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的故事     
仁爱是金 国外曾经举行过一个竞赛,要找出一个最具有同 情心的孩子。最终获胜者是一个年仅4岁的孩子,他的 邻居是一位老先生,最近刚刚丧妻。听到老先生的哭泣 声,孩子就走进他的家,爬到他的膝盖上并坐在那里。 当母亲问儿子说了些什么时,小男孩说:“什么也没说, 我只是陪他哭。”  相似文献   

2.
“师爱”是塑造青少年的巨大教育力量,它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万能的金钥匙,它能把学生由被动接受教育转化成主动接受教育。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作为一个教师,最大的过错莫过于对学生没有爱;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失去学生对自己的爱。那么班主任应怎样用师爱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呢?一、用“关心爱护”来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同情人,对人的由衷的关怀,这就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教师不能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班主任对学生的爱首先应该表现在对学生的学习、思…  相似文献   

3.
让孩子从小参加家务劳动,不仅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自立能力,如果你能精心“设计”的话,还可以在完成家务劳动的过程中,使孩子得到充分的智能训练的机会。 洗碗时的“程序设计” 饭后洗碗可算是极普遍的家常活。第一次让孩子洗碗前,我启发他:你想一想,这十几只碗,有大有小,还有调羹筷子,应该先洗哪只,再洗哪只,才能既快又好?孩子望着这些待洗的碗筷,回答:应该先洗大碗,再洗小碗。我又问:为什么?他答:洗好的碗要从大到小往上叠整齐,这样,洗好碗又同时理整齐,既快又好。我称赞他,孩子就按照这个“程序”把碗洗好了。其实,做许多事情,都有一个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的程序问题,每做一事之前先想一想,设计一下程序,便能把事情做得井  相似文献   

4.
今天,老妈说我整天只顾着玩,不学习,还把十几年前的老账翻出来讲。天,这是暑假!我一气之下写了这篇文章,给老妈讲讲中外父母之别。一、在孩子放学回家后,中国父母会问:“今天学习怎样?考试得了多少分?”外国父母则会问:“今天在学校过得愉快吗,和同学相处得好吗?”二、当孩子在家里谈论某个同学时,中国父母会问:“这个同学学习成绩好吗?”而外国父母则问:“他为人如何?”  相似文献   

5.
杰克·坎菲尔德是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一次他谈到教育孩子的问题时,讲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与他的女儿有关:有一次,他和妻子、女儿一起出去吃饭.  相似文献   

6.
为自己减刑     
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有一次我应邀到监狱为犯人们演讲,没有见到他,就请监狱长带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平日都忙,你现在终于获得了学好一门外语的上好机会。”几年后我接到一个兴高采烈的电话:“嘿,我出来了!”我一听是他,便问:“外语学好了吗?”他说:“我带出来一部60万字的译稿,准备出版。”他是刑满释放的,但我相信是他为自己大大地减了刑。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时度日如年,而获得一本棋谱后日子过得飞快。外语就是我这位朋友的棋谱,紧张充实几乎把他的牢狱之灾全然赦免。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有个真实的故事,大家都说一个孩子傻。 为什么呢?大家做过这样的试验:拿五分钱和十分钱的硬币给他,他总是拿五分的,屡屡如此。这样的人不傻吗?大家总嘲笑他。 一次,一外地的智者经过此地,听说了这件事,亲自试验了一回,果然与大家说的一样。智者哈哈大笑,拍着那孩子的肩膀说:“小朋友,你真聪明。”那孩子也  相似文献   

8.
这次回老家,遇到一个姓包的农民,他说他的大女儿考上了成都的一所外国语大学,小儿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理工大学。我问他;“你在教育孩子上有什么好办法呢?”他笑一笑说:“我的办法跟别人不一样,不是我教孩子,而是让孩子教我。” 他说:“我小时候家里穷,读不起书,要指望我教孩子,那只能是笑话,但如果不管他们,由着他们瞎混,我又不甘心。想来想去,想出一个办法:等他们上学读书的时候,我就开始跟着一起学。他们每天从学校回来,我都让他们把老师讲的跟我讲一遍,然后他们做作业,我也在旁边做,弄不懂的就问他们,他们弄不懂的  相似文献   

9.
三国时蜀将马谡,因失街亭被诸葛亮依法问斩,本是有口皆碑的历史。然而,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林汉达先生著《三国故事》,却把马谡写成“认罪自杀”:诸葛亮对马谡说,“我要是不把你办罪,全军不服。”他就把马谡下了监狱,马谡在监狱里给诸葛亮写了一信就自杀了。此说不知何据?  相似文献   

10.
我昔年读书“北大”时,曾听到当时以“选字”名家的刘文典先生讲到陆机《文赋》里“悲落叶于劲秋”一句时,向同学们发问:“你们想想,还有没有另外一个字比这个‘劲’字更好的呢?”还曾听到当时以文宗自负的林损先生讲到《论语》的“辞达而已矣”一句时,向同学们发问:“为什么不说成‘辞达而已’?甚至省为‘辞达耳’?”意思很清楚,刘先生以为“劲”这个实字用在这句话里是最好的;林先生以为“矣”这个虚字在这句话里  相似文献   

11.
大方的孩子     
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手上拿着一把糖果.奶奶跟孩子要糖果吃,孩子歪着脑袋想了想,然后挑出一颗糖,递给奶奶.奶奶接过糖,假装剥开,然后停了停,又笑着把糖还给孩子,并不断夸赞孩子. 几天后,外公跟孩子要糖吃.孩子迟疑了一下,拿出一颗糖给了外公.外公在他额头上亲了一口:“外公逗你玩呢.”然后把糖果还给孩子.  相似文献   

12.
正乔丹曾是纽约一家广告公司的业务员。有一次,他在如厕时,听到一位先生不停地抱怨:"蹲厕所真是百无聊赖,大把时间被浪费了!"职业的敏感性让乔丹突然想到一个好点子——为何不把广告印在厕纸上?乔丹立即向老板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老  相似文献   

13.
当家伟突然提出离婚时,我的泪水夺眶而出,我颤抖着望着他,哑着嗓子问:“是开玩笑吗?”“不是。”他冷冷地转过身。我突然嚎啕大哭起来,对他喊:“为什么?我什么地方对不起你了?谁?她是谁?”他阴沉着脸,轻轻一挥,就把我抛到了沙发上:“她是谁不重要。离婚协议书给你,我不会亏待你的。”随即扔下两三片薄纸。我泪流满  相似文献   

14.
一什么是感觉?在艺术家的眼里,总是把感觉与感受、直觉、印象,经验、体验等相提并论,同时对感觉在创作过程中的性质、作用,作了与哲学家、心理学家不同的叙述。他们说:“‘感受’就是写小说的基础。”对这个问题,高尔基说得很清楚。当有人问他什么东西第一次激动他写作?他说是“印象”。又问他多在什么感受上去建立形象?他说“在一切感受上”。他还说:“把作家缺少的那些环节放到经验里去,以便写出一个非常完美的形象——这就叫直觉。”我国作家谌容也说:“我写《人到中年》时,并不像有些评论家所  相似文献   

15.
小幽默     
不是哑巴 有一人挑柴进城,不小心挂破了一青年的华丽服装。青年大怒,把挑柴人送进警署,要其赔偿衣服。警长问挑柴人:“你挑柴进城为何不小心?”挑柴人吓得说不出话来,只显出满脸恐惧。警长问了三遍,挑柴人都没有答话。警长问青年说:“这是个哑巴?”青年说:“他是装哑,刚才在街上,他还不断大声(口么)喝卖柴呢。”警长笑着说:“你既然听到他(口么)喝,为何  相似文献   

16.
锯子的掌故     
记得读报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有一次鲁班上山用手拉着丝茅草向上攀登,谁知一下子就把手拉破了。他心里一亮:茅草的细齿能拉破手,如果做成铁片的细齿不是可以锯断树吗?”就这样发明了锯子。(《光明日报》1979年6月29日)我接触到这类的传说,第一次是偶然在一本历史故事  相似文献   

17.
我在电视上看到,汶川地震让很多孩子失去了亲人,孩子们在瓦砾堆上喊着爸爸妈妈的场面不时在脑海中萦回,我萌发了收养一个灾区孤儿的念头.与家人聊及此事时,爱人和上初中二年级的儿子也有同感.我家有良好的经济基础,有稳定的收入,有足够的能力帮助一个无辜的孩子.我们也将竭尽全力给孩子一个安全温暖的成长环境,把他抚养长大.请问,国家如何安置地震孤儿?怎样办理收养手续?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个很容易急躁的人,婚后,在许多琐事上,我都习惯与林锱铢必较,争吵不休。一天下午,下班回到家,我打电话告诉林,让他在下班的路上捎几个馒头回来,他说没问题。天渐渐地黑下来,我把粥和菜都准备好了,他还没有回来。我有些担忧,又有些生气。终于听到了门响。他回来了,两手空空。“馒头呢?”我怒火升腾。“没买。”他的脸色居然很平静。“你让我怎么打发今天晚上这顿饭?为什么总把我的话当耳边风?”我气愤地  相似文献   

19.
《快乐青春》2020,(4):36-36
人们历来喜欢把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称作“桃李”。如果老师教育、培养了很多学生,则可称作“桃李满天下”。为什么要把学生比喻为“桃李”呢?这里有一个历史典故。据《韩诗外传》记载:春秋时期,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他在得势时培养和提拔了一大批人,后来由于政见不一,他得罪了魏文侯,却没人肯站出来帮他说话。  相似文献   

20.
牟欣 《快乐青春》2005,(5):49-54
亮亮走了之后,一连几天阿呆都浑浑噩噩的,他怎么都没想明白,为什么一个P大点的孩子竟能把自己一个高中生耍得团团转,最后落得如此境地.要说亮亮聪明,但一个7岁的孩子,即使再聪明他的智商还能高到哪去!难道是自己太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