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文章对《史记》、《世说新语》中的普通名词状语进行了比较 ,认为名词作状语由《史记》到《世说新语》有明显变化 ,复音成分作状语的总数增加了 ,名词作状语的总数也增加了。同样是表比喻 ,《史记》中名词作状语表比喻的句子比例大于“如”、“若”比喻句 ,《世说新语》情形相反。《史记》中 ,方位名词可以直接作状语 ;《世说新语》中 ,不仅方位名词可以直接作状语 ,而且方位词短语作状语大量出现 ,体现出近代汉语口语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汉书》应劭注偏正式双音词数量最多,偏语素与正语素有10种语义关系。有名+名→名等16种构词方式。名词具有绝对优势。偏正式双音词的词性基本上是由充当正语素单音词的词性决定的。注释学的繁荣,特别是它对义项加以选择、限制的要求,促进了汉语偏正式双音词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左传》、《史记》中的普通名词状语进行了比较,认为名词作状语由《左传》到《史记》大量增加;名词状语与动词的结合关系有重要发展;名词状语的描绘作用更明显;名词作状语是汉语名词的基本功能之一。  相似文献   

4.
剩余语素是人们运用剩余对比法对语素进行提取时提出来的概念,是共时语言中构词能力极弱的不自由语素,是语言在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成分。汉语植物双音复合名词中的剩余语素是指称义明确的语素。语义演变与文字形体分化产生的植物名称专字是剩余语素形成的主要原因。剩余语素参与构词的主要方式有前加修饰性语素与后加属语素两种。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传统注解《山海经》的基础上,综合传统各派的主要观点,通过研究和分析《西山经》和"泑泽"的地理方位,以及《山海经》中"里"和"仞"等长度单位的换算问题后,全面探讨了《山海经》中总共多达20处所记载的昆仑的地理形势,从而对《山海经》中昆仑的地理位置进行了全新的探讨,并得出结论认为《山海经》中的"昆仑"是指今贺兰山。  相似文献   

6.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海洋小说叙事之祖,蕴含着海洋文学的“母题原型”,这些原型被后世海洋小说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海洋文学大多从《山海经》中得到启发、思想和艺术养料。从《山海经》所反映的内容而言,它体现了强烈的人文精神和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流变性与恢弘气魄;原创性与创新性;包容性与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时空之钥--《山海经》的神秘数字探析(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海经》里的神秘数字有着特殊意义。抽取《山海经》中所包涵特殊数字 (即具暗示性而不纯粹为一般形容和计数功能之数 )的神话记述 ,进行分析 ,可寻找出《山海经》内之神秘数字 :三、四、五、九 ;从各神秘数字于《山海经》神话记载中之共通性及文本透露之线索 ,抽丝剥茧 ,解析其源起和象征意义 ,可发现神秘数字与初民时空观念间之密切关系 :数字三是“超越” ,象征“创生” ;数字四是“四方” ,象征“秩序” ;数字五是“中心” ,象征“完美” ;数字九是“边际” ,象征“极限”。笔者对《山海经》本文之客观统计与分析 ,辅以文字学原理 ,并引证人类学资料 ,冀能以《山海经》为基始 ,解开神秘数字之谜。  相似文献   

8.
汉英语中虽共有名词重叠,却在诸方面不同。文章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比汉英名词重叠现象,汉语构词多以完全重叠为主而英语则以部分重叠为主,汉语不使用任何连接手段而英语多使用连字符连接。通过对汉英名词重叠的重新分类,从构词手段、构词形式、构词方法和构词位置四个方面对比分析,探求隐匿于现象背后的本质差异。汉语名词重叠具有块状、伸缩和可逆的空间性特点,而英语名词重叠具有勾连、粘连和不可逆的线性特点。   相似文献   

9.
略论《山海经图》的流传情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存的《山海经》是《山海经图》的释读文字 ,所以要研究《山海经》还必须对《山海经图》的有关情况进行考证。《山海经图》亡佚的时间 ,大致可推定在汉宣帝至汉成帝之间  相似文献   

10.
对于《山海经》的研究,已经有了两千余年的历史。在众多的研究者当中,叶舒宪先生立足于文化人类学大视野,运用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山海经》进行了知识考古性的思想发掘与现代性的意义诠释,为《山海经》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新词语中出现了大量借用英语词和拉丁字母作为词缀的构词方式,产生了大量的新词语。本文就这一现象,从汉语构词法角度和产生这一趋势的心理基础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新时期的现代汉语构词法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词的两种造词法考察——兼谈新词的谐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新词的两种造词法仿词法和转义法,可以发现仿词法是一种生成能力很强的造词法,是产生汉语词缀和类词缀的重要途径;转义法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旧词载新义,二是旧的短语载新义并转化为词;谐趣是新词的重要特点;用仿词法和转义法造出来的新词是“熟悉的陌生词”,它们大多带有诙谐、幽默的修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英语构词法在帮助学生记忆单词上起到了良好作用,使学生记忆单词更加轻松、容易。本文介绍了英语构词法的种类、内容及其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词语不断增加,计算机处理真实文本时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大量的未登录词。本文认为,从词典中的已登录词出发,描写每个单字的构词属性,如构词时的位置、能产的构词模式、处于不同位置的单字构词时对另一个构词成分在句法和语义上的要求、组合以后的意义理解模式等,有助于计算机准确地识别和理解未登录词。  相似文献   

15.
赛德克语的数词系统由系数词和位数词组成。辅助数词虽已出现,但还不足以构成一个系统。系数词主要是一到九共9个数字的基本数词。位数词发达,特别是十位数的层次区分非常细致。赛德克语数词在构成时,表现出黏着型语言构词的典型特征。当它表示数目时,更是呈现出严整的规律和整齐的类型化特点。  相似文献   

16.
新词语给留学生阅读汉语报刊造成了一定困难。因此,加强新词语研究,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新词语,提高阅读理解水平,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新词语的特点、构成方式和文化内涵,并不断补充最新的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17.
二战以来,随着政治格局的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科技产品的不断问世以及文化教育的影响,英语中涌现出了大量的新词汇(neologisms)。掌握新词汇的构成特点及翻译技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英汉词汇中性别歧视是由男女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差异以及女性生理与心理特点导致的,可从造字构词、词义泛化及色彩和词序等方面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9.
同素异序词是汉语词汇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它一方面反映了汉语复音化进程的某些特点,另一方面又反映出了汉语造词法的优越性.敦煌变文中共出现了196组同素异序词,首先对这些词的结构、意义和用法进行了共时考察,揭示了同素异序词在这一时期呈现出的独特面貌;然后又历时地分析了这些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存亡情况,挖掘了同素异序词的发展演变轨迹;最后从汉语发展史的角度阐释了同素异序词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20.
网络语言中的字母词构词特点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文章以《中国网络语言词典》所收字母词为研究对象 ,从形式上对网络语言中的字母词进行分类并总结其构词特点 ,进而探讨其构词规律。最后对这类词构词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