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寺院文化是西藏佛教文化的主要存在形态和外在表现形式.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寺院文化,对于实现藏传佛教的现代转型,促进寺院社会功能的重新定位和正常发挥,促进西藏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弘扬西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试析西藏封建农奴制下的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析西藏封建农奴制下的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罗莉在西藏漫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下,有两种特殊经济形式一直伴随其始终,直至其灭亡。它们即是封建领主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它们是西藏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然而正是它们的发展,使西藏长期处于一种超稳定的自然经济...  相似文献   

3.
贾曹杰·达玛仁钦,于藏历第六绕迥的木龙年(公元一三六四年)生于后藏娘堆地方。 他从小随乃宁巴·仁钦坚赞出家为僧,依噶希巴·让多、萨迦·会达哇等为师,聆习各种显密经典,博通诸理。随后,在萨迦、桑朴、泽当等地寺院中学习十部大论,与绒敦·释迦坚赞、克钦·优巴等萨迦派诸大贤者辩经获胜,声名为之大振,并获“噶具巴”之称。此后不久便成了宗喀巴的上首弟子。在他五十六岁藏历土猪年(公元一四一九年)时,宗喀巴圆寂。此后,他便接替宗喀巴继任甘丹寺第二任法台,贾曹之名号即由此而来。他在任甘丹住持的十三年间,“大师一切弟子皆奉之与大师无异也”(《西藏民族政教史》)。致力于佛法的讲授、辩论和著述,嗣后让位于克珠杰·格勒巴桑。  相似文献   

4.
正中央军委:不打第一枪1959年2月6日,即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是西藏传统的驱鬼跳神会,达赖请西藏工委和西藏军区领导人前往观看。当时工委书记张经武和军区司令员张国华都在内地,由军区政委谭冠三主持西藏全面工作。工委研究后,决定派军区副司令员邓少东、工委秘书长郭锡兰参加。邓、郭二人受到达赖的热情接待。他们一面观看跳神,一面交谈,从西藏的跳神艺术谈到军区文  相似文献   

5.
西藏的教育和科技事业在和平解放前是非常落后的。在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下,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均被三大领主所垄断,占总人口9s%以上的广大农奴和奴隶被剥夺了人身自由,更没有受教育的权利。当时的教育基本上处于以贵族教育为主的寺院教育阶段,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寺院教育、官办学校教育和私塾教育。西藏的喇嘛寺院不仅是学习研究宗  相似文献   

6.
“七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流派。1937年10月《七月》半月刊由胡风在武汉创刊(1937年9月11日由胡风主持,在上海出版《七月》周刊,出至第3期因战事宣告停刊),1941年皖南事变后《七月》停刊。《七月》停刊后,胡风主编《七月诗丛》...  相似文献   

7.
黄教是西藏佛教诸教派中影响最大的一支,它在创立后的五百余年中,已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组织机构和严密的教育制度,其中以著名的六大寺院(即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札什伦布寺、塔尔寺和拉卜楞寺)最为典型,成为所有黄教寺院的楷模,是蒙藏地区寺院教育的最高学府。本文兹以六大寺为例,对黄教寺院教育作如下介绍。黄教寺院的组织机构拉萨三大寺的组织机构分拉吉、札仓、康村三级管理。拉吉是由各札仓堪布、堪苏(卸任堪布)组成的磋钦会议厅,是全寺的最高管理机构,推选德高望重的高僧充任总堪布,执  相似文献   

8.
寺院经济是佛教发展的经济基础,中国寺院经济形成于南北朝时期。政权对汉唐之际的寺院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以政权为代表的上层社会对寺院认可是寺院经济产生的前提,政权、信众的赠赐施舍是寺院经济财富积累的基础,寺院所从事宗教文化活动承担着社会教化和慈善事务。寺院经济的发展壮大与世俗地主经济矛盾加剧,产生了种种限制寺院经济的措施,其极端就是"三武一宗"灭佛。至唐代中叶后,寺院、僧尼的免税特权逐渐消失,寺院经济的经营模式也向禅林制度发展。  相似文献   

9.
前  言元朝忽必烈即皇帝位的同时任命西藏佛教萨迦派高僧八思巴为帝国宗教界首席国师( 1 2 6 0年 ) ,随后又将他任命为帝师 ( 1 2 70年 ) ,1 2 6 4年设立的佛教最高官署总制院 ( 1 2 88年改称宣政院 ) ,也由八思巴来管理。此后历代帝师均由萨迦派高僧来担任 ,从此佛教(尤其是西藏佛教 )便成为蒙古皇室尊崇的对象。有元一代先后建立了大量寺院 ,并对寺院以及佛事、法事采取了役税优惠政策。元朝在尊崇佛教的过程中 ,对西藏佛教以及全部佛教是怎样加以特殊保护的呢 ?并且在官制、法制、税制等方面又是怎样表现这一特殊政策的呢 ?本文主要以…  相似文献   

10.
假日目前的旅游热以及旅行的便利条件,大大影响了人们对闲暇的态度。英国产业工人每年至少有两周的带薪休假,大部分专业人员有一个月或更长时间的休假。工厂的休假大都集中在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内。国立学校的暑假一般只有六个星期,从七月中旬至八月底。  相似文献   

11.
走进七月     
周德峰 《老友》2014,(7):23-23
七月 很厚重也很炽热 走进七月不仅是春的意愿 也是夏的迫切 三月鹅黄四月青翠 五月成长六月茁壮 七月的双肩 负起了民族的向往 走进七月 便走进了希望 在希望中风雨兼程 七月熔铸出十月的金黄  相似文献   

12.
九儿 《北京纪事》2011,(10):110-112
一座清幽静谧的古刹 碧云寺位于北京海淀区香山公园北侧,西山余脉聚宝山东麓,是一组布局紧凑、保存完好的园林式寺庙。创建于元至顺二年(1331年),后经明、清扩建,始具今日规模。寺院坐西朝东,依山势而建造。整个寺院布置,六进院落为主体,南北各配一组院落,院落采用各自封闭建筑手法,层层殿堂依山叠起,  相似文献   

13.
西藏昌都强巴林寺的辩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辩经是藏传佛教僧人修学的主要方式,起源于印度佛教的论义,完善于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改革。西藏昌都强巴林寺是格鲁派的重要寺院,保持着完整的辩经传承,其辩经的核心内容是“五部大论”,在特定规则的要求下展开“立宗辩”或“起坐对辩”。强巴林寺辩经具有鲜明特点,在寺院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够促进僧人潜心修学、探究佛理、提高思辩能力,而且也是僧人考取学位、寺院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试论近代西藏的几次现代化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西藏可谓是多事之秋。外临帝国主义列强的步步侵略 ,内困于各种政治宗教势力的争权夺利。西藏一方面要适应 2 0世纪日新月异的国际国内形势 ,变革图强 ;一方面又面临着各种保守势力 ,特别是宗教寺院集团的种种阻碍。在两者的夹缝中 ,西藏力图紧跟时代的步伐 ,进行了几次现代化尝试。本文就几次现代化的基本情况、作用及失败原因等作些探讨 ,以求对当今西藏社会的现代化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文章依据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对民国时期西藏与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进行了阐述 ,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自元王朝西藏地方正式归入祖国版图后 ,历代中央王朝都对其进行了有效的管辖 ,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藏方略 ,并对范普拉赫所谓的自 1911年至 195 0年以来西藏就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和夏格巴在《西藏政治史》中一再鼓吹的“西藏是独立的国家”的谬论予以了有力的驳斥。  相似文献   

16.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繁荣期,也是中国佛教寺院建设的兴盛期。唐都长安城佛教寺院规模宏大、数量众多,主要分布在长安城西市和东市周围以及城东南隅和城东北隅,呈现出西密东疏、北密南疏的特点。唐都长安佛教寺院主院不建佛塔始于唐高宗初年,到了唐高宗后期,建塔于别院的新式布局即成为佛教寺院流行的规制。唐都长安城这种以佛殿为中心的佛教寺院,有单院式佛寺和多院式佛寺两种基本类型。无论多院式佛寺,抑或单院式佛寺,唐都长安佛教寺院都以佛殿(堂)为中心,佛塔建在寺侧、寺后或别院,甚或不建塔,这是唐都长安城佛教寺院建筑在平面布局上的突出特点。唐都长安佛教寺院建筑革故鼎新,平面布局以佛殿为中心,是中国佛教寺院建筑的重大转折点,影响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17.
1706年(清康熙四十五年),风流倜傥的六世达赖仓央嘉错,由于藏王桑结嘉错被诛而兰艾同焚。蒙古部落的西藏军事首领拉藏汗另立巴噶曾巴·伊喜嘉错为六世达赖喇嘛,并迎至布达拉宫坐床。西藏广大僧俗,对伊喜嘉错进入布达拉宫十分反感,称他为假六世达赖,他们仍然怀念往日的仓央嘉错。因此,当仓央嘉错被押北京途中遭难  相似文献   

18.
昌都绛巴林寺及帕巴拉活佛世系源流简述根旺昌都绛巴林寺(chab-mdo-byams-pa-gling)简称昌都寺,坐落于西藏东部重镇昌都城中,系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建寺于1437年,是格鲁派在康区建立的第一座寺院,也是格鲁派在康区的首要道场。昌都绛巴...  相似文献   

19.
玉华宫为唐初关中行宫之一,其兴筑至废为寺院的时间,前后不足30年,考察其兴衰原因,最初兴筑是出于军事需要,太宗时扩建是为了休养疗疾,高宗时废为寺院是出于"休民息兵"、实行新政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李德华 《源流》2011,(19):75
谈起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这一历史,却少有人知道新疆部队为西藏和平解放所作出的巨大贡献。1950年夏,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四路进军西藏,解放军西南军区部队分别从云南和四川,西北军区部队分别由青海和新疆进军西藏。当时新疆部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