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琼州学院学报》2015,(5):125-128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具有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与原则、教学体系的构建、人才培养保障三个方面探讨适合滨海旅游城市中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适合滨海旅游城市的园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2.
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生态学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当前我国生态产业发展的关键,也是解决目前我国人才培养大众化与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之间矛盾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知识结构、教学体系、师资队伍、教学平台、教育氛围等方面论述了生态学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方案,以期为我国生态产业人才培养和地方性本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教育体系制定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介绍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及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紧密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从测评指标的构成、测评权重的设计、测评结果的计算、测评工作的具体实施等多个方面构建了新的有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相似文献   

4.
林中燕 《东南学术》2011,(2):244-248
两岸经济与文化进一步融合,对海峡西岸高等院校开展"分段对接"联合培养本科人才项目的实施提出更高的要求。文章分析了两岸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差异,提出两岸"分段对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能力架构、产学研一体化模型构建以及博雅教育体系设计等措施,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架构。  相似文献   

5.
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态势下,对旅游人才需求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是社会对旅游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也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顺应时代发展,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应用型创新旅游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研究我国现行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反思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将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范德华 《学术探索》2013,(5):154-156
旅游人才素质结构主要包括身心素质、政治素质、职业思想素质、职业能力素质、职业发展素质五个方面,每一方面的素质在旅游人才素质结构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共同构成了旅游人才素质的基本结构。本文拟从五个方面就旅游人才的素质结构作粗浅的分析,力求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7.
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当前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教育发展的要求,为此,文章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客观必要性、培养体制、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构建教学型多科性大学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应用型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目前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本科人才匮乏、应用型本科教育尚在起步阶段的现状 ,加强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本科人才培养的研究 ,探索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 ,构建相应的教学体系 ,明确培养目标 ,准确定位 ,采取正确的实施手段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数据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各行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每年数百万毕业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内涵式发展与提升的必然趋势,最大限度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多维度应用型人才也成为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因此对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进行了深入探究,对“双创+专创”的融合互动机制进行设计,从人才培养理念目标融合、人才培养方案融合、课程体系建设融合等方面探讨了具体的融合实施路径,并探讨了融合互动机制的实施保障。  相似文献   

10.
旅游行业内较为严重的旅游专业学生行业就业率低且流失率高的现象,已逐渐受到学者和业界人士的关注。以旅游本科教育和职业需求的契合性为出发点,以国内12所旅游学科发展较有特色的高等院校为研究对象,从旅游本科教育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和课程安排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笼统的旅游管理是旅游本科教育最主要的专业,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以培育旅游企业和行业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置大多比较齐全,且以理论性知识为主;同时以典型旅游企业主要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和招聘要求说明书为对象,总结了旅游行业的职业需求特征,发现旅游行业强调工作经验、强调具体的操作性知识和能力、强调综合性的知识和能力、强调对行业最新实践的了解;最后,对旅游本科教育与职业需求进行比较分析,讨论旅游本科教育与职业实践需求的契合性,对二者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人文素质、科学素养既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创新人才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通识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做人并为学生一生打基础的教育,其宗旨和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促进和大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构建较为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已经成为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学生可持续竞争能力的当务之急。笔者试图通过剖析青岛滨海学院通识教育的实践来创新课程体系和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院校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滞后、专业设置不科学和专业教育特色不明显等问题,而以上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立足于基本知识体系维度、应用维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维度等三个维度,并具体从目标定位、教学体系、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来构建行政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新阶段,民办本科高校应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三统一”育人模式:本科学历教育与高职教育统一,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统一,做人教育与做事教育统一,并以学分制具体实施。  相似文献   

14.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首要目标,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是改革的关键.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将地方经济发展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进行专业结构优化与动态调整,加强课程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进行考试考核方式改革,改革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应用型本科人才心理素质教育是应用型人才素质教育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高校重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本文从心理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入手,提出应用型本科人才心理素质培养的重心应该是以人际交往能力、抗挫折力、进取精神、竞争力、合作精神为核心,兼顾规则意识、文化融合能力的培养。并探讨了其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培养模式陈旧、学生就业质量不高以及毕业生流失严重等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旅游本科教育发展的制约.因此,在高职教育中已经较为成熟的"订单式"培养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在旅游本科教育中实行"泛订单式"培养的创新模式,即学校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同培养本科层次的旅游专业应用型管理人才.希望通过创新培养模式切实提高本科层次旅游人才的培养质量,解决目前旅游行业中高级管理人才缺乏的现状以及旅游专业本科生大量流失到其它行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台湾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迅速发展,为产业转型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满足了经济发展需求,符合民众对于学位和文凭的追求,缓解了年轻人结构性失业问题,减少了社会矛盾,并有助于完善技术职业教育体系和提升技术职业教育地位。台湾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点在于体系相对完善、制度较为规范、注重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与行业互动合作、有专门化质量评估框架。大陆地区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应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相应的治理体系,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独立的质量评价体系,坚持产教融合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中职本科院校合作培养“3+4”本科层次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推进中职层次上移、调整与完善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承德工业学校与河北工程大学选择“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试点改革项目,提出分段培养机制专业应用型本科层次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以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进行本专业分段培养目标的确定、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组织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有利于试点项目的健康推进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民办高职院校升本后应突破传统的理论型本科框架和现有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本文从学校发展方向创新、培养目标创新、管理方法创新、学制模式创新和评价学生标准创新等五个方面入手,探索民办高职教育升本后面临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0.
理工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理工科院校中工科类专业占有非常大的比重,理工类学科与产业发展联系密切,直接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其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求更严格,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需求。如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使之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分析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入手,探讨理工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构建理工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师资队伍、管理制度、组织机构、经费投入四方面阐述保障措施,旨在为理工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