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时代特征的变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胡锦涛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角度回应了这一时代呼唤,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相似文献   

2.
“一切依靠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是唯物史观必然的逻辑结论 ,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命题 ,也是毛泽东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活水源头。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相结合 ,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特别是“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提出 ,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推向了一个更高的理论境界 ,进一步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思维空间和实践领域。  相似文献   

3.
人民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群众关系的理论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举措,诠释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精髓要义: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力量的源泉,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习近平的人民群众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内涵,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做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的路线、方针及政策、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但是,近些年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被某些人不同程度地淡漠了,遗忘了,甚至遭受到种种非议或否定。为了恢复和发扬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有必要旗帜鲜明地重申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贯穿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和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时代任务。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致力于追求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是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的内在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召唤。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亟需更进一步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不断彰显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观的实践价值,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6.
韦三 《学术论坛》2005,(7):8-11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巩固执政基础、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三为民"群众观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创新,其精神实质是始终坚持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三为民"群众观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鉴于时下存在着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标语化和口号化的倾向,因此,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人民群众观做系统梳理,为在全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丰富的思想理论资源,显得紧迫而必要.“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是贯穿马克思恩格斯全部著作的核心范畴,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支柱和内核.当今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实践马克思恩格斯人民群众观,最紧要的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秉持的人民群众的坚定立场和真挚的人类情怀.  相似文献   

8.
《理论界》2017,(8)
习近平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运用于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在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群众利益与中国梦的有机结合,提出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是党和国家长期奋斗的根本目标。习近平人民群众观的理论来源除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还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长期与群众打交道的工作实践以及家庭的家风家教等。梳理和归纳习近平人民群众观对于我们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群众路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群众观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它的核心内容为“尊重群众、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这是邓小平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始终。在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邓小平坚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同人民的共同富裕相结合,实现了群众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坚持把尊重实践与尊重群众、依靠实践与依靠群众相结合,实现了群众观与实践观的有机统一;坚持把以人民为最高价值主体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相结合,实现了群众观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发展了人民群众的概念,科学分析并界定了领袖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先富带后富"的群众致富观,提出了尊重人民群众意愿和创造的观点,提出了群众利益是判断是非的最高标准,提出了群众监督的思想。邓小平的这些群众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研究邓小平群众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考察人,以1848年《共产党宣言》为标志,逐渐构建并形成以实践为基础、人民群众历史主体论为核心的群众观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和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和标志,是指导我们现阶段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哲学理论依据,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西藏作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特殊地区,地处边疆、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要做好群众工作,赢得民心,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西藏的实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西藏的实践历程可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既有理论上的发展,也有实践上的创新。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西藏的实践,使人民群众在政治上获得了自由、平等和尊严,在经济上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团结、民主、富强、和谐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大提出和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再一次把马克思主义创新意识提高到新的认识水平。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承担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责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取决于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取决于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水平,也取决于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能力.共产党人只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并以新的实践经验为马克思主义增添新的、富有时代精神的内容,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和活力,与时代同发展、共命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浩 《理论界》2013,(12):1-4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历代中共领导集体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就要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向人民学习,对人民负责,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6.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三个代表'思想处处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光芒.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坚持与时俱进,从而全面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李建勇 《学术论坛》2006,5(10):9-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三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化"中国的双向过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主体和实践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本文着重探讨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全文共分三个部分,分别讨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新境界的科学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新境界的科学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我们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邓小平继承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观 ,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观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他始终强调要以人民群众为本 ,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要尊重群众的创造 ,虚心向群众学习 ,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学习和运用邓小平的群众观 ,对于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尤其是加强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 ,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贾宁 《南方论刊》2021,(6):38-39,42
2020年是我国"精准扶贫"的收官之年."精准扶贫"这一理念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互相结合所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精准扶贫"这一理念在提出和实施的过程中,切实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为之后中国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