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奠基、开创和不断向前推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深刻阐明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题,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和方向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2.
王娟 《江汉论坛》2023,(4):43-50
中国式现代化是习近平基于事实与逻辑提出的极具辨识度和引领性的重大原创性命题。习近平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深入阐明一系列涉及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彰显出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思想内涵看,它系统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必然”“何以呈现”“何以规定”“何以保障”“何以重要”等基本问题。从哲学意蕴看,它反映了“现实”的辩证运动,贯穿了“实践”的思维方式,彰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展现了“时代”的问题视域。从现实意义看,它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聚合了思想富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提供了理论支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引领人类文明多元共生标注了前行方向。  相似文献   

3.
纵观社会历史发展,现代化关涉“人的现代化”“物的现代化”和“制度的现代化”,这三个方面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缩影。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新的使命和中心任务,并高度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在新形势和新变局中,厘清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联系,不仅是二者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经验总结,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序推进的政治保证。准确理解和完整把握习近平关于党的领导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思想,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领导与自我革命、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与以人民为中心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揭示党的领导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及其规律。深入剖析习近平关于党的领导重要论述所展现的辩证关系,既有利于从认知层面加深对新时代党的领导内涵的理解,也有利于从实践层面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基于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强国建设之需,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实践过程中,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道路探索的最新认识。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根植于现代大生产的普遍规律,蕴含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独特基因,包含着对西方教育现代化理论的反思与批判。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内涵丰富,本质属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教育,价值立场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目标宗旨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质是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高质量为核心意涵的新型教育发展模式。深入理解教育现代化何以是“中国式”和中国教育何以“现代化”等问题,还要平衡我国教育传统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聚焦科技、生产和人的现代化,统筹教育的物质、制度和观念现代化的关系,协同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在实践中推动教育现代化事业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是一个世界级现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既有现代化的共通性特征,又具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立体化把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的逻辑内涵,关键点在于从发生逻辑入手,把准中国社会发展脉络的整体方向;从理论逻辑探析,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引领;从实践逻辑出发,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斗目标的定位生成。以此建构起从发生到理论再到实践的逻辑体系。  相似文献   

7.
深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需要聚焦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命题。此命题具有丰富的理论逻辑内涵。辩证理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逻辑,需要深入把握五个重要方面:一是要考察此命题的提出过程,二是要在民族复兴语境中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逻辑,三是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认识民族复兴逻辑,四是要辨析现代化逻辑和民族复兴逻辑的关系,五是要认识民族复兴逻辑展开的多重意蕴。  相似文献   

8.
9.
优先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和实践必然。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主要体现为教师的中国式现代化、教师教育理论体系自主现代化及教师教育实践自洽现代化。实现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必须要破除教师教育综合投入不足、运行机制不畅和文化生态不良的现实制约,坚持以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做行动,以教师教育体制现代化建设为关键保障,持续深入推进教师教育综合化改革。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党的全面领导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党坚持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基础。在新时代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进程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将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实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跃迁,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独特的实践逻辑和发展内涵,必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原创性贡献,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贡献新的方案;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富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是一个描述人类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总体性概念,它既是时间概念,一般指社会历史从“古代”经“中世纪”到“现代”的历史进程,也是理论概念,表征人类与传统告别、进入科技革命推动的工业社会的实践过程;现代性多用于有关现代化的评价,一般指对于现代化过程中造就的现代社会根本特征与表现形态的哲学反思和理论概括,大致包括对社会结构转型的阶段性特征、核心要素及其对新的文明秩序的追寻等共同内容,但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基础、自然条件、文化传统不同,现代性又呈现出不同的差异性特征。西方现代化的主要驱动力是资本,因而西方现代社会展现出的现代性特征是:生产方式全面“物化”、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相对独立性、共同体与个体的撕裂。中国式现代化则开创了一条非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呈现出的现代性特征是:领导核心与人民主体的统一、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的统一、工具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社会主义文明形态的中国版本。  相似文献   

12.
朱碧波 《学术界》2023,(11):24-33
现代化浪潮是标识人类文明进步的世界性潮流。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引导各民族走向现代化。毕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永续发展需要现代科技的赋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良序运转需要现代法治的护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身份认同需要现代化的模铸,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人文传统需要现代性的转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世界想象需要经受现代化的考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虽然需要现代化的赋能,但这种赋能的现代化并不能是西式现代化。西式现代化不但导致人的异化、族裔撕裂与血腥殖民,而且深陷宰制自然的迷思,习惯性地欺凌自然并引发自然的反噬。西式现代化的资本逻辑与文明等级,决定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必然要拒绝西式现代化而走向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满足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致力追求共同富裕的目标诉求、契合以人为本的人文理想、符合永续发展的生态要求、满足协和万邦的天下想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唯有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之下,方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作了进一步深入的阐述。党的二十大从领导、性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际关系、文明等方面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阐述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结构严谨、内容完整的整体,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4.
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手段。“数字中国”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其中既包含了“数字中国”概念的学理性问题,也包含了“数字中国”建设的实践性问题。因此,探讨如下问题对建设“数字中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数字中国”这一概念展开分析,研究“数字中国”的概念源流,并以此作为“数字中国”概念的分析背景;其次,研究“数字中国”的范畴演变,重点分析“数字中国”概念的内涵以及外延;再次,研究“数字中国”的框架逻辑,以此解释如何建设“数字中国”;最后,研究“数字中国”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分析“数字中国建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影响。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讨论,不仅可以对“数字中国”产生更为科学理性的认知,也有助于把握“数字中国建设”的实践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旗帜:邓小平现代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现代化思想既立足于中国国情又紧跟世界现代化的历史潮流,既超越了西方发展观的偏差又突破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传统模式,实现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全面协调发展的统一;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旗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作为区别于西方现代化发展的中国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危机,以及由于人与自然关系失衡所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与本质特征。通过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政治主张上与西方生态现代化截然不同,这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历史语境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超越西方生态现代化的理论形态和实践范本。中国式现代化集全党意志、集国家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永续发展,就是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7.
政党是现代化本身的历史性产物,而政党又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组织动员、发展稳定、利益协调、价值导引等重要作用。中国传统社会体制崩解逻辑是理解近代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关键,而近代中国追求现代化屡遭失败就在于缺乏坚强韧性的组织力量,这就呼唤着在中国场域中的先进政党出现。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自觉地担负起探索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使命,持续不断地寻找和开辟一条适合中国基本国情的现代化之路,充分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之“能”,彰显出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价值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价值的载体,中国价值则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精神内核或观念表达。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所以异质于西方式现代化道路,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价值与西方价值具有根本不同的价值旨趣。中国价值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辟与拓展中生成和发展,反过来又推动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不断开拓。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也是一条价值之路——中国价值的创新发展之路。两者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才能不断推进中国价值的创新发展;只有坚定中国价值自信,才能不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新境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