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如何硬起来———评《精神文明建设机制论》杜新山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工作中,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如何使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硬起来”长期困扰着人们的头脑。最近出版的《精神文明建设机...  相似文献   

2.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是邓小平同志法制思想的核心。我们在实践运用这一理论过程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硬,不仅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出现了连续五年无纠纷械斗、无政治案件、无群众性闹事和集体上访、无重大工伤、火灾、爆炸等灾害事故,无因民事引起的重大刑事案件的好势头。一、转变旧观念,树立发展经济重法制的新思想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稳定压倒一切,人民民主专政不能丢”,“中国要摆脱贫困,实现四个现…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建设也要抓住机遇管曙光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作为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时代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使命,全党和全国的大届,不仅是对物质文明建设提出的,而且也是针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同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建设自身也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喻明受,马联松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工作中,精神文明建设总是滞后于物质文明建设,抓起来无力,硬不起来。这些年来,各级领导...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干文化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决议”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迫切要求文化事业有一个大的提高和发展。”这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推进文化建设,“决议”强调必须“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管理体制,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规范市场行为。”这不仅深刻揭示了…  相似文献   

6.
领导工作难点很多,其中一“难”,就是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硬起来难.解决这一“难”,一要找出“难”的原因,二要提出解决“难”的对策.一、精神文明建设硬起来难的原因分析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党中央一再强调,抓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不能丢,不能软,要同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样硬,并采取了不少措施,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仍比较软,硬起来难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为什么?从领导工作方面来看,主要有以下“五难”: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在我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作出了“对外开放作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不仅适用于物质文明建设,而且也适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这是党中央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和想思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而制订的正确方针和高瞻远瞩的文化战略。毫无疑问,这一决策的全面实施,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学习《决议》之后,本文拟就对外开放也适用于精神文明建设这一问题作如下粗浅的论述,以求教正。  相似文献   

8.
党的六中全会《决议》指出: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工作中,忽视思想教育,忽视精神文明,“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为此,《决议》把防止和克服一手硬、一手软,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加以强调。回顾我市改革开放十几年所走过的道路,也不可否认地存在着“一手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深刻指出:“必须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以及基本方针指引下,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一条重要方针。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把加强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对于提高企业素质,搞好二次创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重要特征。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是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这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统一体。其中,经济是基础,是最…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中央确定把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作为十四届六中全会的主要议题,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应对这方面的形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恰当的估价,这是我们的工作适势而行,乘势而上的前提。当前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势是好的,回顾“八五”,我省各级党组织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贯坚持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公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真抓实干,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一样…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读了湖南省社会科学院、韶山市人民政府撰写的《韶山市双文明建设系统工程研究》,感慨良多。特具文记下我的一些想法。 我感到这篇长达13万字的研究报告是一个很有份量的研究成果。它对韶山市双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其中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研究,他们从实际出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多角度、整体性的分析,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多学科协同攻关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今后韶山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与规划,为进一步建设好韶山市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蓝图。特别是其中提出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及开展以党风、廉政建设为重点的“红杜鹃工程”,具有独自的特色。研究报告提出,经过30年左右的艰苦奋斗,要把韶山市建成为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文化发达、环境优美,既是革命纪念地  相似文献   

12.
<正>江泽民同志在1995年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切实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再次强调要贯彻我党“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由此可见,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一战略方针,的确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能不能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大问题。 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小康水平,不但要搞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时必须搞好精神文明建设,二者不可偏废。如果只抓一个方面,就从根本上违背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实现共产主义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一是要人们  相似文献   

13.
刘玲 《理论界》2004,(4):198-199
党的十六大以来,各级领导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深刻,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不可逆转的良好发展态势。其主要原因就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把文明创建活动任务有机结合并落实到基层;二是调动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并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三是创新了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方式。笔者在岫岩县新甸镇调研中体会到:抓住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就抓住了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枢纽;一切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深深扎根于群众中间,就有力量、有智慧、有办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工作中,新甸镇紧紧围绕群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重在建设,重在真抓实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是长期的战略任务,同时又是紧迫的现实问题。要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选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点,从“点”上突破、辐射,在“点”上做好文章,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具体地说,应抓好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5.
(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我们党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战略方针。这一方针所体现的用辩证思想指导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方法,对我们做好各项工作都有普遍指导意义。我们不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应从根本上克服“一手软,一手硬”温茂芬今年9月是《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公布十周年。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决议"规定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主要内容和指导方针都是正确的,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7.
效益即效果和利益的统一。效益又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分。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已成为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一方面,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根本和首要目的是追求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始终处于第一位。另一方面,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投入,讲求经济效益能增加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而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精神文明成果也可以成为商品,也能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只有正确处…  相似文献   

18.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也是关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败的问题.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全国人民看共产党员,全党同志看干部.共产党员在全社会中发挥表率作用,党的领导干部在全党发挥表率作用,是党风和社会风气好转、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素质的重要环节.《决议》强调“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从严治党,搞好党风”,并对共产党员,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相应的要求,这就抓住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要害和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源泉和基础,传统文化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扎根于传统文化这块深厚的土壤。精神文明建设勇于继承,还要锐意创新,同时还必须反对全盘继承的复古主义和全盘否定的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