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汉字的发展过程看造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字系统的确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研究造字法应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考察。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语言是思维的符号。文字发展过程的每一变化都反映了思维的发展变化。文字的发展分四阶段:(一)前文字阶段产生文字画;(二)图画文字阶段产生象形字;(三)表意文字阶段产生表意字;(四)形声文字阶段产生形声字。每种造字法的产生都与当时人类的思维发展水平相对应,各阶段文字都在构件与功能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划分象形、表意、形声三种造字法是站在狭义文字学的立场上进行的,由此出发,转注、假借不是造字法。  相似文献   

2.
在造字本源问题上,赵撝谦《六书本义》认为"象形"为"文字之本",即"象形"是最早的造字方法,指事、会意和谐声等皆是以象形为基础孳乳而出的造字方法;赵氏还视象形"文"为汉字孳乳衍生的最初构件",六书"以"象形"为"万世文字之祖",通过拆分与叠加的方式,孳乳衍生出了更多汉字。比较古今方家关于"六书"理论的观点我们可以发现,赵氏"六书"理论中的"文字孳乳说"和"文字拆分与叠加说",在批判和继承前人"六书"学说的基础上,找到了汉字孳乳发展的构字部件,厘清了"六书"的演化过程,赵氏的"六书"理论对后世文字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又辛教授的新著《通假概说》(巴蜀书社1988年出版),是第一部全面阐述假借问题的专著。关于假借字的基本性质,历史上有过几种影响较大的学说。首先是起源于汉代的假借造字说。《汉书·艺文志》最早指出:“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这种把假借置于六书之内,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等同起来,相提并论的做法,反映了文字学发展初期,人们对假借问题的模糊认识。这种认识的不足之处是十分明显的。因为,假借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书不同,它不是一种造字的方法。假借不能造出新字,只是借用已有的字来记音而已。所以清代学者对假借造字说的理论,早就引起怀疑,戴震认为: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文字的四种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4.
文字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体系是文字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文字学的学科地位涉及文字学的研究对象以及“文字”的定义,文字与语言的关系等.文字学的核心研究对象是文字,但不能将其等同于书面语,也不能扩大为一般符号.文字与语言相比是一种不完全独立系统,但它与语言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可以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过去文字研究被包含在语言学研究中有传统和国外的双重影响,随着文字学的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应属当然.文字学的学科体系分成理论、具体和研究史三大类:理论研究可以分成普通文字学和比较文字学;具体研究是各种具体文字的特征和应用研究:文字学史研究文字学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5.
邓章应先生《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的产生与发展》是2012年5月出版的一本文字学理论著作,该书以西南少数民族原始文字为材料,着重从文字学的角度讨论了原始文字的产生、发展及流变,创造性地提出了造字机制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以来,国人对汉字与古埃及圣书字的比较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成果主要是发现了两种文字在造字原理上的一些相似性。不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对埃及文字事实的了解不够深入;二、套用六书模式进行比较,有一些不恰当的归类分析;三、多为举例对照以说明六书,系统的比较和普通文字学意义上的阐发不够。  相似文献   

7.
中国江永女书是一种"借源改性"、曾在小范围内流行的女性专用文字系统,今天它已正式消亡.从普通文字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可以发现,女书消亡的深层原因在于其字符的直接表音功能无法高度适应汉语的特性.汉语的单音节孤立型类型特性,决定了汉字系统的"表意体系"类型定位和字符体式结构的"形声"式终极定位,也决定了汉语的书写系统中的表音字终究要被淘汰的命运.汉字发展史由"表意/假借"阶段向"形声"阶段转化进程中同步产生的假借字消亡现象,就是这一规律的历史演绎,当代女书的消亡则是这一规律的现代演绎.因而,中国江永女书的消亡,具有普通文字学上的重大价值,必将促进普通文字学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8.
苗族"刻道",汉译开亲歌,上面刻有27个符号。按照组合情况,分为独体与合体;按符号与实物的关系,又可分为指事与象形。它们对认识文字符号有重要意义:刻符是文字的源头之一,指事与象形两种造字法都是产生较早的造字法,文字与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指事符号最早应该指具体的事物。  相似文献   

9.
古代有小学、大学之分。大学以诗书礼乐为学习内容,而小学则以文字训诂为教授内容,故小学成为文字学的别称。《汉书·艺文志》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可见,小学是古代学生的基础教育,对小学的掌握程度,将影响着一个人后来学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巴族文字的发现及文字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半个世纪的考古发掘发现了巴族文字,与蜀族文字不同,都属于音节字。巴族文字有较多象形字符,较强的原始性。  相似文献   

11.
周有光的文字类型三相说认为,文字有符形相、语段相和表达相,文字按表达相分为表形、表意、表音、意形混合、意音混合诸种.这种分类法是不科学的.文字符号具有能指(书面形体)和所指(语言及语音单位)两个基本要素.所指的性质是区分文字类型的主要依据,首先分为实符文字和虚符文字,然后从前者分出词字和语素字,从后者分出音节符号和音素符号.三相说的缺陷使它错误地把汉字和日文一同列入意音文字.日文混用汉字和假名,可说是实符虚符兼用的(或意音)文字.汉字是只用一套符号的实符文字(表意文字),虽吸收了少量外来词,但决不能说它已具有表音文字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三个任务,比较五笔输入法和拼音输入法的认知效率。文章录入的结果表明,五笔组被试汉字输入速度快,易犯形码混淆错误;拼音组被试汉字输入速度慢,易犯音码混淆错误。错误检查的结果表明,五笔组被试易发现音误而漏查形误,拼音组被试易发现形误而漏查音误。主题写作的结果表明,五笔组被试计算机作文的命题数和字数均比拼音组被试显著多。整个研究表明,使用者对两种输入法熟练程度相当的情况下,五笔输入法比拼音输入法具有更高的认知效率,是优中之优的输入法。  相似文献   

13.
郑珍《轮舆私笺》二卷专为注解《考工记》之轮人、舆人、轿人三职,另附《轮舆图》一卷,共有图九幅。其中三幅为郑珍所绘,另外六幅为其子郑知同所绘,而郑知同也只是将其父郑珍的文字叙述变成了更为直观的图形解说,图之精髓仍在郑珍。择其中之《牙围图》、《毂辐牙合材图》、《车舆全图》和《轿合衡度数图》四图进行解析,不时切换古车制系统之轮牙、车舆、车毒舟的空间概念,可见郑珍对《考工记》之车舆系统的图形述说。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传承社会文明的载体,文字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人与人相互沟通的桥梁。中国的汉字在几千年的锤炼下,形成了独特的视觉魅力。在图形化时代的背景下,汉字的图形化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平面设计的角度来看,汉字图形可以运用到标志设计、招贴设计、装帧设计、包装设计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九色鹿》是著名的佛本生故事,其在中土的图文传播有同有异。从传播内容言,二者所关注的人物形象都集中在九色鹿、国王、告密者以及国王夫人身上,但文学的传播内容,总体上较图像传播更丰富些。从传播途径言,图像传播线路较为明确,可归纳为“印度→犍罗陀→中土”,而文学传播似有断层。从传播时间之先后言,图像的叙事传播略早于文学传播,但文学传播持续时间更长,一直持续到宋元以后。无论图、文叙事,都受到了中土固有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述专题学习网站中图形图像的相关概念,探讨了专题学习网站中图形图像的制作,总结出图形图像素材处理的一般步骤与方法,为提高它们的表现力水平,提供一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校扩招下工程图学的教学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分析了高校扩招给工程图学教学带来的困难 ,并实践和探讨了一种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教学效率的现代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文章探讨了如何将计算机绘图课与工程制图课程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绘图基本技能和用计算机处理图形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介绍面对高校理工各学科学生进行"计算机绘图"课教学实践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文体分类是一种逻辑行为 ,任何分类又都是划分的更高形式 ,所以 ,确定文体分类的原则就必须以现代逻辑关于划分的所有规则和分类的更高原则作为科学的取向。叶圣陶先生早年关于文体分类的持论存在严重的缺失 ,我们也必须以现代逻辑科学为准绳重新进行理性审视。  相似文献   

20.
图表作文是近年来硕士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作文部分的命题特点。了解图表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步骤 ,学会看图 ,分析 ,归纳和描述的技巧 ,把图表中明示的和隐含的信息巧妙地概括在短文中 ,对提高写作成绩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