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邹氏稳定性检验方法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发现从1990年以来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根据这种分析,应用变参数模型分析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的关系,得出农村居民消费对农村居民收入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关系的结论,提出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促进消费提高,进而促进农民收入提高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分析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状况,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这不仅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的大事。本文借助于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等资料,测算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状况,讨论了其影响因素,并对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优化消费结构作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1999-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特点,并预测了2008~2012年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消费结构,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的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目前农村居民呈现重实物消费的特征,整体生活消费尚未完全摆脱生存性为主的消费模式。而未来几年,农村居民生活水准有所上升,但仍须加强国家的惠农政策。  相似文献   

4.
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偏低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认为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且增长缓慢是导致需求不足的关键因素。此外,商品有效供给不足,农村的消费观念、消费环境和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通过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的分析,对农村未来消费热点做了预测,并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居民消费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农村居民消费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居民消费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动态机制,并建立了相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山东省莱阳市为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与地区经济的发展存在正向的关联性,通过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可以提高地区财政收入,进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因而,农业税收的减免,可以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通过增加储蓄和消费,拉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须转变为重视增加消费尤其是居民个人消费。本文根据陕西1985-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和人均纯收入数据,建立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模型,对陕西农村居民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两者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关系的结论,进而针对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阿玛蒂亚·森的权利分析方法为理论基础,从人力和物质资源水平、所处的经营环境以及享有的社会保障四方面,构建了分析农村居民所拥有经济发展权利的理论框架,并利用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居民经济发展权利的差别对收入流动的影响。文章研究认为,充分保障农村居民经济发展权利是实现农村居民收入流动,缩小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优化消费结构,根据1993~2012年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的统计资料,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分析了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运用对比分析法,分析了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偏低,短期内收入增加对消费结构调整的效果不明显,收入结构和消费结构不合理,农村市场不完善、信息渠道不畅通阻碍了消费结构升级,并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多样性的变化。对于消费行为的论述,有几种不同的理论。这些分析的共同原理都是从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方面入手。在当前政府努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大的宏观政策环境背景下,本文针对内蒙古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分别选取了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杜森贝的相对收入假说和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而为当前旨在提高内蒙古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地区经济发展,而提出的全面减免农业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长期均衡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和收入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调整关系进行了研究,测算了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系数,并引入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法,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发现近期、以至于现期农村居民收入不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的最主要原因,而收入增量和消费增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因果关系,农村居民消费对农村居民收入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关系。提出了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促进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6省(市)农村居民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认为在当前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村居民的集体观念比较强,体现了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农村居民身上的延续;同时,农村居民的个人观念有明显的增强的趋势,反映了现代社会因素对传统观念的冲击。因此,重新解读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民的粮食消费状况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采用1993--2009年的国家统计年鉴数据,运用统计分析与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农村居民粮食消费情况进行历史状况分析、实证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预测了我国农村居民未来20年的人均直接、间接粮食消费量以及总量,据此提出提高我国农村居民基本营养水平、改善营养结构和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的协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收入一消费理论和协整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收入与消费关系的模型,并用以分析广东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与收入的关系。研究表明,广东农村居民的消费与收入存在不可逆的棘轮效应,广东农村居民的当期消费受当期收入的影响较大,广东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具有理性回归的特点,广东农村居民的消费率,其下降趋势在短期内不易改变。  相似文献   

14.
基于江西农村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多重对应分析和解释结构模型,实证分析农村居民食品安全处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层级结构。研究发现: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处理行为受风险认知、食品安全经验、食品安全态度、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影响显著。其中,风险认知是影响农村居民食品安全处理行为的表层直接因素,食品安全经验和食品安全态度是中层间接因素,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则是深层根源因素。据此,提出提升农村居民的风险认知水平、丰富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经验、优化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态度等对策,以规范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处理行为,从而有效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是达到小康水平和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关键,因此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变革趋势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分析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现状和问题入手,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变革趋势和基本走向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探讨了与之相适应的改革思路和发展对策,以提高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农村工业化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分配数据 ,文章通过构建计量模型 ,实证分析了农村工业化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发现我国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农村居民基尼系数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经历了先递增的增加后递减的增加过程 ,而 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分配恶化 ,主要在于我国工业化走上了资本密集型道路。认为我国农村工业化应通过完善要素市场 ,重点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 ,以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17.
基于相关理论研究和文献分析,构建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其中6个因素,在变量平稳性ADF检验的基础上,运用Johansen协整分析法得出标准化的协整方程,对省际间和区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差异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认为:第一,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农业灌溉水平和农业生产结构是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二,各因素对省际间和区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程度不同,对区际间影响程度要小于省际间。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全国31个省份1978-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全面FGLS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居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农业主产区和非农业主产区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农业机械化能显著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该过程中发挥着中介作用;与非农业主产区相比,农业主产区的农业机械化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效果更明显、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发挥的中介作用更明显;农业机械化是通过增加农村居民的经营性收入使农村居民收入增加,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通过增加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使农村居民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来源的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有较强的消费欲望,但是收入不足制约了其消费水平,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较显著,其中家庭经营收入的增加对消费增长的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网络购物行为研究中,研究主体多为城市居民或大学生,把农村居民作为研究主体非常罕见。农村居民不仅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解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网络购物和销售行为,对提升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福利具有重要政策意义。基于一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大样本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网络购销现状,运用Heckman两步法研究了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网络购销次数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10.25%的被调查农村居民具有网络自主购物或网络销售的经历,其中,具有网络自主购物行为比例(10.15%)远高于网络自主销售行为比例(0.89%),具有网络代购和代销行为的比例分别为16.05%、0.91%。距最近快递点距离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进行网络自主购销的可能性和次数具有显著负面影响,解决物流服务体系进村“最后一公里”问题有助于促进农村居民的网络购销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