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解读英国技术移民新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朋友都知道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有技术移民政策,吸引世界各地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士到他们的国家定居。但是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人知道,英国也有类似的技术移民(技术工工作签证)政策。  相似文献   

2.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全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战略专题研究汇报会上讲道.现在已经到了可以通过适当的政策大规模吸引优秀留学人才回国的时候。在《全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纲要》中也出现了探索技术移民政策这一条.有关专家提议——出台移民制度吸引优秀人才回国。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高层次人才紧缺及争夺激烈的情况下,加拿大采取了四条应对措施:一是制订高层次人才开发计划:二是提高人才进入门槛,加快技术移民进度,每年拟引进人才30万;三是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四是实行人才激励政策,提供更多高薪职位.通过工资、福利、保险、住房和提供学习机会,以开发、吸引和留住人才。同时技术移民的比重逐步上升.如:1994和1995年经济类计划移民约占计划移民总数的43%。1999年经济类移民则达66%以上。这说明,加拿大政府在移民政策上更多地考虑了经济发展因素,更注重提高移民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吸引技术移民的经验澳大利亚政府充分利用本国自然资源和社会条件对海外人士的吸引优势,因势利导,实行技术移民政策,限制一般性移民,引进国家急需的高素质人才。技术移民政策是通过健全的法制(立法)、完善的管理系统(行政)和专业化的服务体系(中介)组织实施的,立法、行政和中介在技术移民管理中各司其责,同时又密切合作。1、立法。澳大利亚控制非公民进入本国的法律和条例由三个层次构成:移民法(THEMIGRATIONACT):是由联邦国会大多数成员投票赞成通过的法律。它只对控制非公民进入澳大利亚的运作提供一个架构和准则,并不附有…  相似文献   

5.
正1960年以前,美国仅有一位移民获得诺贝尔奖,而如今,获该奖项的美国人中有1/3是新移民。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这两所排在世界前100名内的大学中,有超过50%的教师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人才。全球每年约有2.3亿流动人口,这其中,真正的核心是技术移民。每个国家关心的也是这些技术移民的流向。2014年6月16日-6月17日于北京举办的人才交流与技术移民政策国际研讨会上,来自澳、加、新、德、俄、印等各国的专家介绍了各自的技术移民现状、做法、经验和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正完善的技术移民制度是决定一国能否成功引进外国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充分发挥引才制度在我国引智工作中的作用,需要全面了解和借鉴国际上比较成熟的技术移民制度。本文介绍了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独立技术移民等九项技术移民制度。最为便利、吸引力最大——独立技术移民制度独立技术移民制度是指外国人完全基于自身技能  相似文献   

7.
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加拿大离美国这么近,受美国文化的影响,应该很多地方一样或类似,但移民加拿大后才知道这种想法是多么幼稚。其实早在办理移民申请和登陆入境时,就会发现美、加两国的许多做法大相径庭。首先是移民政策,美国的移民政策向来严格,但一直保持着连续性,即使9·11事件之后做了相应调整,加强了控制,基本标准却变化不大。而加拿大的移民政策常常令人不知就里,比如:加拿大2001年6月28日通过的《新移民法》中,技术移民的分数一下子提高到75分,等于把移民的大门关死了;但仅仅过了两年,又一下子把分数降为67分。基本标准变化之大,常…  相似文献   

8.
英国英国贸易工业部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IT人才的短缺已达到顶点。1998—2009年,英国需要增加35%的IT人才,即从1998年的100万增加到150万,相当于这段期间需要增加86.4万个与IT有关的新工作岗位,或每年增加约8万个这样的新工作岗位。巨大的人才短缺促使英国政府着手调整其移民政策。英国的IT人才引进政策在短短的几年中经历了两次调整。1、出台高技术移民政策为了广泛地吸引外来人才,2000年10月,英国对外来移民的工作许可证制度进行了调整,重点是放宽对外国技术移民的法律限制。政府将鉴别人才的权力也下放到英国的著名跨国公司、科研机…  相似文献   

9.
新西兰驻华大使馆最新消息,新西兰留学政策又有一些变动,国际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将有更多获得工作许可的机会。这项新政策将于2005年7月4日正式生效,政策变化如下:1.完成技术移民加分课程(即完成附件所列课程)的学生,可以获得6个月的无限制性工作许可;2.学习中学12、13年级和部分英语语言课程的学生被纳入到了允许兼职打工的学生群体范围,但需要符合一些条件,其中包括英语语言水平;3.符合条件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申请到每周20小时打工时间,原来为每周15小时;4.任何所学课程达到或超过了12个月的学生都可以申请在暑假期间全职工作;5.技术人…  相似文献   

10.
《国际人才交流》2011,(11):18-18
据英国《华闻周刊》报道,10月18日,英国内政部发布公告称,将于今年11月14日生效启用的针对非欧盟人士的《英国技术移民短缺职业目录》中,英国政府将进一步削减能够获得Tier2技术移民工作签证的职业种类。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人才交流》2004,(2):56-56
加拿大移民部长调整了技术工人的录取分数线;提议对受新旧法过渡期政策影响的经济类移民申请人做出调整。 2003年9月18日,加移民部长在渥太华宣布对《移民和难民保护法》(新法)作出修改、对联邦技术移民的录取分数线下调,并提议对2002年6月28后受新法影响的申请人采用新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2.
在每年前往加拿大的各国移民中,中国移民始终位居第一,而且从目前趋势看,这种情况还会继续下去。之所以如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加拿大对移民所持有的宽松的接纳政策,可以这样说,加拿大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张开双臂欢迎移民的国家。 加拿大目前每年的移民指标在20-25万人,这些移民分为五类,即投资移民、企业移民、亲属移民、技术移民,还有按国际难民公约接收的难民。 投资移民在加拿大各省有不同的投资标准,从25-40万加元不等,申请者把这些钱投资到政府管理的项目中,3到5年后归还,但没有利息。现在也有的移民公司…  相似文献   

13.
当前,人才智力的竞争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西方经济强国把智力资源视为“阳光下的利润”,把争夺科技人才作为“国策”。美国历届政府都推行“技术移民”政策,从各国整合人才;日本则千方百计地推动“借脑”工程,利用雄厚的资金资助,在国外进行课题合作,挖掘国外智力;韩国亦以发金卡的形式,让外国工程师和  相似文献   

14.
一、海外华人专业人才回流中国大陆的现状 海外华人专业人士的人员构成主要有三大块:一是出生于海外的华人专业人士:二是台港留学生滞留海外或是从台港移居海外的专业人士;三是中国留学人员滞留海外或技术移民海外的专业人士。由于台湾学生留学海外始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后期出现留学海外的高潮,时间比中国大陆整整早了20年。在20世纪80年代,旅居海外的台湾籍专业人士,已经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随着台湾经济的高速发展,从1990年起,旅居海外的台湾专业人士以每年30%的回流率回流台湾。而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改变对中国大陆留学人才和科技人才的态度,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和技术移民开始定居海外。因此,旅居海外的华人专业人士的队伍中,中国大陆海外留学人员和技术移民是一支数量庞大的生力军。 据2000年8月有关部门的不完全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探索实施技术移民。以此为标志,中国的技术移民法研究工作开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德国移民法有关条款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迪 《国际人才交流》2011,(11):43-44,64
德国移民法规定,三类“高级专业人才”通过技术移民可以立即获得落户许可,即通常说的“绿卡”,或者说是永久居留权;而投资移民者,无论投资超过规定标准多少倍,首次只能获得有期限的居留许可。  相似文献   

17.
王浩 《人才瞭望》2013,(2):53-53
为方便城乡居民参保缴费、领取待遇.开封市人社局创新管理服务方式.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城乡居民参保便民服务示范点建设工程。开封市人社局联手市农信联社一道组织科技攻关.共同开发了“卡到人、机到村”的商户自助服务系统,在政策咨询、参保登记、  相似文献   

18.
政府的公信力.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认同程度、政策执行的难易程度.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程度。一个政府如果出现公信力危机.轻则影响到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政府职能的履行.重则威胁到政府的执政基础和政权的稳定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危机都比不上政府的公信力危机。目前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9.
栾川县人劳局落实国家、省、市针对残疾劳动者的帮扶政策.四措并举为残疾劳动者提供服务。一是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对符合培训要求的县内残疾劳动者.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就业。二是优先并免费推荐就业。对残疾劳动者.优先推荐到有关企业就业;对残疾劳动者是“4050”人员的.优先安排到适合的公益性岗位就业。三是帮助并扶持有创业意向的残疾劳动者实现创业。  相似文献   

20.
1.你总是迟到 问题:你前一晚工作到很晚,所以早上闹铃响的时候你非常不愿意起床。你也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啦——匆匆忙忙地出门,而且通常会迟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