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类型与途径袁永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今后15年内实现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转变以来,经济理论界及政府有关部门已就此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在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整个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又是整个国民...  相似文献   

2.
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了顾六宝和李林杰两位教授的专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综合评价研究》,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调整的重大意义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指导思想、对策途径、方式方法等问题,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已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极有价值的成果。这些研究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要真正做好这一工作,实现预定目标,还必须针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深层次问题,在评价方法、测评…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再度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和焦点①。而凸显制度或体制因素②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至关重要性,是此番讨论进展的一个明显标志。应该说,相对要素改善法、技术创新法等而言,体制分析法找到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有效转变的突破口。本文站在这一角度,拟对一定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形成、转变与体制的相关性,作一初步分析论证。一、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生成机制;两种诠释在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问题的文献著述中,涉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生成机制的研究,大致归为两种:一种权且称“阶段必经论”,另一种则可谓…  相似文献   

4.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对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奋斗目标,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微观经济运行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的作用将会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我国今后十五年要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近一年多来,“两个根本性转变”成为理论界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对增长方式转变的讨论更为热烈。人们就增长方式的概念、转变的原因以及转变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讨。但对增长方式转变的原因则多从我国国情出发,从发展战略的角度进行论证,却很少有人从市场经济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规律上进行深层次的理论分析,从而使得这一讨论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事实上…  相似文献   

6.
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中央设立重庆直辖市、开发长江经济带、振兴三峡库区、加快中西部发展战略决策的重要保证,并对解决百万移民、扶贫开发、库区生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走出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成功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本文拟在评估重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建立衡量增长方式是否转变的指标体系,以求教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 一、重庆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评估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高速增长面临通货膨胀压力的条件下,中央“五中”全会提出转变增长方式的政策导向,是从供给角度实施总量管理的一个重要举措.这有助于减轻经济增长过程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健康发展.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依赖于  相似文献   

8.
山西经济的发展重在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培育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企业 (简称“一增三优”)为主攻方向 ,以发展潜力产品为切入点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推进方式结构的优化升级 ,增强山西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实现山西经济的整体创新和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今后十五年,要下大力量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显著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并把这一转变提到了实现我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之一的高度。围绕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必要性、可能性、内容和途径,经济理论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基本思路是努力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为增长方式的转换提供体制和机制的保证;进一步改革财政、金融体制,实施有效的财…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之一.文章首先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及其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然后设定了关于测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指标体系,从经济运行过程和经济运行结果两方面五大类指标进行测度.文章的最后根据已确定的指标体系,对南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情况及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论非就业人口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夏业良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国内经济理论界、企业界和政府各实际业务部门围绕着“两个转变”展开了空前热烈的讨论,讨论的焦点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不久前召开的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八届政协四次会议上,代表们也就此展开...  相似文献   

12.
企业优化资本结构问题研究□中国人民银行南昌市分行课题组江西经济的主要差距在工业,要加快我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真正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今后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应在工业,因此,“九五”时期能否从根本上改变我省工业相对薄弱的状况,事关我省经...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五中全会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提出,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这既有关我国经济增长和方式问题,也是改革问题,亦即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实现这一转变。本文试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金融改革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及应采取的改革措施,提出金融是市场经济的龙头产业,因此金融改革是实现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和先决条件。只有深化金融改革,使金融业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才能为增长方式的转变创造适宜的体制条件。一、金融是市场经济的龙头产业,金融改革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4.
1993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实施了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宏观调控已达到了预期目标,国民经济的运行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本文阐述了实现“软着陆”的进程,并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问题两个方面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提出在新形势下宏观调控应以调整结构为重点,规范调控主体的行为以及构造必要的调控客体,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谋求经济结构升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其战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定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在新的条件下,从新的角度提出的新的要求,不是对过去的简单重复,是及时的、切中时弊的.对经济增长方式,可从不同侧面、以不同标准进行不同的分组划分,但它们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交叉、同时并存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常以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来表达.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真正转变,其核心是争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全民素质的提高、宏伟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探讨及政策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改革开放30年,其实质在于如何提高发展质量,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方式先后经历了两次历史性转变,第一次是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第二次是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此过程中,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在逐步深化,研究在逐步深入,理论体系更加完善,政策设计更加合理.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势依然严峻,仍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题,成为经济界与经济学界持续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方式取决于占主导地位的发展观.发展观的转变促使我们反思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科学发展观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理论指导,只有把人们观念的变化落实在约束人们行为的体制和制度中,才能在行为方式的改变中体现人们观念的发展变化.经济体制转型和产权制度创新可以改变人们在经济增长中的行为方式,从而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几点思考程剑鸣,何建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九五”期间经济工作指导方针。十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快,但生产要素消耗和浪费十分严重,投入产出率低下;世界经济发展模式正从总量增长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速度已不...  相似文献   

19.
制度因素是经济增长要素的“黏合剂”,对转型期发展中大国而言,制度变迁更加复杂,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等特征.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具有内在逻辑性与辩证关系,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并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中国转型阶段应以制度改进和技术创新引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构建一种引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20.
论经济发展方式的三大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是实现经济增长拉动力、贡献率、增长源三大转变.经济增长拉动力的转变是要提高消费在社会总需求中的比重,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转变是要提高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特别是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第三产业成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产业.经济增长源的转变是要提高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能力,使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深化改革、体制创新和政策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