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试图从龙川词用典的数量和广度、目的性各方面对其进行分析。龙川词中的大量用典典故并非只是一种创作手段。大量典故的存在不仅使词境更为开阔,也使词的涵盖量增加了许多;词中运用典故也并非生搬硬套,而是作者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个人情绪的自然表现。  相似文献   

2.
<朝鲜时代汉文小说>是韩国当代学者林宪道精选收录的李氏朝鲜时期九篇汉文小说编辑而成的.自古以来,中国的"四书五经"、史传和部分文字、文学作品在朝鲜半岛的流传,不但推动了当地文化的发展,而且对朝鲜(韩国)文学的发展也产生深刻影响.在朝鲜时代的汉文小说中,大量地引录、运用或化用、转用中国古典诗文中的词语、典故是一大特色.本文以林宪道所收录的汉文小说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内容、语言等方面对中国古代典籍、诗歌、小说中典故、成语等的运用与借鉴,以此揭示朝鲜时代的汉文小说与中国文化、文学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建安前期文人的用典,具有鲜明的总体特征.首先,呈现出相对自然的特征.这种特征不仅表现为典故本身与作者情感之问的感发是自然的,典故本身的内涵与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之间的联系是自然的,而且表现为用典方式也是自然的,无刻意之痕.其次,带有明显的实用目的.建安前期文人创作中的用典实践,既使他们对文学的文体特征认识加深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文学风格的形成;又促进了建安文人文学观念的深化,加深了他们对文学情感特征的体验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用典是《聊斋志异》语言运用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作者蒲松龄凭借他对典故的独特领悟,破了为用典而用典的旧套,走向了贴近生活、贴近人物、贴近情节的新境界。形式多样,令人耳目一新,为文言短篇小说的用典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5.
清末作家钟云舫散文中的用典以量大且密、姿态横生的特点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胜枚举的用典方式是钟云舫散文的一大亮点。然而目前关于钟云舫的研究尚未形成全面系统的体系,对其散文的用典研究至今仍无人尝试。本文试图对其散文中的用典方式进行专门的、系统的研究,从典故的引用标志是否明显和典故原义与新文本的意义的关系两个角度,归纳出九种用典方式,然后运用实例加以分析,并总结钟云舫运用典故的特点和创新处。  相似文献   

6.
徐志学 《兰州学刊》2010,(10):202-205
当前研究典故的相关文章或著作中,相关术语所指的对象有的互有交叉,有的互相冲突,特别是典故所指,大致分三种情况:一种指言语作品中有来历出处的语言形式,一种指言语作品中有来历出处的语言形式及其来历出处,一种指言语作品中有来历出处的语言形式之来历出处。这种现象,既反映了人们关于典故所指认识上的分歧,又给人们认识了解典故带来困惑,不利于典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文章从用典语言形式与其来历出处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典故所指的对象为用典语言形式之来历出处。  相似文献   

7.
用典为修辞方式之一种,指借用典故来表情达意。典故作为引用语料的特殊性在于:在被引入创作的现实语境的同时,它为源出语境所赋予的意义内核也一并引入,由此形成的古今语境的交融生成了用典修辞的丰富的意义含蕴。其中,典故正是作为引导古今语境相遇的信息语码,起着信息传递的功能,用典的意义解读同时也便是典故阐释的信息解码过程。  相似文献   

8.
杜甫诗歌中有典故人物与诗歌实指人物姓氏相切的用典方式,即“切姓用典”。这种修辞手段能取得意外的修辞效果,丰富了杜诗的修辞艺术。但由于创作中取材的局限,使得“切姓用典”可能因“断章取义”而失之精切。这种不精切和与之相关的“过誉”现象,正是杜诗“社交诗”性质所决定的,是以公认的社交文化为背景的。杜甫“切姓用典”有自己的特色,特别在与李白诗歌的对比观照下,杜甫的“崇汉”心理和重视艺术技巧的创作态度再次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9.
李璐 《兰州学刊》2012,(7):92-95,178
用典是废名小说中非常突出的现象。废名有时通过改变典面使典故符合他想表达的意思,更多时候是不顾典故的原义、常用义,将典故还原为典面上的几个组成部分,然后分别对这些部分赋予不同于原义的新义,使整个典故的意义发生转变。废名大量用典故字面义的做法使用典这一文学手法从古代的方式转化成了现代的方式,为古代典籍进入白话文语境寻到了一个大道。  相似文献   

10.
李璐 《江淮论坛》2012,(2):184-188
用典是废名小说中非常突出的现象。废名极其称道庾信、李商隐的用典,但与庾李不同的是,废名明确拒绝用典的寄托义。废名对庾信、李商隐常用的典故作出了创造性发展,形成了"‘月亮—坟—嫦娥’.神仙故事"、"女子及其身边事物"、"夜—梦—笔(彩笔)"三个用典系列。废名使用典这一文学手法从古代的方式转化成了现代的方式,为古代典籍进入白话文语境寻到了一条大道。  相似文献   

11.
桂琳 《北方论丛》2003,(1):74-77
稼轩词好用典故,历来褒贬不一。然而稼秆词中的典故并非只作为手段存在,它不仅使词境更趋开阔,也使词的涵盖量大为增加;词中典故的运用也并非牵强附会的生搬硬套,而是历代典例故实被吸收消化后的自然流露。辛弃疾所用典故的来源,多是当时知识分子的必读书,在当时是不难理解的。我们对待稼轩词的用典应看他的词作中每个典故是否用得贴切自然,万不可由于用典多而抹煞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新文学革命提出的反对用典的主张,很快合并到白话的提倡中去了.去除典故的欲求体现了一个深刻的心理草命.旧知识人的文学心理联系着文化典籍(他的文化之家),新知识人则用现实和"真"来代替它.反对用典作为一种手段,被用来打破旧知识人的封闭圈,代替它对知识的统治.经过这一场美感范式的转交以后,用典本身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直觉的魅力与流水用典──李白诗歌的诗学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说来,直觉是始生性文化现象,用典是再生性文化现象。李白的诗讲究自然神韵,直觉占有重要位置,带来语言光润性和意象新鲜感,抛开某些文化杂质的拖累,具有还原出诗的天然本真的魅力,带来了情感外射和感觉连通等审美效应。李白的用典,是别出心裁的流水方式,往往用多句诗化解一个典故,据有平泻性、放射性和明快流动的特色。李白为诗有时以直觉化解典故,使诗中的文化密度相宜,直觉具有精神深度,用典化出文化真趣。  相似文献   

14.
《随园诗话》中的诗歌用典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枚《随园诗话》中多有对其诗歌用典观念的论述,主要包括用典非以多为贵,应避用僻典、对典故加以适当调度和锤炼以及用典不可太泥等几个方面.这些观念和袁枚所标举的“性灵说”诗论正相符合,而且也是针对当时诗坛上翁方纲的“以考据为诗”和浙派诗人的好用典故等风气而发的.  相似文献   

15.
马丽梅 《兰州学刊》2010,(6):173-175
"以类相从"是中国古代类书的编纂体例。宋代是一个学术发达的时代,文人士子读书过程中,为了记忆的方便,也常常以类书为参考,"以类相从",如苏轼读书的"八面受敌法"。这一学术潮流方便诗人在用典时多个同类典故集中使用,用典更加密集化,促进了宋诗"才学化"特征的形成,但也造成了同类典故的混淆和误用。文章从苏轼诗用典的错误案例出发,分析苏轼诗歌中典故同类误用的现象,并从这一角度认识宋诗"才学化"的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16.
论稼轩词的用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辛词用典之丰富及自然巧妙 ,历代词人无出其右。通过对辛词用典的数量及典故出处的分析 ,可以看到 ,这些典故的运用与其儒家为主的政治思想有关 ,与其人生际遇有关 ,与其人格精神有关。辛词用典均能“自出己意” ,“以意摄事” ;且具有如盐溶水 ,浑化无迹 ;反意而用 ,弥见创新 ;点铁成金 ,脱胎换骨等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7.
汤溢泽 《船山学刊》2007,(2):156-158
钱钟书在《写在人生边上》、《围城》、《人·兽·鬼》等散文、小说中大量用典,其行为除了贲张了他的才情、机趣、创造了非凡的语境外,却予公众以卖弄学问和言行矛盾的印记。在此,本文作者认定他是一位獭祭典故的失败作家。  相似文献   

18.
"稼轩式用典"使稼轩词获得了"格式塔质"--审美超越境界.稼轩词中大量的典故意象有明显的类型化特征,其典故人物意象的人格美主要呈两种类型,即崇高悲壮美和魏晋风度美,实质上都是稼轩主体品性美的反映和折射."稼轩式用典"对稼轩词主导美学特质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具体表现在1)奠定其用典之词情感基调的作用;2)"陌生化"效果和抒情话语的多样化特性;3)对悲壮、阔大而又沉郁、蕴藉的意境具有构境作用.  相似文献   

19.
沈章明 《学术界》2012,(4):149-159,287
苏轼用典比前人以及同时代的其他作家更为灵活多态,能够从典故来源处汲取创作灵感,转换体物视角,借鉴创作经验,进而推陈出新.尤其是在语典使用中,转益多师,取长补短,形成多样化的创作风格.同时,还不断改进和拓展用典方法,既影响到诗歌的修辞,又影响到命意谋篇,为诗歌带来多义性、情节化等特点,体现出“有为而作”、“辞达而已”、“无中生有以追求神似”的诗学主张.  相似文献   

20.
从内容来看,石刻用典形式的意义是以来源意义为基础形成的;从形式来看,石刻用典形式基本来自典故中,除少量没有独立完整意义的形式外,石刻用典形式大都能体现、反映来源意义某一方面的内容:从石刻用典形式与其所表达的意义关系来看,能够直接表明意义的石刻用典形式很少,石刻用典形式与其所表达的意义之间倾向于不存在理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