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周恩来对中国和柬埔寨关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日内瓦会议上,通过耐心工作,促使柬埔寨的独立获得国际承认,从而奠定了两国友好关系的基础;尊重并支持柬埔寨的中立政策,赢得柬埔寨人民的信任;与西哈努克亲王建立深厚友谊,使两国关系友好发展;反对"左"倾外交,拨正了两国关系发展方向;坚决支持柬埔寨人民反对美国入侵柬埔寨.中柬关系的发展体现了周恩来的外交思想原则和外交风格.  相似文献   

2.
利比亚与美国外交关系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比亚自独立以来,它与美国的外交关系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伊德里斯统治下的亲美时期、卡扎菲时代的冷淡与敌对时期和进入21世纪以来的缓和与恢复时期。利比亚与美国外交关系的曲折变化,既反映了时代演变的基本特征,又体现出双方在价值观、对外理念、现实国家利益等方面的对立与冲突。其中,美国对外战略图谋、石油因素、卡扎菲外交思想乃是影响两国关系演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邵建平 《国际论坛》2013,(6):15-20,77
作为南海争端的"局外人",柬埔寨在2012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期间从中国—东盟关系大局出发,坚决抵制了菲律宾、越南用南海问题绑架东盟的战略企图。从2012年的表现来看,柬埔寨在南海争端上奉行不偏不倚的中立政策、不希望南海问题东盟化和国际化、希望争端各方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柬埔寨对南海争端的态度与其自身的外交传统、中柬双边友好关系、越南曾对柬埔寨造成"受害者"的历史记忆等因素有关。探讨柬埔寨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对于解决南海争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1933年11月16日苏美建立了外交关系,从而结束了两国长达16年之久的不正常的关系。促使苏美建交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因为当时的国际经济、政治局势的变化危及美国的国家利益,同时罗斯福的个人努力和美国国内民众掀起承认苏联的广泛性运动,成为推动苏美建交的新因素。  相似文献   

5.
"天赋使命"神话根深蒂固于美国白人文化中,深深地影响着美国人对外部世界的看法与态度.当美利坚合众国作为一个主权实体开始发展与其它国家的外交关系时,这种观念对政府决策者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在美国对外政策中体现出来.本文拟从"天赋使命"神话的历史根源、对美国各时期外交政策的影响和所受制约因素第三个方面来探讨"天赋使命"论与美国外交之间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6.
《南都学坛》2018,(1):40-43
作为美国中国学研究领域重要代表人物的周锡瑞教授,在1974年编辑出版了《在中国失去的机会——美国前驻华外交官约翰·S·谢伟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报告》一书,其中保留了许多国民党与共产党对峙时期美国对华关系的珍贵资料,成为研究20世纪40年代美国对华外交的重要史料,是美国反思对华关系的"失掉机会论"的又一力作,为推动20世纪70年代中美恢复外交关系提供了历史参考。  相似文献   

7.
外交关系委员会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最重要的外交思想库,其政策设想一贯秉持服务于美国政府、美国国家利益的目的,并与政府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以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建议为背景,考察外交关系委员会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李轩志 《东方论坛》2013,(5):48-51,71
1863年《法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柬埔寨正式沦为法国的“保护国”。长达90年的法属殖民统治不仅使柬埔寨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而且给柬埔寨的社会文化发展打上了深深的殖民主义烙印。一方面在法国文化殖民政策的践踏下,高棉民族传统文化停滞不前;另一方面却也受益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所带来的现代化气息。但总的来说,法国忽视教育、将柬埔寨置于从属地位的殖民文化政策限制了柬埔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导致其近代以来社会文化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变化一:专业变副业回忆起当初怎么会读印尼语专业,古胜前称是阴差阳错.中国与印尼恢复外交关系是1990年8月,而古胜前1988年报考广州外国语学院时就选择了印尼语专业.显然,他并不是因为预见到了两年后的历史时刻.他开玩笑说:"那时我觉得我英语不够好,就选择一个小语种." 1992年,他大学毕业.那时两国已经恢复外交关系两年,但交往还不是很多,仅仅局限在旅游方面和一些人员的往来,经贸关系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柬埔寨华文教育现状 ,对华文教育的发展走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柬寨的华文教育只有告别民间性质 ,纳入柬国民教育轨道 ,才能健康发展 ,呈现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柬埔寨的对外贸易必将受到进一步的影响,综合分析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欧美经济的不景气将严重制约柬埔寨的经济发展美国经济作为世界三大经济体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但近年来,美国受个人消费不振、公司投资减少以及公司丑闻和对伊战争的影响,经济持续疲软,复苏前景不很乐观。与此同时,欧盟也正处于经济衰退的边缘。欧美经济的不景气,使以出口服装为主并集中于美欧市场的柬埔寨易受国际经济环境特别是美欧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美欧经济的不景气,来自欧美的…  相似文献   

12.
中、柬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友谊。很早以前,我国同柬埔寨就有了交往和了解。关于这方面的情况,在我国古代的史地著作中有许多记载。十三世纪末周达观写的《真腊风土记》,是我国古籍中介绍柬埔寨的一本专著。本文打算将《真腊风土记》的成书情况、主要内容和史料价值,作一个概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2016年以前,柬美关系基本上保持了稳定。但自2017年初以来,柬美两国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两国关系有趋冷的倾向。这与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亲华以来东南亚国家纷纷加强与中国友好关系的大趋势保持一致,可以认为这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挫败。其实,“亚太再平衡”战略本身就是冷战思维的一个产物,为的是维持其霸权的一己之私,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大趋势、大格局格格不入,注定不可能成功,相信东南亚各国人民能够看清。柬美关系的趋冷客观上有利于“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顺利实施。然而,在中美对弈东南亚的棋局中,基于各自的利益考量,柬美关系仍存在很大的变数,这给“一带一路”合作带来潜在的风险。我们可以从分析柬美之间的利益关切入手,分析造成柬美关系趋冷的原因,并从中查找风险点,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柬埔寨报纸、网络以及网民互动评论中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内容进行框架分析和语料库分析,可以看到柬埔寨不同社会阶层对“一带一路”在柬实施的不同观点和态度。研究表明,柬埔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官方和民间在媒介话语中表现出的立场、观点不尽相同,对“一带一路”的态度总体上显示为中性、正面,但也不乏立场微妙、质疑和忧虑的声音。中国应尽快搭建在柬传播话语平台。  相似文献   

15.
1993年的春节是我一生中印象最深的一次,因为那年的春节是在柬埔寨金边过的。 那年,我作为中国驻柬联合国军事观察员驻守在磅逊第六战区司令部。当时,从1月中旬开始,中国的春节气氛就渐渐在当地华人和中国军事观察员与中国驻柬工程兵大队中弥漫起来。在柬埔寨,除了4月初柬埔寨新年节之外,春节要算是当地最大的节日了。据悉在800多万人口中,华人就占了100多万,其中大多数人居住在金  相似文献   

16.
正当地时间10月13日,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去世,享年89岁。20世纪70年代中泰重新建交之后,泰王普密蓬曾与大部分中国领导人会面。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与泰国之间曾在1949年到1975年间处于相对冷淡的关系期,随着万隆会议的召开,两国逐渐恢复了正常的外交关系。在中泰恢复外交关系期间,曾上演有趣的乒乓外交。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柬埔寨都是东方的文明古国,她们之间,很早便开始了交往。在中柬关系史的研究中,由于存在一些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具体困难,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经过我国东南亚历史学者的努力,有的初步获得解决,有的开始出现解决的希望,有的急待我们进一步努力寻求解决。在这里,我想提出两个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和平间歇期,受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澳美经贸关系摩擦不断,外交关系徘徊波动,从总体上看迟滞了澳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历史进程。随着国际局势的骤然紧张,世界和平面临空前严峻的挑战,出于安全和联盟的需要,澳美两国最终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为太平洋战争期间两国精诚合作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柬埔寨华人社会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作了基本梳理 ,并着重对柬华社会扬弃中国传统节日的状况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试论10~13世纪的柬占战争杨海军公元2~9世纪,东南亚地区的两个文明古国扶南(后称真腊、柬埔寨)和林邑(后称环王。占城、占婆)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两国和睦相处。互通有无,不仅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维护了政权的稳定,而且对这一地区的和平与安定也起到积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