽东已经提出、但没有做的事情做起 ,中国逐步走向了市场取向改革 ,我们党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立论来阐明新的实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和迅速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受到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熏陶。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传统的大党 ,最有条件率先突破苏联模式 ;中国的市场取向改革不仅对苏联模式是一场革命 ,而且超越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需要直接求助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直接求助于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对中国行政改革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尤其是对党政分开、中央向地方放权、精简机构、人事制度等问题提出了初步改革思路,对于当前深化中国行政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杰出的政治领袖,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幸福问题予以较多关注。毛泽东的幸福观经历了从"为他人谋幸福"到"为人民谋幸福"的转变,主张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有机统一。邓小平的幸福观以人民群众为本位,以人民生活是否富裕为界定标准。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幸福观对当前"幸福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认为,中国的渐进式改进是由中国改革的特殊性质、社会环境及其开创性决定的。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相对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邓小平的正确而有效的改革策略方针。中国改革的最后成功,将取决于坚持走渐进式改革道路,并规避渐进式改革过程中一切可能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认为,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是由中国改革的特殊性质、社会环境及其开创性决定的。中国渐进式改革的相对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邓小平的正确而有效的改革策略方针。中国改革的最后成功,将取决于坚持走渐进式改革道路,并规避渐进式改革过程中一切可能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分配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毛泽东、邓小平作为新中国的开拓者和建设者,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分配思想。两代领导人的经验教训和探索成果,对调整我国当前的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左"倾错误在党的历史上持续时间长,危害大,难以彻底清除.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的毛泽东和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邓小平,他们都对"左"倾错误进行了批判,并深刻剖析了产生"左"倾错误的根源.但他们在防止"左"倾错误发生上有不同的认识,其结果也各异.认真比较他们对"左"倾错误认识的异同,对防止"左"倾错误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毛泽东邓小平党内民主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毛泽东和邓小平在发展党内民主问题上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主要包括:从多个角度概括了党内民主的科学内涵;阐述了发展党内民主的重要性;强调了党内民主的基本原则;探索了党内民主的基本方法和形式;指出了发展党内民主要反对几种错误倾向。学习和研究这些思想,对于理解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的科技思想与毛泽东的科技思想之间存在一定的理论渊源关系 ,它是在新时期对毛泽东科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主要表现为对毛泽东科技生产力思想、科技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观点、发展高科技的思想、对外开放的科技交流观、自由争鸣的科技环境观以及科技人才观的进一步完善和丰富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成于邓"。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基本正确的探索期、正误交织的曲折期和严重错误的失败期;思想框架几乎涉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内容。其探索有成绩也有失误,但作为起点,其正反经验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民主体性既是一个哲学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来自于人民,又植根于人民.为人民服务、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是其人民主体思想的共同内核;邓小平不仅继承了毛泽东的人民主体思想,而且根据时代发展的趋势,创造和发展了使人民主体性得以实现的条件和形式,从而使人民主体性在社会主义事业中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邓小平荣辱观具有许多相同点:都是对马克思主义荣辱观的继承和发展;都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上;核心精神一致---为人民谋利益;基本内容一致;都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动力。毛泽东、邓小平荣辱观思想也存在不同点: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实践基础不同;在对待贫富问题上有差别性认识;人才观不同。邓小平对毛泽东荣辱观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爱国主义和对待劳动问题上。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邓小平的社会保障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社会保障思想之共同之处,都认为在社会保障与经济建设的关系问题上,要重点发展生产,同时也认为社会保障要以合理、适度为原则;不同之处是,毛泽东过多地强调平均,而邓小平则主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并提出了具体的扶贫救济模式.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与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与邓小平作为中共第一、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以及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在宏伟的革命与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由于历史条件、时代主题以及实践需要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解观,两者在理解的对象、理解的条件、理解的有效性、实现科学理解的途径以及理解的应用领域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分野。  相似文献   

19.
国情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二者在认识中国国情的重要性、立足点、基本方法、对中国国情的基本判断以及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方面既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又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国情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毛泽东到邓小平,两代领导核心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和发展,具有相同的主脉:对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等方面,都是始终如一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战略部署、战略重点和发展模式以及实现现代化的依靠力量和具体方式等方面,邓小平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又对毛泽东现代化思想进行了继承、发展和创新。通过对二者的比较,获得教训与启示,对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