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由于对辫子明君的歌功颂德充斥银屏,所谓历史剧让人倒了胃口,因此没看《走向共和》。听人说此剧其实很好已是后期,打算重播时再看。殊不知此剧只播一轮,于是失诸交臂。近日从友人处借得光碟,有机会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印象确好。特别是对某些人物如李鸿章的重新评价,言之有理,翻之有据,使人一新耳目。给晚清那个腐败朝廷的折烂污擦屁股,李鸿章已经尽了全力。是慈禧们使他戴上“汉奸”的帽子。卖国的首犯是慈禧和她宠爱的王公贵族。《走向共和》中有一个值得大写特写的人物,那就是不断地把共和扭向专制的阴谋家、野心家袁世凯。他玩弄的种种扼…  相似文献   

2.
岑春煊与袁世凯同为清末封疆大吏,民初风云人物,曾在清末民初政坛上显赫一时。这二人之间,有许多共同点,但也存在不少差异。本文试图对二人的思想、行为作一粗略比较,以图对清末民初风云变幻的历史,对社会变革之际历史人物的复杂表现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众多的共同点靠父(辈)荫人仕的通家子弟。岑春煊的父亲,是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同属所谓“同治中兴”名医的云贵总督岑毓英。1889年,岑毓英病死后,岑春煊靠父荫以五品京堂候补,1892年补光禄寺少卿,旋迁太仆寺少卿,正式步入官场。袁世凯的祖、父辈亦颇多人  相似文献   

3.
通过评述袁世凯与周学熙之间的关系来了解他们的真实面目 ,他们的抉择正确与否对历史所产生的正负影响 ,以及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道路。  相似文献   

4.
袁世凯在对待义和团问题上,是有一个转变过程的.从一八九九年十二月任职至一九○○年五月前,袁世凯对义和团抱情理解和支持的态度,从五月份起,才开始了对义和团的屠杀. 一八九九年十二月六日,清廷任命袁世凯署理山东巡抚.二十五日,袁世凯到达济南,次日接管一切大权.半个月后,在给清廷关于民教之争的第一封奏折中,袁世凯写道:“伏查东省民教积不相能,推究本原,实由地方卅县各官,平时为传教洋人挟制,不能按照约章持平办理”,“良民郁极思逞,乃起而与教士教民为难”.  相似文献   

5.
由于对辫子明君的歌功颂德充斥银屏,所谓历史剧让人倒了胃口,因此没看<走向共和>.听人说此剧其实很好已是后期,打算重播时再看.殊不知此剧只播一轮,于是失诸交臂.近日从友人处借得光碟,有机会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印象确好.特别是对某些人物如李鸿章的重新评价,言之有理,翻之有据,使人一新耳目.给晚清那个腐败朝廷的折烂污擦屁股,李鸿章已经尽了全力.是慈禧们使他戴上"汉奸"的帽子.卖国的首犯是慈禧和她宠爱的王公贵族.  相似文献   

6.
严复与袁世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严复,学贯中西,“于中学西学皆一流人物”,翻译《天演论》,鼓吹进化说,被人称之为启蒙大师,文化巨匠;袁世凯,一介武夫,一代枭雄,出卖康、梁,玩弄孙、黄,复辟帝制,终为世人所唾弃。可是,袁世凯酝酿帝制,在其舆论机构“筹安会”中,严复却榜上有名,为袁世凯张目,为时人所不解。那么,是什么契机将严袁二人系在一起,给后人留下了难解之谜。本文试图通过对严复与袁世凯关系、严袁恩怨的探讨,来揭开这个百年之谜。一、严衰交往时人陈宝琛在为严复撰写的《墓志铭》中说:“袁世凯与君雅故,其督直隶,招君不至以为憾:及罢政归…  相似文献   

7.
袁世凯幕府规模庞大,在其势力的崛起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袁世凯的练兵活动中,幕府人员译撰了大量的军事著作,制订了一系列的军事规章制度,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学堂,还亲自参与新式军队的编练,这客观上加快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与此同时,幕府人员通过各种途径为袁世凯疏通关系,争取练兵机会,清除外围障碍,使袁世凯始终都控制着其赖以生存的军队。  相似文献   

8.
袁世凯与崑冈等人的争论,仍是义和团时期清流派与洋务派争论的继续,崑冈等尊崇儒家学说,不懂得中西文化可以交流,共同进步,认为学习外国长处,不是离经叛道,仍然坚持尊王攘夷,杀洋人,杀教民。袁世凯等反对杀无辜洋人、教民,主张严刑峻法,坚决镇压以遏乱萌,杜外国兴兵借口。  相似文献   

9.
农伟雄 《江汉论坛》2002,1(2):76-80
对于辛亥革命时期的袁世凯及南北议和,过去学术界多持否定意见。本文通过重新考察袁世凯自武昌首义后“奉旨出山”,主倡南北议和,逼迫清帝退位,最后当选民国临时大总统这一时期的主要史料,对袁世凯在中国历史这一关键时刻所扮演的角色及南北议和的意义作了新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袁世凯与近代铁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世凯与北洋军阀在二十世纪初的崛起,自然有多方面的历史原因。但以往的研究,较多停留在政治、军事方面,即帝国主义对北洋集团的扶持以及北洋六镇军力的形成,而不太重视北洋集团经济实力发展等问题.即便偶有涉猎,也偏重在原有工矿企业和轮电税收上,而往往忽略铁路这一新兴产业在二十世纪初中国的突出地位及与北洋集团的密切关系。“铁路是资本主义工业的最主要的部门即煤炭和钢铁工业的总结,是世界贸易发展与资产阶级民主文明的总结和最显著的指标”。(《列宁全集》第22卷,第182页)建筑铁路,应  相似文献   

11.
袁世凯的法律思想在清末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具有一定进步性。其重要特征在于仿效西方,根本目的在于维持封建统治,其核心在君主立宪,社会基础在地方自治。步入民国袁之法律思想面临重大转型机遇,然却转型未果,阻碍了中国法律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在袁世凯组织清廷责任内阁时期、袁世凯确立其在全国的统治地位时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中德关系客观上朝着互利并逐步趋向平等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方向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德两国同处于不利的国际环境和中德两国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客观互利需要。同时也说明,在辛亥革命模仿西式民主与西式外交精神的影响下,近代中国的对德外交逐步由被动走向主动。  相似文献   

13.
丙午改制,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的改订官制活动。在丙午改制中,袁世凯力主“责任内阁”方案,但遭到了清廷的否定。袁世凯的失败对以后的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一是改制失败后袁权势大减,已埋下宣元遭斥的机缘,而清廷“排汉”政策也从此发端;其二袁的失败赢得了立宪派的同情,从而为宣末民初二者的“合作”打下了基础。本文试分三部分对这个问题略加阐述。 一 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六日,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戴鸿慈、端方奏请改订全国官制,以为立宪预备。而改订官制的第一条就是“宜略  相似文献   

14.
袁世凯的法律思想在清末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具有一定进步性.其重要特征在于仿效西方,根本目的在于维持封建统治,其核心在君主立宪,社会基础在地方自治.步入民国袁之法律思想面临重大转型机遇,然却转型未果,阻碍了中国法律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袁世凯与民初议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世凯与民初议会张华腾民国初年,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和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民初议会之间展开的一系列激烈斗争,其实质是封建专制制度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斗争。斗争结果是议会被解散,袁世凯专制独裁政权确立,辛亥革命最后失败。因此,揭示袁世凯与民初议会的斗争...  相似文献   

16.
袁世凯自首真相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世凯与戊戌政变的关系问题,不但鲜有专论,且疑窦不少,不辨难还其历史的本来面目。一、以点还吸并不发生于袁世出的告客以往认为光绪二十四年八月初六日发生的戊戌政变起于袁世凯的告密,显然有悻于史实。这从后党方面的政变准备,光绪帝与维新党的应变,社会上的舆论等方面均可找到有力的理据。首先,政变是经过后党周密策划的。到了七月底,后帝两党的活动已经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康有为自编年谱>、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都做了大体真实的记述:七月底,上山、杨崇伊赴天津见荣禄,“草折请训政,荣禄许之,令杨崇伊持折见庆邻而面…  相似文献   

17.
袁世凯与巡警的创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创立巡警制度,始于1902年直隶总督袁世凯。随后,清朝政府于1905年成立巡警部,从此,巡警制推行全国。本文试就袁世凯与巡警的关系,以及初创时期的情形,予以评述。  相似文献   

18.
在清末政治近代化过程中,袁世凯积极投身其中,与张之洞、周馥联衔上奏立宪,支持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参与官制改革,推动资政院设立,在直隶搞地方自治。其活动客观上推动了清末政治近代化,在中国近代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袁世凯与周学熙关系考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世凯与周学熙关系一度十分密切 ,相互信赖 ,探析其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 :一是客观原因 ,传统的世交和姻亲关系 ;二是主观原因 ,两人的思想相通 ,经济利益相关 ,以及周学熙的个人素质 ,袁世凯的知人善用。正是这些原因构成两人紧密关系的基础 ,成就了袁世凯———周学熙集团的形成发展。  相似文献   

20.
袁世凯幕府与清末立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满红  李慧 《晋阳学刊》2005,6(1):81-85
在清末立宪活动中,幕府人员帮助袁世凯完成了对立宪从漠不关心到积极参与的转变。同时,幕府人员积极参加清末的宪政改革,在中央编制了新官制方案、在东三省进行了政治体制的改革、在天津试行了地方自治、在直隶进行了司法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们的所作所为有利于中国政治的近代化,同时也有利于袁世凯北洋集团势力的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