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惠州市七个城区幼儿园的学前儿童为研究对象,以《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测评量表》为主量表,使用差异分析与回归分析,调查惠州市学前儿童的留守情况以及相关的人口学变量,旨在了解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时代给留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留守学前儿童在性格缺陷、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地区经济水平会影响留守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留守女童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留守男童;公办幼儿园留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民办幼儿园留守学前儿童;大班留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中班留守学前儿童;独生子女或二孩的留守学前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要显著好于属于大孩的留守学前儿童;人口学变量是影响留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李铁成 《新少年》2014,(7):14-14
义县西部山区瓦子峪镇10所村小学实施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建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室,设心理邮箱,建代理家长监护机制。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为留守儿童解疑答惑,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心理、学习、安全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为探寻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前沿演进与热点领域,采用知识图谱分析中国知网CNKI上的541篇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的文献,结果显示:(1)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的凸显关键词为“心理”始于2008年,并已持续两年;(2)留守儿童心理研究的热点领域主要集中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关系研究”、“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及相关变量研究”、“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及相关变量研究”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策研究”等五大方面。  相似文献   

4.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在陕西省榆林、渭南、安康三地市的农村乡镇初中抽取25个自然班,采用MHT量表,对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初中阶段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外出务工造成的这种家庭非完整性以及亲子关系的非连续性,使儿童所能享受的关爱度和指导力下降,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且,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三个维度上差异极为显著;双亲外出留守儿童、母外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父外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没有明显差异;而母外留守儿童与父母双亲外出留守儿童没有显著差异;留守女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留守男童。最后,从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三个层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298名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进行调查,以考察社会支持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在正常范围内,但个别维度得分和检出率偏高;社会支持状况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预测变量,而且不同来源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预测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5年河南叶县初中生调查数据,分析了父母教养方式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特征和关系。结果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个人力强于支持力,各维度发展水平不一;关爱关怀多于冷漠拒绝,鼓励自主多于过度保护,是父母教养方式的重要特征;高弹性留守儿童父母给予子女更多关爱关怀和鼓励自主,低弹性留守儿童父母更常冷漠拒绝和过度保护子女;父母关爱关怀和鼓励自主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显著正相关,冷漠拒绝和过度保护与之显著负相关;父母关爱关怀显著正向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是保护因素,而父亲冷漠拒绝和母亲过度保护显著负向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是危险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程度不同,母亲教养方式的影响大于父亲。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存在与否决定于留守儿童是否与父母建立起亲子依恋关系。通过宣传教育使留守儿童的父母认识并激发自己的教育责任与教育意识,可增进留守儿童与其父母的亲子依恋关系,从而减轻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8.
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561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格特征中的稳定性、轻松性、聪慧性、有恒性、自律性、世故性和乐群性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p<0.05),而兴奋,}生、忧虑性和紧张性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p<0.001);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p<0.05).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广为关注的问题,通过对近期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的研究,对已有的观点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今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四个乡镇的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进行微观社会学研究。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明显,性格特征呈现内倾不稳定性,部分留守儿童表现尤其突出,进而从家庭、学校和政府的角度提出帮助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缺失问题日益严重。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长期缺少父母关爱,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会造成各种社会问题。从政府公共政策的角度,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心理教育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而开展的"留守儿童之家"社会干预实验结果显示,社会干预项目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其显著的推动作用。与对照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在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焦虑度等方面有积极的转变,甚至基本达到了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留守儿童之家"干预模式的可行性说明,政府应强化统筹协调,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领导和项目建设的监督。同时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监护责任监督制度,建设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和农村家庭互助队伍,实施代理家长制度,以切实构建起家庭、社区、学校相结合的关爱体系。  相似文献   

13.
近二十年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层出不穷,但研究结论存在诸多分歧,分析归纳:研究被试的操作定义不准确,研究工具的多样化及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广泛性与复杂性,都可能导致研究结论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进而给教育干预带来困惑。未来研究应在生态系统发展观视野下,着眼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外在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交互影响,寻求留守儿童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留守儿童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抚养、教育和关爱,由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文章以近三年来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为依据,综述了我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以期提高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学龄前期是儿童心理行为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不良心理行为的易感期,因而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更应受到关注。亲子分离造成的亲情缺失、监管缺失和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学前留守儿童比较敏感、内向、悲观、焦虑等不良心理特质。亲子分离和教育意识与方式是造成学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核心因素。学前留守儿童心理重建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解决亲子分离、完善监护制度,促进亲情回归;国家、政府、社区推出一系列扶持措施,防止亲情流失;父母之间建立合作互助组,形成亲情共享来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能享受亲情呵护、为他们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提高父母及代理监护人的教养意识,优化教养方;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意识、方法来提升学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怀质量,促进学前留守儿童的心理重建。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我国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现状,对六省市20 898名3—6岁农村儿童进行了心理健康现状评估,结果发现:留守儿童的孤独感、焦虑感、抑郁倾向和攻击性行为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同伴关系和亲子关系低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情绪识别与应对低于非留守儿童。为加强对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一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综合主题活动,二是在班级建立亲情图书角,三是开展家书传递和其他亲子交流与沟通活动,四是按月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生日会活动,五是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促进项目幼儿园的教师进行培训,六是积极做好家园工作,七是加强对留守儿童的观察评估与支持工作,八是加强专家支持力度。为了分析项目的实施效果,对9 665名3—6岁农村学前留守儿童进行了前测和后测,结果发现:学前留守儿童增强了对父母的感情,更加关爱爷爷奶奶,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更加喜欢阅读故事,更加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同时,他们提高了安全与自我保护意识。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开展学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二是提高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三是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营...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手机依赖与学业拖延的关系,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中学生手机依赖量表和Aitken拖延问卷(中学生版)对296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与学业拖延呈显著负相关,手机依赖与学业拖延呈显著正相关,手机依赖在心理韧性与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村留守妇女的问题日渐突出。而留守妇女群体生存状况也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容易被遗漏且棘手的社会问题,它制约了农村可持续发展。本次有针对性的深入宁夏偏远南部山区调研;分析这些妻子们"留守"的原因及其她们所面临的生存状态、婚姻关系、健康状况与自我发展的困境等一系列问题,无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行了疏理,发现学界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观点不一。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三个方面对策,以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增强留守儿童的积极情感体验:一是增强留守儿童的幸福感体验,二是加强留守儿童的乐观体验,三是提高留守儿童的希望体验。其次,培养留守儿童的积极人格:一是培养留守儿童加强自尊,二是引导留守儿童学会勇敢,三是教育留守儿童学会自律。最后,完善积极的社会制度系统:一要完善积极的国家制度系统,二要实现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三要构建积极的家庭系统。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个人、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合力下一定能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正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呵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针对留守学生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心理严重等五种常见的心理障碍,认为应从七个方面去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一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摸清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二要维护学生自尊,坚持个别教育、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三要利用集体优势,深入开展各类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集体活动;四要适时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及时解决留守儿童心理的困惑;五要坚持关爱留守学生学习与生活并举的原则;六要坚持开通亲情热线,融洽亲情,调适留守儿童,正确面对留守学生的能力;七要坚持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和培训,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创建良好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