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为什么早上起来嘴里苦涩无比,即使漱口也不能立即改善? 云南 刘女士 展起口苦多为肝胆湿热所致.常见症状为口中有明显苦味,伴有口干舌燥、两胁胀痛、小便短黄等症状.临床上,急性肝炎、急性胆囊炎、急性尿道炎等肝胆湿热型患者常常觉得口苦,服用车前草、金钱草、绵茵陈等清热利湿、疏肝泄胆的中药,可快速改善口苦症状.  相似文献   

2.
民间秘方     
钟南 《家庭科技》2014,(7):30-30
支气管扩张 清肺止血汤鹿含草、白茅根、芦根各15克,黄芩、连翘、脱力草、六月雪各12克,侧柏叶、藕节、陈皮、半夏、竹茹、瓜蒌各9克,苡仁18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具有清肺化痰、止咳止血功效,主治支气管扩张,属痰热恋肺者。症见咳嗽、痰多色黄质稠,痰中带血或咯血,血色鲜红,口干口苦,舌红苔腻,脉滑。  相似文献   

3.
正夜间腿抽筋多为肝肾精血亏虚,导致肝气过旺所引起。白天阳气出表,阳气于内尚不致过旺,待晚上阳入于阴,阴血即相对不足,肝气过盛则致夜间腿抽筋。治疗应补益肝肾阴精佐泻肝气,药方如下:北柴胡、炙甘草各6克,丹皮9克,枸杞、葛根各18克,党参、淮山、赤芍药各  相似文献   

4.
正秋邪伤脾,脾虚会导致泄泻。平时经常食用以下两款药膳,可补脾虚、行湿气、止秋泻。怀山扁豆煲瘦肉用料:鲜怀山100克,炒扁豆50克,瘦肉300克,生姜3片,盐少许。做法:鲜怀山去皮洗净切块,瘦肉洗净切片;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煮沸,放入上述所有用料,大火煮沸后改慢火煮1.5小时,加少许盐调味即可。功效:怀山性味甘平,能健脾补肺、固肾益精,是典型的药食同源之品,对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者尤其适宜;炒扁豆健脾化湿利水。薏米莲子百合粥用料:薏米、粳米各50克,莲子(去心) 30克,百合20克,红糖或蜂蜜适量。做法:先将薏米、莲子  相似文献   

5.
家庭药膳     
八宝鸡汤 原料:党参5克,茯苓5克,炒白术5克,炙甘草2.5克,熟地黄7.5克,白芍5克,当归7.5克,川芎5克,母鸡1只(约1500克),猪肉750克,猪杂骨750克,葱、姜、料酒、味精、食盐各适量。 制作:1.将以上中药装入洁净纱布袋内,扎口备用。2将母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猪肉洗  相似文献   

6.
正中医认为,耳背大多由肾虚、干津湿热所致,患者经常会有肝火偏亢、湿热重等症状,通常表现为舌苔黄腻、口苦口臭、大便黏滞等。下面推荐一则食疗法:取芹菜100克、槐花20克、车前子20克、白茅根20克,加水煮,烧开后再煮20~30分钟。该方中,芹菜、车前子清热利湿,槐花清热解毒,白茅根清热生津,而且芹菜、槐花平时还可以作为蔬菜常吃。  相似文献   

7.
正白羊肾羹材料:肉苁蓉50克,荜拨10克,草果10克,陈皮5克,胡椒10克,白羊肾2对,羊脂200克,食盐、葱、酱油、酵母面、姜各适量。做法:将白羊肾、羊脂洗净;将肉苁蓉、陈皮、荜拨、草果、胡椒装入纱布袋内,扎住口后,与白羊肾、羊脂一同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将铝锅置灶  相似文献   

8.
正乌梅是梅的干燥果实,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效。常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治细菌性痢疾取乌梅18克压碎,配合香附12克,加水150毫升文火煎熬,使药液浓缩至50毫升即可,早晚分2次服。服药后大便恢复正常最短1天,最长5天。发热、恶心呕吐、腹痛、里急后重等症都在1~3天内消失。早期治疗效果较好。个别病人加大剂量(如乌梅、香附各50克)可以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9.
二子汤祛心火 心火旺者,心烦、口干、面赤、胸闷躁热、口舌生疮、小便赤短。可用莲子30克(不去莲芯),栀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至莲子熟,吃莲子、喝汤。每日1次,连服1周,可除心火。 猪肝菊花汤祛肝火 肝火旺者,目赤肿痛、口苦  相似文献   

10.
治面瘫验方     
方药组成:当归25克,防风、川芎各12克,勾藤15克,僵蚕9克,甘草6克,蜈蚣3条。每日1剂,分早、午、晚3次水煎服。 病例:李某,男,62岁,退休干部,1992年8月17日就诊。主诉半月前早晨起庥后发现口眼向左侧歪斜,语言不利,饮食困难,立即到医院进行针刺、烤电、服药、打  相似文献   

11.
处方一:宣志汤,茯苓15克,菖蒲3克,甘草3克,白术9克,生枣15克,远志3克,柴胡3克,当归9克,人参3克,山药15克,巴戟天9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肝气郁结型患者。处方二: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酒炒)4.5克,炒黄芩8克,栀子(酒炒)9克,当归(酒洗)9克,  相似文献   

12.
食疗祛火     
中医学所称病理之火,有实火、虚火两种。常见者如:心火、肝火、肺火、胃火、肾火。以食疗方法祛火,常收到独特的疗效,且患者乐于接受。下面介绍几种祛火食疗法。 心火:患者心烦、口渴、面赤、胸中闷热、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可用莲子30克,栀子15克(用布包),加冰糖适量水煎煮,吃莲子喝汤。 肝火:患者目赤肿痛、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而热、烦躁易怒、夜寝不安等。可用猪肝1具,菊花30克(用布  相似文献   

13.
正口臭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及正常的人际交往。因口为脾之窍,口臭病机多考虑胃火或食积所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胃火炽盛导致的口臭少见,临床上多见肝胆湿热、脾胃湿热证,因五脏六腑气机不调,郁而化热,皆可导致口臭。而脾胃肝胆湿热,湿与热结,缠绵难愈,又与口臭症状长期持续暗合。  相似文献   

14.
《家庭科技》2015,(1):33
治小儿肺炎双花、杏仁各9克,生石膏30克,木蝴蝶2克,川贝3克。水煎,每日分4次暇。葛根、白芍、钩藤、百部各10克,甘草、杏仁、浮萍、地龙各5克,太子参、黄芪各6克,桂枝3克。水煎,频饮服。治流行性腮腺炎金银花、连翘、牛蒡子、大青叶、赤小豆各6克。水煎,2~3岁每次1酒盅,每日服3次。蛇蜕3克,用砂锅焙干,研末,与1个鸡蛋水炒。1次服完,连服3日。蒲公英50克,夏枯草15克。  相似文献   

15.
酱油是使用率最高的调味品,其口味鲜成,营养丰富,每百克中含有蛋白质8.3克、脂肪1.6克、碳水化合物9.7克、钙47毫克、铁19.5毫克,还含有人体  相似文献   

16.
笔者于1996年开始用中药外敷治疗小儿腹泻27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用中药敷脐治疗,药物组成因证型而异。①寒泻:藿香、苍术、丁香、肉桂、胡椒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次3—5克,用姜汁调成糊状。②热泻:黄连、黄芩、滑石、车前子、苍术各等份,共研细末,用藿香正气水调成糊状。③伤食:槟榔、焦山楂、炒莱菔子、黄芩各等份,共研细末,用米醋调成糊状。④痢疾:石榴籽、石榴皮捣烂。敷脐方法:首先将药物制成膏,外敷于脐部,用纱布敷盖,胶布固定。一般每日换药2次,3日为1个疗程。注意敷脐前应先用75%酒精消毒,以免脐部感染而影响药物吸收,在贴敷及换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局部皮肤,如有瘙痒、起泡、丘疹等过敏现象,应  相似文献   

17.
家庭药膳     
十全大补汤 原料 党参、炙黄芪、炒白术、酒白芍、茯苓各10克,肉桂3克,熟地、当归各15克,炒川芎、炙甘草各6克,墨鱼、猪肚各50克,猪肉500克,生姜30克,猪杂骨、葱、料酒、花椒、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 1.将以上中药装入洁净纱布袋内,扎紧  相似文献   

18.
十全大补汤     
正配方人参(西洋参、种洋参、生晒参、红参、党参均可)10~30克,炙黄芪、熟地、炒川芎、当归、炒白术、炒杭、茯苓、炙甘草各30克,肉桂15克,猪肉1000克,生姜50克,食盐适量。制法①将参芪等中药用纱布袋装好扎口,放入适量冷水中浸泡半小时。②将猪肉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的肉块,将肉快、装有中药的药袋及泡中药的水一起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打净浮沫,改文火炖至肉熟,加入适量食盐即可。用法佐餐食用,食肉喝汤,每周1次。功效温补气血,用于体质虚弱、年老体衰、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少气懒言等气血不足者。  相似文献   

19.
正晚上口干口苦,总是感觉嘴巴里有异常,可能是疾病的先兆,所以千万别轻视,必要时应及时到医院治疗,及早解决。口腔疾病口腔疾病最容易引起口干口苦。如果口腔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出现口干口苦的状况。慢性肺病一些患有慢性肺病的患者,也出现口干口苦的情况。另外,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患者都会出现口苦的情况,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由于他们的肺功能一般  相似文献   

20.
芡实25克,菟丝子、杜仲、党参各20克,巴戟、补骨脂各15克,淫羊藿、紫河车、白术各12克,制附子(先煎1~3小时)10克,肉桂、沉香(后下)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