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咏物诗是我国占代浩大的诗歌王同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历朝历代几乎都有咏物诗佳作。尽管咏物诗名称出现于唐代以后,但作为文学文体意义上的咏物诗则萌芽于先秦时期。《诗经》中虽然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咏物诗,但它在描摹物态、借物喻人、托物起兴等方面对后世咏物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说《诗经》在咏物诗的流变发展过程中的导源作用不可忽视,它开启了中国古代咏物诗发展的序幕。  相似文献   

2.
古代咏物诗品类人多,内容繁杂,涉及的层面极为宽泛。本文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咏物诗的思想内蕴,通过对诸多作家作品的评述观照,一定程度地揭示出古代咏物诗的时代底蕴和作者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3.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文艺理论方面的巨著,其"体大虑周"的内容体制对我国古代文学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咏物诗作为中国古代诗歌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心雕龙》中也有反映,刘勰虽无专章给予评价,可在各章的叙述中却对咏物诗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刘勰从咏物诗产生的心理基础、唐前咏物诗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的评价、咏物诗的审美意味方面对咏物诗进行评论,从而体现出与咏物诗之间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按照咏物诗自身的发生发展、起落消长的运作情况,勾画和描述了古代咏物诗不断演进、流变的过程,展示了各个时期咏物之作的新的进展和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5.
对于咏物诗,人们都很熟悉,但对咏物诗概念内涵的界定,却有不少分歧。对此,前人并没有明确的论说。关于"咏物诗",从"咏物"角度来看,"物"的范围很广,但作为诗歌来说应有一定限制。清代两部咏物诗选集《佩文斋咏物诗选》和《咏物诗选》的编选都从广义角度理解咏物诗的内涵,这是不符合咏物诗实际的。笔者通过考察我国古代诗歌评论发现咏物诗应有狭义内涵,在此基础上,对咏物诗的概念加以界定。  相似文献   

6.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他也是我国古代咏物诗的开山之祖。屈原将个人身世之慨与《诗经》中的比兴手法相结合,创立了“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这也成为历代咏物诗创作的圭臬;另一方面,屈原的《橘颂》以橘喻人,是咏物诗创作的典范之作,被公认为我国古代第一首咏物诗。  相似文献   

7.
咏物诗刍议     
咏物诗在我国古代诗歌的园地里,是一丛独具特色的艺术之花.它源远流长,历久不衰.其中的精品不但古代广泛流传,就是今天也还为人们所喜爱,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然而古今的文学批评家们似乎对于咏物诗歌缺乏系统的研究.因此,我们认为深入探讨我国古代咏物诗,对其做出全面评价,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有关这方面的课题不少,本文只先就咏物诗的概念问题,谈一谈我们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8.
古代咏物诗五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咏物诗除了诗歌的一般特点之外 ,其独特的创作风貌表现在比兴寄托、形神兼备、景情交融等三方面。这三者既是古代咏物诗的艺术表现手法 ,也是审美创造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9.
关于咏物诗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原因,学术界说法不一。胡应麟认为咏物诗“起自六朝”(《诗薮》)。王夫之说咏物诗“齐梁始有之”(《(?)斋诗话》)。当今也有人认为,咏物诗“萌芽于《诗经》,成熟于屈赋”。说《风》、《雅》、《颂》中的咏物篇章,“开创了我国咏物诗的先河”。(陆坚《中国古代咏物诗三论》,《语文导报))1986年3期)金志仁先生则认为“《桔颂》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咏物诗”。说它“首开咏物之风”并说“撰写咏物诗的风气,不仅在文人中流行,而且也影响到民歌的创作”。(《名作欣赏》1980年1期)说到中国古代咏物诗发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古代咏物诗发展历程中的一位重要诗人,杜甫的咏物诗体现出儒家仁民爱物的现实主义情感取向、以时事入诗、咏物以议政的政治情怀,同时在诗歌中杜甫以物抒怀,寄寓人生遭际之感,丰富了咏物诗创作的情感内涵,在咏物诗发展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唐代咏物诗发展之轮廓与轨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分初盛中晚四个阶段简要勾勒了唐代咏物诗的发展轮廓与轨迹。认为初唐咏物诗是唐代咏物诗的变革形成期。盛唐咏物诗以杜甫李白为代表,走向了成熟与繁荣,具备了唐代咏物诗的个性特征。中晚唐为咏物诗繁荣昌盛的继续与深化阶段,出现了各种主要创作倾向,流派众多,风格各异。  相似文献   

12.
古代咏物诗源远流长,代有名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咏物文化。清代诗人对于咏物诗作亦是倍为关注,其中著名藏书家兼出版家鲍廷博一生酷爱创作咏物诗,时人给以"咏物尤工"的美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他能够摹画出所咏之物的神韵,将随常所见的物品赋予人的禀性来;二是其咏物诗很见才学之气,融众多典故于其中。他的咏物诗题材易得,寻常之物皆可入题,形神俱备,尤以20首《夕阳诗》称颂诗坛。该组诗对时间的铁律有了深刻的认识,虽无重大事件的反思,但是道出了芸芸众生面对夕阳所产生的光阴之叹,迟暮之感。  相似文献   

13.
咏物诗所产生的最原始的根源应该归结为在人对自然界逐步认识的过程中,自然物象逐渐成为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物象的本身成为诗人寄托思想情感的主要载体,究其深层原因,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先秦歌谣与《诗经》中比兴手法的运用进一步促进了咏物诗的发展和成熟。  相似文献   

14.
刺露异锋各显其锐──中国古代咏史诗咏物诗及寓言诗的讽刺艺术陈华咏史讽刺诗、咏物讽刺诗和寓言讽刺诗,篇章巨万,内容富衍,是中国古代讽刺诗主要的组成部分,以咏史、咏物、寓言形式进行讽刺,也是中国古代讽刺诗的重要特色。这三种类型诗歌的讽刺艺术,可谓刺锋异露...  相似文献   

15.
白居易是唐代创作咏物诗最多的一位诗人。白居易的咏物诗在题材类型选取上,与前代相比没有大的差异。但在思想内涵上,却有很大的创新。白居易不仅将咏物诗融入个人世俗生活,同时他通过讽谕类咏物诗观风知政,进行诗教书写,在寓言体咏物诗中委婉表达其人格品性与政治立场。这些诗歌思想内涵丰富,彰显出针砭时弊,干预现实政治的社会意义,因而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咏物诗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晚清爱国诗人丘逢甲曾创作二百多首咏物诗。甲午战争前写的咏物诗着重揭露晚清社会的假丑恶,歌颂真善美,抒发爱惜人才之情;乙未内渡后的咏物诗着重抒写爱国反帝之志和念台思乡之情,风格悲壮感人。丘诗之所以取得成绩,主要原因在于他继承了我国历代优秀咏物诗的传统,注重真实地反映现实和诗人的自我感受以及诗人不断追求进步、完善自我人品。  相似文献   

17.
初唐咏物诗创作风气颇盛。与六朝咏物诗相比,初唐咏物诗体现出如下新气象:宫廷咏物诗祛离了南朝宫体咏物诗的香艳气息;王绩、四杰、陈子昂、郭震等的咏物诗一定程度上回归了诗骚及汉魏以来的比兴传统;沈佺期、宋之问等宫廷诗人遭到贬谪后创作的少量咏物之作,多触物生感,情志内涵有所拓展。  相似文献   

18.
李商隐咏物诗的悲剧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商隐咏物诗的悲剧美张学松(驻马店师专学报)李商隐的咏物诗计百余首,构成了其整个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前代诗人相比,李商隐咏物诗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它表现了美好的事物受摧残、人生有价值的东酉遭毁灭的悲剧美。一李商隐所咏之物大多是一些纤细弱小而美好的事物...  相似文献   

19.
初唐时期的宫廷咏物诗人在创作上以应制咏物为主,但和昂扬的时代精神又有紧密联系,太宗时期歌咏事功与时代风会交融的咏物诗,武后及中宗时期务求藻饰及童蒙示范的咏物诗从不同角度体现出初唐宫廷诗人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的多方面尝试。  相似文献   

20.
清代涌现了大量的女诗人,创作了许多诗歌,咏物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清代女诗人创作的咏物诗固然多写她们琐细的日常生活,但同时也敏锐地关注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尤其对西洋传进的物件深感兴趣。总的来说,清代女诗人的咏物诗并不刻意追求寄托,但也重视对于“意”的表达。她们的作品非常重视以形传神,甚至希望做到遗貌取神。处于强大的中国文学的咏物传统中,她们也和前代的经典作家或同时代较为重要的文学现象进行对话,以表达自己的审美情趣。这些都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特色、性别特色和个人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