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西是世界上经济较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相当高.它的城市化先于工业化,属于过度城市化模式.在其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如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明显、城市贫困等问题.相比之下,中国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属于滞后型城市化模式.纵观巴西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促进中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要注重城乡统筹,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且走生态城市化之路.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定义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外对"城市化"概念有多种理解。作为动词,城市化应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与"城市化"相关的几个概念主要有城镇化、农村城市化、小城镇化、逆城市化。  相似文献   

3.
过去二十多年的快速城市化不仅催生经济发展的奇迹,而且产生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生态环境脆弱等负面影响。鉴于城市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本文从城市化模式的视角考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们发现,经济发展方式、地方政府的职能转换不力与以土地平面扩张为主的城市化模式有内在联系,今后城市化应尊重"现阶段产业结构低端化、农业经营收入占农村家庭收入一半左右的份额"等基本国情,并遵循"地方政府逐步退出土地市场、人口城市化替代土地城市化、不可急速推进土地市场的城乡一体化、富余工业土地存量转化为商住用地"等四项原则。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异常复杂和艰辛的过程,近期全国范围的"民工荒"问题昭示农民工的城市化从理念到政策都有所滞后。为此,通过构建人口城市化效用模型,阐释了财富积累和人力资本都过低的现实会造成农民工在城市缺乏"自生能力",无法应对城市的高生活成本;而二元体制和城市政府规制的双重作用,又使其城市化效用进一步劣化;农民工城市化的核心是成本支付问题,由于"激励不相容",流入地地方城市政府缺乏解决动力,转而定位于流出地的城镇化,又无法解决产业支撑缺失而导致的就业机会缺失,因此必须依靠中央政府从全国范围的统筹规划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从中国的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路径,以及上述两种城市化进程推进速度偏差的角度,分析城市化进程的能耗效应。研究发现,在5%水平下,土地城市化整体上能够显著增加能耗,而人口城市化整体上则没有显著性的影响,同时土地城市化相对于人口城市化的过快推进也能显著推动能耗的上升。相对于人口城市化而言,土地城市化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能耗增加的主导力量,土地城市化主要通过间接效应影响到能耗,而人口城市化主要通过直接效应影响到能耗。认为,应当优化人口城市化的空间布局,提升土地城市化效率,推动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的协同以及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从区域的"城市性"视角,重新理解城市化的深刻内涵。考察中外城市化的演变史发现,城市化道路有两种类型:一是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二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道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借鉴中外城市化的经验教训,如今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应是走人口转移和结构转型并存的"双轨"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作为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所构成的复杂运行系统,其内在要素的耦合性程度高低对于城市化的正常运转及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影响。文章通过对“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的综合测度及耦合性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化水平基本呈现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空间城市化的运行格局;其经济城市化导向型的省区多以东部地区为主,人口城市化导向型的省区多以中部地区为主,空间城市化导向型的省区多以西部地区为主;我国的人口—经济城市化、人口—空间城市化、经济—空间城市化及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总体均处于耦合性的拮抗阶段,但就空间分布来看,人口—经济城市化、人口—空间城市化、经济—空间城市化呈现为多数省区处于拮抗阶段、少数省区处于低水平耦合和磨合阶段的发展状态;而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却全部位于低水平耦合和拮抗阶段。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与工业化总是相伴而生,互相推动,共同发展。而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小规模的农业特征往往会使"三农"问题显得格外突出,中国如此,日本也是如此。由于日本的城市化过程早于中国,总结其城市化进程中对"三农"保护的经验,有助于解决我国当前矛盾最为突出的"三农"问题。日本城市化的发展是与工业化一起发展起来的,政府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用地、配套设施建设到生产、销售等政府都给予种种政策支持,以促进工业的快速增长,工业化又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为保障城市化的有序进行,政府对国土进行全面和周密的规划,制定《国土综合开发法》,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保证它的顺利实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多民族现象日渐突出,城市各民族人民经济、社会交往活动的日益增多,民族文化的调适就显得非常必要。文章试从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概观、民族文化调适的可能性以及如何调适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11年城乡居民随机问卷调查数据组成研究数据库,以家庭为研究单位,将农户分为本地传统农业生产型、本地小城镇化型、半城市化型和城市化型四种生计类型,并对四类农户家庭的人口特征进行统计、比较和显著性检验,寻求农村人口梯次城市化的现实依据。分析认为:农村人口梯次城市化是农户家庭人口特征差异的必然要求;家庭人口特征对城市化转移区域选择有明显的影响;发展本地小城镇应该成为城市化战略的着力点,并建议政府采取措施着力培育新型农民、着力扩大小城镇规模、降低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门槛等,以推进农村人口梯次城市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经进入高速城市化阶段,大量的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成为城市新生市民。我国城市化在城市规模、人口、基础设施等硬件方面的发展相当快,但以"公民化"为核心的软件建设严重滞后,大量新生市民公民化程度很低,这已经严重制约了城市发展的内涵质量。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新生市民的公民化应从两个基本方面着手进行:一是让新生市民拥有与法律层面和现实层面相统一的公民身份与公民权利;二是通过各种教育手段,让新生市民养成真正的公民人格。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逐年递增,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然而,囿于城乡二元制度的桎梏,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成本成为了城市化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滞后型城市化的视角,基于社会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中的个人成本和公共成本进行分析和估算后,认为,"十二五"期间,公共成本投入的增长率应该大于个人成本投入的增长率,短期内应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还应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城市化在改革开放后步入了平稳发展期,遵循城市化逻辑增长模型,利用1973-2008年的数据进行估计后得出:中国城市化年均增长速度为0.0412,远远快于0.01729的世界平均水平;2014年左右,中国将结束高速城市化过程,此时的城市化率将达50.11%;中国城市化的饱和值约为84.98%,而67%左右可能是中国未来20年城市化发展的顶部,此后城市化水平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维持在70%左右。  相似文献   

14.
论城市化定义的嬗变与分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城市化的定义进行了系统的概括、梳理和评论,并概括比较了众多学者对乡村城市化的论述。文章认为,学术界对城市化的界定大致经历了从传统型定义到现代型定义,再发展到后现代型定义的过程。这一嬗变反映了人们从关注经济的发展到重视生活方式的转变和文明变迁,从强调城区的集中建设到主张都市带的协调发展,从强调城市工业文明取代乡村农业文明到主张城乡文明相融合等等的思路历程。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城市化三个子系统,以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学、物理模型和GIS技术研究了山东省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贡献度及其协调性的空间差异,结论如下:(1)山东省整体城市化类型属空间导向型;(2)山东省17地市的城市化有显著空间差异,济南、青岛的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青岛市的经济城市化水平一枝独秀,威海市的空间城市化水平最高;(3)现阶段山东省整体城市化协调度仍处于拮抗阶段.最后,提出了有利于山东省"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的研究是近年来关于中国城市化研究的一个新课题,许多学者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总体上来说,主要有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研究、区域性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研究、对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调查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关系研究以及语言、宗教等与城市化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通过2005年经济数据分析了辽宁"五点一线"经济带的经济城市化水平、人口城市化水平、空间城市化水平、生活方式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综合评价系数,并认为存在人口城市化水平空间差异大、城市发展缓慢、城市等级规模不协调和城市基础设施薄弱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了城市化发展的"快车道",城市化的核心问题是农村人口的城市化,即农民向市民的角色转换.农民向市民的转化过程实质上是农民人格不断嬗变、逐步过渡到市民人格的过程,由于嬗变的自发性和城市化消极因素影响而衍生的不良人格嬗变是诱发犯罪的潜在因素,控制、减少不良的人格嬗变可减少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雾霾天气的频发与我国传统粗放型的城市化方式紧密相关。城市空间规模化扩张中的建筑污染、工业型城市化产生大量的污染、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带来的"生活效应"、滞后的城市治理体系都是造成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快推进集约型的城市化道路、构建多途径的城市化道路、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政府科学治理城市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成为各国及各地区必然要经过的历史过程,但这个过程因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差异而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比中国与欧洲城市化过程,结合中国城市化的内在约束,对中国城市化过程进行了理性再认识,并提出了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民族—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