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新文化运动之纲领——论陈独秀的《吾人最后之觉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其<吾人最后之觉悟>是一篇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文献.文中以国人对西方文明由"学术"而"政治"而"伦理"之觉悟,反思了晚清以来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渐次演进的历史过程,进而揭示了新文化运动之伦理变革的时代主题.<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所阐述的唯文化论之启蒙主义、全民主义之民主理念、批判儒教之反传统主义,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早期陈独秀启蒙思想的核心观点,具有独特的思想史价值,堪称新文化运动之纲领.  相似文献   

2.
杨昌济继承了湖湘文化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经世传统的大略,同时又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大势,从西方文化中寻求救国济民的道路,提出了:一是变学,就是要学习西方的哲学思想;二是变法,就要学习西方的法律制度;三是变教,要学习实用的科学,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用之人;四是变俗,改变社会的风俗,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这些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湖湘文化经世致用的内容,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等一代青年才俊,对我们建设文明和谐的现代社会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杨昌济是学贯中西的学者和著名的教育家,力行教育经世.他主张:"知行合一",即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正确对待中西文化,既要注重对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又必须结合中国国情.他还强调:成大事者,必须加强修身,要有远大的理想和为实现自己理想持之以恒的毅力.杨昌济将他的思想观念利用湖南第一师范的讲台不断灌输给毛泽东、蔡和森等湖南早期党史人物群体,对他们的成长与成熟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童年时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少年时期接受了康有为、梁启超的启蒙,进入湖南第一师范读书后,深受杨昌济先生的影响,青年时代陈独秀的思想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到北大图书馆工作期间又接受了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使毛泽东同志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5.
<正> 毛泽东在完成其世界观转变以前,所受的思想影响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青年毛泽东的思想,主要是受了宋明理学、曾国藩、谭嗣同、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杨昌济等的影响。但作者认为,对青年毛泽东理论思维模式的形成产生过不同程度影响的,还远不止这些。比如,王船山对毛泽东早期思想的影响,就很值得研究,然而现在所见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却很少。本文试就这一课题谈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与陈独秀民族文化思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德刚 《东岳论丛》2003,24(5):121-124
毛泽东和陈独秀关于文化的本质、民族文化的时代性和对封建文化的批判都有共同的认识。但是,陈独秀认定民族文化落后而极力主张用西方文化取而代之;毛泽东则认为,我们不仅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民主性的精华,继承农民革命和近代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的精神构成民族文化,并以此成为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毛泽东和陈独秀在民族文化上的区别,除了时代的不同,最主要的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美国资产阶级文化五四时期在中国广泛传播是诸多社会历史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其一,也是最主要的,是五四时期的中国迫切需要西方现代思想文化充当反对封建主义文化,特别是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蒙昧主义的精神武器.众所周知,中国学习西方的现代化进程自鸦片战争以来经历了器物层次、制度层次,到五四时期开始进入了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文化层次.陈独秀说:“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当为伦理问题”,“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李大钊说:“黄远生有言,新旧异同,其要不在枪炮工艺及政治制度等等,若是者犹滴滴之水,青春之叶,非其本源.本源在何?在  相似文献   

8.
两种人与两种文化态度——评五四时期的东西文化论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东西文化论争的最大功绩,就是在“政治觉悟”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学术觉悟”、“伦理觉悟”。正如陈独秀所指出的: 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相似文献   

9.
杨昌济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学家和伦理学家。杨昌济治学严谨,道德高尚。他坚信他的伦理学,努力向学生灌输一种公正、道德、正义、有益于社会和人类的准则。其生平和伦理思想很有研究价值。本文试图揭示他的家庭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并阐释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代伦理精神的生态合理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认为 ,2 0世纪西方伦理学确证价值合理性的“伦理学方法”经历了由西季威克所揭示的“自我本位”到以韦伯为代表的“关系本位”的理论推进 ,至 2 0世纪 80年代 ,麦金太尔提出“何种合理性”的著名难题 ,于是 ,如何建构伦理精神的理论合理性和实践合理性 ,便成为当代伦理学尤其是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前沿性课题。 2 0世纪 60年代以后的生态觉悟 ,并不只是技术文明的觉悟 ,而是整个人类文明的觉悟 ,它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方法论基础。生态合理性应当成为当代“伦理学方法”的新理念。有机性与内在关联原则、整体性原则、共生互动与自我生长原则、具体性原则 ,构成生态合理性的价值原理。反文化帝国主义与价值霸权主义是生态合理性方法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1.
功利主义与经济改革析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疑难所在 功利主义是一种典型的伦理学说。在中外伦理学史上都曾出现过这种伦理观念,但作为一种系统的道德理论形态则正式产生于18世纪的英国,在当代西方仍有发展。然而,功利主义并不只是西方伦理学的专利,历史上不同的伦理文化传统、不同的民族或阶级道德都有自己的功利价值学说。毛泽东就曾申明:“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866页)。从理论上看,功利主义是一种道德价值论,与道德义务论或道义论相对。其基本对立在于:功利主义  相似文献   

12.
荆世群 《船山学刊》2004,(2):175-177
群己关系即"群己之辨"是历史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是中国传统哲学关注的重点问题,它探讨的是群体、群众、集体和个体、个人、自我的相互关系问题.正统儒学强调个人对群体和社会的责任,主张个体与群体和社会和谐相处;当群己利益对立时,要求个体服从群体、牺牲自我,在群己关系上体现出了"无我论"的传统.佛学、道家学派在群己关系方面基本上主张"无我"论.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未接触西方近代资产阶级伦理思潮以前,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群己观上赞成"无我"论;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毛泽东受其老师杨昌济的影响,研读了大量的西方伦理学著作,接受了布拉德雷、包尔生等人自我实现论的伦理思想,在群己观上主张"贵我"论和"精神个人主义",强调自我价值及其实现."五四"新文化运动后,毛泽东又转而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学说,在群己观上强调个人服从集体,主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文要探讨的是: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后,其群己观的内容、特点.  相似文献   

13.
现代西方伦理学发展的基本倾向之一就是试图使伦理学取得严谨的科学地位,把伦理学纳入精确的科学性轨道,使伦理学象科学知识的其它部门一样得到发展。这种倾向在当代西方行为技术伦理学派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个学派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B·F·斯金纳。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有这样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矛盾论》中关于事物发展的动力问题强调的是斗争性,就据以断定,只有矛盾的斗争性才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我认为这种看法不符合毛泽东同志的原意。 第一,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是为从思想理论上清算左、右倾错误,特别是王明的左倾错误而写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认识和处理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问题上,从两个极端把同一性和斗争性形而上学地割裂开来了。陈独秀提出的“一切联合,否认斗争”,  相似文献   

15.
从女性主义文论看《花间》词之特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方女性主义的文学批评,原是伴随着西方的女权运动而兴起的.带有妇女意识之觉醒的一种新的文学理论.一般人往往将之溯源于一九四九年西蒙·德·波瓦之《第二性》一书之刊行。在此书中,波瓦曾就其存在主义伦理学的观点,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女性是男性眼中的“他者”,是“被男性所观看的”.而在这种情况下,女性遂由“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高蕾 《理论界》2013,(4):117-119
民主贯穿了陈独秀一生的思想和实践历程,他一生为之奋斗的思想精华就是中国人能够自觉自醒,拥有追求民主的觉悟和意识,中国社会成为民主自由的社会。本文从民主的实质、民主的全人类性、民主的核心内容、建立人民主权民主国家等四个方面,全面阐述了陈独秀的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对于他的错误我们应当客观、科学的看待.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在我党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反对陈独秀错误路线的斗争,这些斗争是完全应该的,但其方法有缺点:一方面,没有使干部在思想上彻底了解当时错误的原因、环境和改正此种错误的详细办法,以致后来又可能重犯同类性质的错误;另一方面太着重个人的责任,未能团结更多的人共同工作.对于陈独秀的错误,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我们应当正确地看待共产国际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能把失败的原因完全归结于陈独秀个人,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实事求是的,我们应当尊重事实,尊重历史.  相似文献   

18.
凡丽 《学术探索》2003,(1):51-53
本文以青年毛泽东的责任观为切入点 ,分析了杨昌济对毛泽东的思想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 新黑格尔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史上的一次德国古典黑格尔主义的复兴运动,其影响波及哲学、伦理学、宗教、社会学、文学等方面.在伦理学方面,英国的格林和布拉德雷是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们反对在英国具有深厚传统的经验主义和快乐主义伦理学,高举理性主义的旗帜,吸取和发挥黑格尔和康德哲学伦理学的观点和方法,借助“自我实现”这一古老的课题,对道德想这一伦理学中心议题进行了颇具创造性的研究,给后人留下许多值得思索的理论启迪.一自从柏拉图建立了西方第一个理性主义伦理学体系之后,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发展便遁着他所探寻的轨迹和方式前行着,迄至黑格尔,理性主义伦理学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与经验主义伦  相似文献   

20.
现代西方伦理学,在道德思维方式上有一个本质性的转换,它抛弃了西方传统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而用“事实-价值”二元区分(Value-fact distincion)的方法来重新寻找道德价值的基础。这种思维方式上的转化,也使得西方伦理学从传统的理性主义转化为现代的非理性主义。一、“本质主义”的道德思维方式与理性主义西方传统的伦理学,有两条发展线索,即德性论和幸福论。这二者虽然在具体的观点上各不相同,一个把德性本身看成“善”,一个把“善”归结为快乐;但是,它们都有共同的道德思维方式,一种“本质主义”或“自然主义”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特征在于它首先寻找一种人类存在的本质特征和功能,然后由这种本质特征和功能引伸出道德价值和规范,并把人的最高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