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江白酥鱼     
四川潼南双江镇的白酥鱼是双江镇饮食文化的遗存之一。 建国初期,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曾派人回家乡双江镇,请老厨师陈锡武进京为川籍首长们主厨。但陈锡武已年逾八十,不愿远离故土,便推荐其弟子邓林替他前往。这里提到的陈锡武便是白酥鱼的创制人。因此,白酥鱼也就随着他的高徒邓林进了中南海。白酥鱼进了中南海后,很快得到了众领导的喜爱和称赞。  相似文献   

2.
争画趣闻     
建国初期,在中南海毛主席的家里曾发生一桩由毛泽东、郭沫若、齐白石三人“争画”的轶闻。事情经过是这样的; 著名画家、金石家齐白石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比敬仰与热爱,精心制作了两方印章,用宣纸包好,托人送给了毛主席。 毛泽东收到印章后,深为喜爱,平素挥毫泼墨,若遇满意之作,总要铃上那两方印章。一天,毛泽东在中南海设下宴席,请郭沫若作陪,答谢齐白石先生。  相似文献   

3.
陈世松、李全中、龙岱等人编撰的《宋哲元传》,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作为中国历史人物丛书出版,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写书名,责任编辑邱莲梅精心编排,使该书增色不少。《宋哲元传》是近几年历史人物传记著作中难得的佳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泰山不老,松柏长青。毛主席永远活在革命人民的心中。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逝世一周年了。我望着一九六八年一月二十六日和毛主席一起合影的照片,拿着在毛主席办公室用过的本子和钢笔,深沉地追思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八年的幸福情景。我是一九六四年八月参军入伍的。新兵训练结束后,我被分配到北戴河当警卫战士。一九六六年夏天,上级又把我调到中央警卫团一中队,在中南海做警卫。我值勤的地方,就是  相似文献   

5.
毛主席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人。 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  相似文献   

6.
《琼州学院学报》2016,(4):11-17
以《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核心,对南海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和整理研究,重点提取了海洋经济、侨界垦殖移民计划、主权宣传教育、南海文化痕迹等文献主题,呈现了民国报刊中南海文献的多元面貌,显示了海疆危机中各社会阶层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张闻天在遵义会议上所作批判“左”倾军事路线的报告与会议决议的形成1979年8月,党中央为张闻天平反举行了追悼会,邓小平在致悼词中说道:张闻天在遵义会议上“作了批判‘左’倾军事路线的报告,起草了会议的决议……”.又据中央党史研究室《张闻天选集传记》组调查,这两句话是胡乔木亲自听毛泽东讲的,所以在修改悼词草稿时,特意加上的.遵义会议的主要当事人毛泽东、周恩来曾说过,张闻天在遵义会议上作了“反报告”.遵义会议参加者杨尚昆也回忆说:“我清楚地记得,遵义会议上反对‘左’倾军事路线的报告(通称‘反报告’是闻天同志作的.他作报告时手里有一个提纲,基本上是照着提纲讲的”.同时,有关文献中也记载:“扩大会中恩来同志及其他同志完全同意洛甫及毛王的提纲和意见”.十多年来,从众多党史资料中可以看到,红军自通道——黎平改变战略进军方向后,在向黔北地域的行军途中,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加紧了到遵义开会的酝酿准备工作.此过程中,将不仅是口头交换思想,提高认识,还会在取得共识后由张闻天起草一份全面、系统总结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失败教训的文字提纲,揭露博古、李德的严重错误,以期提高党和红军高级干部的认识.而这个文字提纲即杨尚昆所说张闻天遵义会议上作报告时用的提纲.说这  相似文献   

8.
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前不久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国家主席、中央党史领导小组组长杨尚昆同志会见了与会同志,勉励大家搞好党史研究工作。现将这次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坚决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观点 会议指出,有些人背离四项基本原则,歪曲党的历史,捏造历史事实,散市蛊惑人心的错误观点。如有人写了《全面批判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修养》,胡说它宣扬的是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二年六月十一日,于毅夫同志病逝于长春。邓颖超、习仲勋、廖承志、许德珩、杨尚昆、刘澜涛、李维汉、王首道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打来唁电致哀,高度评价了他在民族解放事业和党的统战工作中作出的贡献。于毅夫同志早年曾致力于东北新文化的开拓。在东北抗日救亡运动、创立东北人民政权,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毅夫端方无私、光明磊落的一生,表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和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相似文献   

10.
沙产业、草产业是钱学森院士第六次产业革命的理论。标志是延伸产业链条,强调"四过"转化(过光、过腹、过机、过市),促成良性循环(沙漠增绿、资源增值、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实现"三生统一"(恢复生态、发展生产、提高农牧民生活),保证可持续发展。它要求:围绕一个"省"字,走资源节约再生的循环经济之路;突出一个"链"字,走"草畜工贸四结合"、"农工贸一体化"的龙型生态经济之路;强调一个"转"字,走新型的涉农工业化集约经营之路;追求一个"增"字,走技术创新、成果集群、系统耦合、利用综合、文化衔接、效益迭加的知识经济之路。这是西部大开发的新思路,新举措;也是符合西部特殊规律,兼顾历史、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基础的大整合、大创新。  相似文献   

11.
刘利平 《广西社会科学》2008,153(3):126-130
《明史.兵志》等史书对明代的战车基本持否定的态度,认为明代战车"未尝一当敌"、"亦未尝以战"。然而,史实表明,明代战车不仅挡过敌、参加过战斗,而且取得过不少战果。不过,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明代战车在当时所起的作用也不宜高估。  相似文献   

12.
首届《昭明文选》国际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八年八月一日至五日在长春召开。国内及来自日本、新加坡、美国的专家学者六十余人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全国高等学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关怀支持下,由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长春师范学院、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南海业余大学等单位共同举办的。  相似文献   

13.
李明 《船山学刊》2014,(1):104-110
钱穆的一生,亲近过佛学经典、亲历过佛教修行、进行过禅学研究、参加过禅学争论、接受过禅宗大师影响,与佛与禅都有极大的因缘。在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背景下,钱穆的禅学研究是以中国文化和儒家文化为本位的。他指出,从佛教发展的角度来看,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发展阶段,是佛教中国化的"中心台柱";从佛教中国化的历程来看,禅宗堪称佛教史上的"宗教革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禅宗是中国历史"不可缺少的一环";是中国文化与异文化融合之典型。在20世纪关于《坛经》及其作者的争论中,钱穆反驳了胡适的观点,并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考据在禅学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特别注意了禅宗思想中的"悟"与"修"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4.
臧乐源 《文史哲》2007,(1):37-45
臧克家和毛泽东的交往缘于诗。他们的第一次会面是1945年9月在重庆,会面后臧克家写的第一首歌颂毛泽东的诗是《毛泽东,你是一颗大星》。1956年底《诗刊》创刊,主编臧克家等向毛泽东写信约稿。1957年1月14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召见了臧克家和袁水拍。席间同意臧克家的意见,毛泽东修改了即将发表的《沁园春.雪》中的字。尔后臧克家又帮毛泽东修改诗词文字多处。而对臧克家提出的诗词中的问题,毛泽东也尽量作答。1957年“反右”时臧克家因刚刚受到毛泽东的召见而幸免于难。臧克家经常就诗歌问题给毛泽东写信,毛泽东先后给臧克家写过七封信,主要内容都是论诗。  相似文献   

15.
船山评价古人,往往"苛刻",独于张横渠、胡五峰、陈白沙、朱熹等少数人微词为少,所以如此,乃因船山思想太过深刻,境界太过高远,已然至于古今难及之域界,加以信念坚确,持守严格,遂至"义不容情"。以"道眼"看"世人",不免尽有瑕渍。今仅以白沙为例而略显之。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逝世后,围绕如何操办葬礼及分享孙中山这一政治资源,国民党内外各派政治力量斗争激烈。葬礼方面,除"国葬"、"党葬"或"国民葬"的分歧外,由于孙中山生前信奉基督教,故在基督教礼仪方面也有过激烈的争论。围绕孙中山身后是否举办过基督教葬礼问题,宋庆龄与埃德加·斯诺之间曾发生过一段纠葛。目前对此也仍有不同意见。从当时留下的各类记载看,孙中山逝世后确实曾经举办过基督教葬礼。举办这一仪式是整个孙氏家属的意愿,而不仅是孙科、孔祥熙等个别人坚持的结果。围绕这一事件产生的种种争论与纠葛,反映了趋向革命的基督徒在特定历史环境中所面临的某种紧张。  相似文献   

17.
龙文玲 《学术论坛》2012,35(1):139-146
汉代文学社会批判主题的形成与嬗变与当时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应汉初吸取前朝经验稳定政权的时代要求,《新语》《过秦论》等一批作品涌现,形成了"过秦"的文学批判主题。这一主题被武帝时期作家沿承。昭帝时盐铁会上,贤良、文学对武帝弊政给予猛烈抨击,不仅借批判秦政影射武帝之失,而且借褒扬文帝时政批判武帝扰民政治,更多直接批评武帝时政,延续并深化了汉初以来的"过秦"主题,并由"过秦"转向"崇文过武",对此后汉代文学的社会批判思潮影响至深。不独昭显了古代文人参与政治的热情,更体现了独立的批判精神与深厚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8.
正许多人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感到一件正在做的事情或者一个情景,似乎以前就做过或者经历过。比如,旅行到一个从末去过的街道,却突然感到以前来过这个地方。我们把这种观象称作"似曾相识"。第六感是潜意识的漂浮物"似曾相识"现象有着悠久的研究历史,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相关的记载,直到19世纪早期这一现象才被法国学者引入科学研究。如今,科学家们  相似文献   

19.
打开十七大报告,民生话题几乎贯穿始终,诸如"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人  相似文献   

20.
陈忠 《东岳论丛》2007,(5):118-121
"了"和"过"的意象图式有对立也有一定的交叉,导致二者对不同动词语和成分的选择也呈对立和交叉的复杂态势。这种选择和限制背后的动因,不是句法层面的,而是来自意象图式。图式结构制约着"了"和"过"句法分布和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