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土默川一带蒙古族居民,因长期与汉、满、回等民族杂居,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俗习惯。既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又表现出顽强的、难以消失的自我特色。妇女服饰衣着的变化,反映着社会的盛衰,婚嫁及育儿习俗,则有历史故迹的存遗;不同形式的葬仪,反映了人们对死者的美好愿望;居住习俗则与地理及气候等自然环境相关。饮食习俗和体育文化生活,也具有极鲜明的草原特色。  相似文献   

2.
韩桂英 《理论界》2014,(7):47-4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简称阜蒙县)是阜新市"非遗"项目比较集中的地区,其中,以蒙古贞(也称蒙古勒津)蒙古族少数民族聚集地区"非遗"为众多。本文认真总结了蒙古贞"非遗"挖掘、保护的阶段性成果,揭示了当下蒙古贞"非遗"挖掘、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站在阜新市全市"非遗"工作的角度,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蒙古贞少数民族"非遗"挖掘、保护的有效对策,有望为蒙古贞少数民族全力推进"非遗"挖掘和保护工作,尽一份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原则的界定与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非遗"项目保护工作的理论和实践进程中可知,产业化是"非遗"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和重要途径.鉴于"非遗"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着的几种争议,依据项目自身文化特性,可以将其分为全部产业化、部分产业化、非产业化三种类别."非遗"产业化应该主要追求有利于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传承和文化资本不断积累的社会利益.由于"非遗"项目种类繁多、特点鲜明,其存在状况和市场价值等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遵循相应的标准与原则,以符合产业化模式的构建规律.  相似文献   

4.
"非遗"音乐文化引入现代高等音乐教育的课堂,这是实现"非遗"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并已经为社会各界所认同。在现代高等音乐教育中建立"非遗特色教学体系"是颇具影响力的教育理念。在实践"非遗特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非遗"项目的合理选择,构建地域性特色学科,并重点实现"非遗"音乐文化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5.
张小军  徐琨 《河北学刊》2014,(2):216-218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占有较大比重,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不断增加,音乐类"非遗"项目也随之增加。因此,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音乐类"非遗"的传承保护,深入探究河北省音乐类"非遗"特色品牌文化的构建,以期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面临着愈演愈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跨国保护困局,对我国文化主权和文化软实力提升带来不利影响。其根源在于西方国家创设了有利于自身的知识产权制度并将"积存性"智力成果摒弃在保护范围之外,同时垄断了国际组织主导权和国际条约的诠释权。当然,国内知识产权制度设计中对"非遗"的忽视与保护缺失也有很大关系。对此,我们要积极掌握国家话语权,提升国际议程设置能力,更新立法理念、完善国内外知识产权制度,对"非遗"相关权利进行"知识产权转化",援引"文化例外"等相关原则扶持与壮大相关文化企业,为"非遗"资源走向世界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服饰习俗是人类物质与精神文化的重要表现。它从原始社会以树皮、兽皮为衣到现代化纤服装,有其悠久的历史。在各种生产力及其不同生产水平的条件下,服饰的质量、样式都不相同。时代的尚好、上层人士的喜爱及都市文化的侵染,都直接影响服饰的变迁。社会关系不同,阶级地位不同,也使服饰呈现出不同的民俗特色。下面从服饰的变迁来谈谈中国服饰习俗的社会性。远古时代中国原始的人类用兽皮、树皮  相似文献   

8.
析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战略方向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虽已形成热潮,但具体到该名词的概念、内涵及外延,很多国人仍是知之甚少.究其根本,这种非正常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对"非遗"采取片面化保护的结果,是我们在"非遗"保护的战略方向选择及执行上出现偏差所导致的结果.是我们长期以来将"非遗"保护剥离其活态性生存的社会文化空间的结果.将"非遗"保护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合适位置去思量其价值与作用,这应是我们进行"非遗"保护时所采取的正确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已引发我国学界的广泛关注。人类学,特别是文化人类学,由于其研究过程注重以"他者"的视角来反观、诠释和重构文化,使其既具有对文化的人文关怀,又具有应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因此成为了"非遗"研究的基本学科起点。以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对"非遗"进行发掘、解构和重构,实现民众对"非遗"及其生态系统的有效认知,搭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是包括人类学在内的"非遗"学者群体应有的义务和必须承担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城市文化生态是鲜活的且具有历史性的系统,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轨迹及其在当下城市文化中的生存状态,都与城市特定的文化生态紧密关联。从文化生态视野出发,不仅可以更清晰地梳理"非遗"历史发展脉络,而且可以更全面、更科学地审视当下"非遗"保护的理念与策略。  相似文献   

11.
齐国服饰艺术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齐国的服饰艺术是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服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形制、色彩、纹饰、质料、佩饰等所构成的服饰形式美,充分体现出齐国服饰鲜明的地域特征和艺术特色,特别是"度爵而制服"、"上以为政,下以为俗"、"礼乐"与"实用"结合和"错采镂金,雕绘满眼"的服饰审美观,不仅承袭了儒家礼乐文化精髓,也对丰富和发展我国传统服饰文化起了重要作用,并影响中国服饰审美理论与服饰艺术实践长达数千年。  相似文献   

12.
《西藏日报》作为西藏自治区机关报,也是西藏最权威最有影响的一份报纸,在西藏"非遗"保护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该报在"非遗"保护中的责任是通过"非遗"报道来呈现的。分析该报2013年1月至12月的报纸,能够自觉地把"非遗"作为自己重要的议程设置,在"非遗"报道中见"人",见"物",更见"精神","非遗"报道的去"阶层化",积极探索"非遗"保护的路径。但《西藏日报》"非遗"报道也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对宗教节日的规避,专家意见的缺席和舆论监督的缺位。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特定族群世代创造并传承的文化资源,其"活态性"特征会随着时代变迁而融入新的文化理念、精神内涵。非遗资源的产权确认与产权交易,离不开非遗资源的创新创造,离不开创意成果的市场转换。当下,有必要依循非遗资源"公权"与"私权"并存的法律属性,结合非遗资源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尊重非遗、保证非遗传承"原真性"的基础上,以公法和私法相结合的立法模式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立法内容,关注核心技艺与核心意蕴的产权确认、产权授权和交易监管,确定产权交易的基本原则,以保护与发展并存的理念,展现非遗的文化价值与资源效益,守护私权权益。  相似文献   

14.
贵州布依族生态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仁生 《理论界》2012,(11):66-67
贵州的布依族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尤为宝贵的是其中的生态文化。其饮食、服饰、住居、宗教和生活习俗中的各种禁忌都体现了布依族人保护生态的思想和行为。例如布依族的饮食上多以粗茶淡饭为主,崇尚节俭。其所居住的房屋也多以石块为主,尤其是著名的"石板房"更是合乎生态环保要求。布依族的生活与宗教习俗中的各种禁忌诸如动植物的崇拜、婚丧嫁娶等也处处体现了这个民族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15.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和文化消费的需求变迁,极大改变甚至瓦解了"非遗"的生存根基,众多弥足珍贵的"非遗"资产陷入式微,逐渐滑向消亡边缘。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扩大"非遗"传播范围,使之成为受众消费历史、消费文化的一个部分,从而提高非遗在普通民众中的普及率,并由此转换为文化资本,业已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在此,我们以苏南地区非遗传承现状为例,探索如何借助现代视听手段和新媒体影像传播路径,推动非遗适应当代纷繁多样的媒介环境与受众需求,从而获得新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6.
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实践,存在着一个与对象密切相关的"共识"形成的话语生产过程"。共识性创新"的概念旨在于回答共识在"非遗"创新实践中的生成机制与作用方式。在福建省"漆艺+"艺术创新实践的经验案例中",非遗"的发展规律、社会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共同构成"非遗"创新的话语场域,而接合实践则以此为出发点,通过事物与意义的勾连,为该创新实践赋予实用、规范与认知层面的合理性。对"非遗"保护与创新发展实践中"共识性创新"维度的强调,可以深化对现代遗产保护模式、机制及其经验的认识,但也需要认识到话语的局限性,不能以话语代替具体的、历史的实践,也不能在突显共识的同时忽视分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蒙古族历史每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变化,在服饰上都有明显的印记,其服饰的演变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紧密相关。蒙古族服饰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在保留本民族固有特性、习俗的同时,也受生产和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并不断吸纳其他民族服饰的长处,逐步发展成熟。元代是蒙古族服饰文化的发展期。清代是蒙古族服饰部落特色的形成期。  相似文献   

18.
杜尔伯特蒙古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区域非遗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存在形式,无论其产生,亦或是其发展,皆充满了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叙述与延续.本文以黑龙江流域大庆市杜尔伯特自治区蒙古族音乐类非遗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音乐类非遗"再研究"的研究法,以可参考的杜尔伯特蒙古族音乐类非遗叙述为起始点,结合游走于杜尔伯特蒙古族民间的代表性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探讨杜尔伯特蒙古族音乐类非遗的变迁与保留,进而对杜尔伯特蒙古族音乐类非遗的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9.
非遗传承人包括"传授者"和"承袭者"两类行为体,传承是传与承的合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是人的"活态化"。本文从非遗传承人的角度,对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要保护传与承的主体,又要为两者互动循环提供足够的空间,最终目标是形成本土非物质文化个人和群体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非遗的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20.
梨园戏作为南戏遗响的一种古老剧种,其戏剧服饰是在南戏服饰的自身内在演变与外在的泉州地域特征、宗教环境、社会文化习俗等因素内外交错影响下形成的带有鲜明泉州地域文化特征的地方戏服饰,其色彩古老,以红与黑为主要颜色,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阐释了梨园戏服饰色彩文化的形成原因及其地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