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斯密问题引发了学术界长达百年关于人的本性究竟是利己还是利他的激烈争论,但实际上在亚当.斯密的思想体系里,利己与利他可以实现辩证统一。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作为一个具有公益性质和营利性质的社会组织,应在利己与利他间寻求其"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契合点,做"经济人"与"道德人"的有机统一体,这是重新审视斯密问题带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之一。  相似文献   

2.
经济与伦理关系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主体自身需要的增强,经济伦理的核心即经济与伦理的关系问题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学术界对于该问题的研究主题和丰硕成果体现出经济的道德蕴涵与理性特征,可以预测经济伦理之研究必将出现一个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3.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引申出了"经济人"与"道德人"两个概念,"经济人"与"道德人"反映了人的不同方面的需求,两者并不是统一的,更不是和谐的,而是对立的和谐。"经济人"是利己主义,"道德人"是利他主义,而我们强调两者的结合是建立在两者的冲突的基础上,"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和谐依赖于一种"看不见的手"的力量。这种和谐思想对市场经济建设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需要不断强调人作为"道德人"的一面,否则市场经济体系将无法建立,同时要促进两者之间的结合,达到利己与利他之间的和谐,进而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成为了我们时代的主题.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建设中的利己与利他的矛盾问题.然而,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我国,都还没有提出一个非常好的解决路径.通过对"斯密难题"的研究,借"斯密之手",在承认个体利益的合理性的同时,又要提倡社会经济发展的道德性,并在此基础上,寻求一条社会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5.
亚当·斯密提出“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家分析人类经济行为和市场经济的始点和基点。庇古和新制度经济学派对这一假定作了修正。“经济人”假设受到过一些非议与责难。韦伯指出“经济人”的成长需要道德的支持。需要相应的制度呼唤“经济人”的道德良知,建立至善的健康的市场主体,使“经济人”在追逐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实现社会的整体目标,并成为承担社会责任的“道德人”。  相似文献   

6.
“经济人”理念下的中国行政伦理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经济人"的特征.这种"经济人"理念的植入并内化是我国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是现代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基于"经济人"追求最大化利益的倾向,其在行政领域的适用,引发了行政人恪守行政伦理的困厄:追求自身利益与代表公共利益的矛盾;对上负责与回应民众的矛盾;为政绩而政绩的"政治作秀".笔者以为,"经济人"理念下的行政伦理建设必须从转变观念、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制度伦理等层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亚当·斯密提出并系统论证的"经济人"概念并非狭隘范畴,而是内涵丰富的科学抽象,其间蕴涵着利己与利他的对立统一.从历史进程的层面考察,经济人与道德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融合--分离--新的融合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历史的演化与现实的实践昭示人们要用道德规范去审视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8.
网络伦理难题与传统伦理资源的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社会一方面为人类展现了美好的“数字化生存”的前景;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社会结构缺陷,也存在诸多网络伦理难题。这些网络伦理难题的解决,要从传统伦理资源整合入手,构建新型的网络伦理,来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  相似文献   

9.
从伦理学的角度对"经济人"进行反思,我们可以看到,"经济人"的行为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道德合理性,但其伦理缺陷也是明显的.作为现实的人、特别是市场经济中的人,需要"经济人"的一些特性,但又不能局限于"经济人".健全人格的行为选择需要超越"经济人"达于"现实道德人"."现实道德人"是基于现实条件、从现实出发的道德人,他追求义与利、精神与物质、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实现"经济人"到"现实道德人"的超越,需要从社会层面建构扬善抑恶的利益和精神双重机制,也需要主体实现从急功近利到追求长远利益,从利益追求到自我实现价值取向的双重转化.  相似文献   

10.
斯密以利己心为核心的经济观和以同情心为核心的伦理观,被称为斯密悖论.通过对斯密悖论的伦理解读可以发现企业家精神的伦理层面,既有助于人们认识伦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也有助于中国企业家素质的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斯密悖论”至今仍没有得以解决;“矛盾人”观点在探讨人自身矛盾显著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斯密悖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及其方法论缺陷;通过对人所具有的自然性与社会性、感性与理牲、善与恶、义与利等具体矛盾形式的分析研究,进一步阐明了“斯密悖论”产生的理论和方法论原因,并试图以“矛盾人”解答所谓的“斯密悖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作为西方主流经济学基石的“经济人”假说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与其所受到的来自各方面的批判,指出了它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本文认为,只有加强“经济人”的自律建设,以德治国,整合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创建崭新的经济伦理观,我国的市场经济才能走出目前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应对亚当·斯密"经济人"理论进行系统的理解,它包括利己心、道德与法律和基于制度建设的经济自由主义的三个互相联系的层次;但后人对斯密"经济人"理论不断地庸俗化从古典经济学家的继承与发展,到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修正与发展,直至新政治经济学的完全庸俗化.历史学派和制度学派对此进行了理论上的批判,但理论上的庸俗化导致伦理上的极端个人主义,其危害影响深远.为此,我们应当正确地借鉴和应用"经济人"理论.  相似文献   

14.
伦理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离不开公共管制。公共管制理论源于18、19世纪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的政府职能学说。公共管制可以促进企业伦理和企业人道精神的形成和维持,克服市场经济的外部负效应和匡正社会公德和精神文明发展方向,为现实的伦理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经济与伦理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中国管理的难题之一,也是当代社会的重要课题。从经济伦理核心价值理念的确证与认同的角度来分析中国管理的理论难题;从管理人性预设与人性的演变的角度阐述了中国管理的现实的人性张力;从中国现状与发展实践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管理在时空错位与理论超越方面的张力。  相似文献   

16.
斯密问题与经济学"理性"范式的冲突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问题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一直被弃置于经济学之外.而现实经济活动中却存在着大量的自我约束的利他行为,节约了成本.本文从斯密问题入手,分析其在现代经济学"理性"范式下不能获得解释的原因,试图探索一条将道德行为纳入经济学分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中国在经济伦理视域下管理面临的困难,笔者立足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说明中国在跳跃发展中的难题,从经济伦理核心价值理念的确证与认同来分析中国管理的理论难题;从管理中人性预设与人性演变阐述中国管理现实的人性张力;从中国现状与发展实践探讨中国管理在时空错位与理论超越上的张力。  相似文献   

18.
“亚当.斯密问题”是围绕斯密两部著作中的人性论矛盾而出现的,我们从斯密的利己动机和利他动机的辨证关系,以及利己与理性的不等同性两个特征中可以看出斯密的经济哲学思想体现出水乳交融的整体性。斯密本人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的写作过程和研究思路以及他的思想体系的哲学背景都体现出他并没有将利己心和同情心,进而将经济学和哲学分裂开来,而是以特有的离析方式完成了他思想体系的统一性,达到了经济哲学思想发展的高度整体性和交融性的高峰。  相似文献   

19.
亚当·斯密强调人性自私,公共利益是个人竞相追逐自我利益的副产品。亚当·斯密建立在市场自发性基础上的公共利益理论是以完备的自由市场为前提的,公共品和非市场性相互依赖,缺乏政府的"非支配"性干预,即使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也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政府失灵可能源于垄断性的强制权力,也可能源于民主政治竞争。经济共和主义是应对政府失灵的办法。经济共和主义强调以自由市场为经济增长的工具,发挥政府在社会公平正义和市场机制保障上的作用,促使人们共享经济发展的利益。经济共和主义才是亚当·斯密公共利益逻辑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经济伦理作为调节经济活动中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价值精神,一方面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它通过强化生产者行为激励,创造合作效益,降低交易费用,增强无形资产等,促进着经济绩效的创造与提高;另一方面它通过引导经济活动的价值目标的选择,营造经济活动中的和谐关系,遏制市场机制的负面效应,升华经济行为的主体价值等,促进着经济活动中人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