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两国舞蹈文化艺术历史十分悠久,日本传统舞蹈,就是在吸收中国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与日本民族自身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现从中国对日本舞蹈艺术发展历史的影响、日本舞蹈动作特征以及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三个方面加以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2.
郑向恒是台湾当代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其游记散文表现了她对中华古老文明和民族命运的深厚热爱和关切之情,显示出浓郁的文化底蕴和家国之思。风格自然、亲切,语言简炼、朴实  相似文献   

3.
现代中国是从传统中国转变而来的。传统中国形态的形式结构是帝国,实质结构是家国一体;现代国家的形式结构是民族国家,实质结构应当是民主政治。从家国/帝国结构转向国家/民主机制,是中国国家转型的基本定势。这一转型涉及形式结构的革命性转变,与实质结构的渐进性累积。两者之间并不是自然吻合的关系:形式结构上退场的家国/帝国机制,不经意地对民族国家建构发生逆转性影响。但中国必须落定在民族—民主国家的现代平台上,这是中国的现代处境决定了的国家命运。终止国家的古代惯性与确立现代机制,是中国国家建构的两个相关面向。即便这一转轨不会一帆风顺,但也没有其他进路可以替代,凡是浪漫地设想中国建构现代国家的其他进路,都不可能真正阻挡、而只会延缓中国的民族/民主国家建构进程。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舞蹈的思路创作、社会意义,以及民族间舞蹈的教育与传播等问题加以探究。  相似文献   

5.
位娜 《理论界》2005,(2):146-146
白先勇是台湾六七十年代很有影响的一位作家,他塑造的女性形象悲剧命运的发展过程,体现了白先勇创作的逐步成熟。  相似文献   

6.
《东岳论丛》2017,(2):54-60
鲁迅以文学的方式为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建构奉献了深刻的精神与文学遗产。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现代转型,他始终致力于现代转型的精神基础,早年正面的"立人"设想,以及后来终其一生从事的国民性批判,是正反两面;他诉诸"文学"的感召作用,早年对"立人"-"诗力"关系的揭示,后来以小说和杂文展开的国民性批判,开启了文学与家国命运结合的新范式,形成中国现代文学的宝贵传统,其以文学方式展开的国民性批判,成为中国现代民族国家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现代民族国家话语之一部分的进化论,在鲁迅这里展现为一种深刻的复杂状态,进化背后,是对文明与种族退化的隐忧,受尼采影响,其进化思想的深刻指向是人的精神进化。早期以"心声"为指向的现代语言观,及其后来通过创作与翻译展开的现代汉语白话文实践,在内涵与形式两个方面为中国现代汉语的生成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也成为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在中西文化交汇的背景下,中国伦理情节剧从郑正秋、蔡楚生到谢晋,形成了以伦理道德为叙事内容,以戏剧性的伦理冲突建构故事情节,以善恶对立的类型化人物为道德化身,以家国的悲欢离合来寄寓民族命运的盛衰兴亡的创作传统;而其大众意识形态的适应性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构性、家庭、社会描述的纪实性与冲突的戏剧,性以及叙事主题的严肃性与艺术形式的通俗性等特点的多重融合,体现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类型特征。  相似文献   

8.
《东岳论丛》2016,(1):107-113
湘西游侠精神是沈从文创作的精神支点,无论在他的散文创作还是在小说创作中,都有对湘西游侠精神的生动描述和热情歌赞。血性正义和生命冲动构成了湘西游侠精神的基本内涵;民间立场与人性光辉使得侠与匪的纠结在文本中得以自由释放;道义理想和生命自由成为沈从文改造侠文化的价值指向。对游侠精神的发掘和张扬,不仅蕴含着沈从文对于国民人格改造和文化改造的思考,更寄寓着他对民族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以及对民族未来生存道路的积极探寻,体现了他以现代意识改造侠文化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9.
"家国叙事"是中国电影的民族叙事传统,承袭中国文化中"家国一体化"的理念,在不同时代中呈现出迥异的风貌。中国电影诞生初期,形成民族寓言下的"家国同构"理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家国叙事"发展为政治图景下"国显家隐"的范式。在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浪潮中,家国题材电影形成历史反思与诗意的人性化"家显国隐"书写模式。在新世纪互联网语境以及资本市场的影响下,家国题材电影生发出新形式,并不断更新其美学风格与具象叙事手段,激发出当代电影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家族小说是建构现代民族国家想象和认同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冲击下,1990年代以来家族小说再度崛起,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坛景观.究其原因,主要有西方文化扩张、社会全面转型、家族历史命运、作家创作情感4个方面.1990年代以来的家族小说通过对家族文化的情感认同、对精神家园的寻找重建来展开民族国家想象,为当代文学参与建构现代民族国家想象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的范式.  相似文献   

11.
扎西达娃在《骚动的香巴拉》中运用魔幻、荒诞、隐喻和反讽等叙述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个生活在"香巴拉"这片神奇土地上的骚动的灵魂。他将独特的个体存在体验与感受诉诸于笔端,揭示了人生的虚无与存在的荒诞,表达了对人性、生存、命运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多重思考。扎西达娃的创作不仅是对民族命运的叙写,更是对整个人类困境的哲性思考与关注。  相似文献   

12.
冯至是一个一生都不断寻求精神上自我超越的诗人。其20世纪20年代创作集中的主题都是在表达作家的精神失落,这种失落感不单单来自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层面的体认,更为重要的是诗人凭借他天生的敏锐感触到了中国社会进入现代性进程之后,现代文明恣意横生,传统文化痛遭失根所导致的整个民族的精神故乡的失却。而冯至第二个创作高峰即40年代的创作则深刻表达了作家对中国社会文明重建的深刻思考与探索,诗人在中西文化的精华中找到一种和谐与价值认同,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完美地表达出来。寻求民族精神的故乡,这就是冯至一生致力不懈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井上靖通过书写中国西域的历史题材小说把自己与这片广袤的土地联系起来。在他的笔下,西域这个形象是由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缘政治、宗教信仰和民族交往共同建构的,这里发生的故事,下到单个的人物上到整个民族,都打上了悲剧的烙印。悲剧性是井上靖历史小说的基调,也是他创作的一种审美取向。这种悲剧性审美取向源于作家对西域历史的既成印象,也是他自身的一种人生无常,命运不可抗的人生观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刘天华是我国"五四"时期优秀的民族音乐家、教育家、民族器乐的革新者.他认为"一国的文化,必须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中,打出一条新路来".他所表现的音乐思想及他的创作风格、以及他对中国民族乐器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对弘扬中国民族文化,探索中国的民族音乐,振兴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列宁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活动家,领导了改变人类命运的伟大斗争。同时,他也是一位天才的学者,硕果累累的著作家。即使在政治斗争极其紧张的岁月里,列宁都没有间断过他的创作。1917年七月事件之后,隐蔽在秘密住所的  相似文献   

16.
《理论界》2017,(5)
自新时期以来,辽宁满族作家团队立足辽沈大地,扎根人民生活,创作出一批坚守民族传统、高扬家国精神、勾勒历史嬗变、塑造当代新人的作品。这些值得重视的民族书写在乡村叙事中扫描时代辙印,在现实嬗变中刻画人物形象,在故事营造中皴染民族特质。尤其在彰显辽宁满族作家小说的重要元素——故事营造与民族审美的传承方面特色尤为鲜明。  相似文献   

17.
命运长河中搏击、浮沉的人们──王蒙笔下的新疆兄弟民族群像夏冠洲迄今为止,王蒙正面表现新疆各族人民生活的小说,共有二十余篇(部)之多,在其全部小说创作中占了重要地位。在这些作品里,作家大体勾画了新疆(主要是伊犁地区)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的历史风...  相似文献   

18.
巴金一生的创作都在追求“反封建”,呈现浓郁的家国情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安那其主义同时也是他坚持一生的信仰。在家国情怀与安那其信仰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在巴金的信仰结构之中,安那其主义主要体现为一种对人的权利和自由的尊重,这是他“反封建”的重要缘由,而这样的人道主义关怀又与他对国家、民族的深情并不矛盾,所以我们最终发现,互有矛盾的观念在巴金这里却内在地结合在一起,包括安那其主义在内的现代思潮在中国知识分子中都获得了新的认知和诠释,它们共同体现了晚清—五四的新文化理想,巴金将安那其主义的激情和牺牲当作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革命信仰,从而完成了对这一外来思想的中国式再构,而信仰的执着也成为了巴金一生坚守“反封建”目标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9.
金朝奎是朝鲜现代诗人,同时也是移民时期我国朝鲜族著名诗人.1938年至1945年间,为躲避朝鲜境内日帝殖民者的监视,诗人流寓至我国东北沦陷区伪满洲国境内,创作大量"满洲体验"诗歌,乡愁是构成该时期诗人作品的情感基调.'海'月夜'车站'三组意象分别体现出守望彼岸家园、悲观中闪现期冀、希望与失望二律交错的乡愁书写,以此不仅可以透视诗人"在满"期间经受的亡国之痛、离散之悲与流浪之苦,又能觉察到他克服黑暗残酷的环境和被压迫的心理固守民族文化与身份认同的爱国热情.在作品中,诗人乡愁并非拘泥于其个体的归乡情结或对离散命运的抗争,更涵括了他对民族同胞共同遭受殖民离散与奴役之苦的痛心、对民智启蒙的焦灼祈盼、以及对民族共同体命运的忧虑,进一步展现出他渴求抵日反殖、解放祖国的民族使命感和政治与精神诉求.  相似文献   

20.
关纪新 《江汉论坛》2008,14(1):117-121
老舍20世纪30年代创作鼎盛阶段的作品,可以划分为关注古国"老"民族精神蜕变,与关注都市社会下层"苦人们"悲惨命运两大主题. "启蒙"与"救亡",这两项中国现代思想界暨文学界的基本任务,在老舍抗战期间的创作中被天衣无缝地协调起来.在老舍看来,旧有的中国文人文化优劣参差良莠互见,须做出辨别和扬弃.他主张文化人告别书斋生活,重塑刚劲的"猎人"文化性格,熔铸到全民的血火抗争中,建造中华新型文化人至美至义的精神世界, "替一部文化史作正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