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从2008年刺激增长的政策颁布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融资的热潮.短短的两年内,全国各级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负馈总计由2008年初的1万多亿元上升至2009年末的6万亿元,与此相应却带来了政府的信用风险问题及银行、信托投资机构的金融风险问题.本文从地方融资平台的现象入手,全面分析了地方融资狂热的特点、根源及可能引发的种种后果,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产生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不完全的产物,其双重不完全代理是导致平台风险产生和扩大的主要原因。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与地方政府的双重不完全代理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内生动机,从而掩盖了投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扩张本质,进一步加大了风险控制的难度。特别是在经济滞胀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债务风险呈现扩大趋势。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控制的最佳方式在于从微观主体与宏观主体出发解决三者之间的双重不完全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欧美等国家债务危机的爆发,全球性的政府债务的潜在风险和监督管理逐渐显现出来。当前,一些地方投、融资的平台运作很不规范,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已危及到国家的经济安全。由此引发了各界对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关注,因此,我国迫切需要从综合治理的角度,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梳理,甄别不同债务,分别进行监督管理,并从体制、机制上建立一套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迅速累积有可能形成地方财政风险以及连带的金融风险。政府层级多和部门利益因素是融资平台数量庞大的体制原因,地方政府财力和事权的不匹配是激发融资数量过快增长的制度原因。地方政府举债应当依据黄金法则、效率原则和风险可控原则,一是要筑牢防范风险的微观基础,使融资平台真正成为法律上能够承担责任义务的主体,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真正成为管理规范、决策科学的主体;二是应从宏观上构建制度框架,解决激励约束不相容、信息不对称以及事权和财权划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规模、地方财力综合指数与当地经济总量为变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比较中部地区18个中心城市及主要城市在2009—2013年间的投融资平台规模对地方经济增长影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加快发展区域金融经济一体化的总体框架内,不同发展梯度上的城市实施差别化的经济发展战略,防范地方政府财政风险,并充分发挥地方投融资模式创新带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水平提高,将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共投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投资带来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一方面,我国过去的公共投资领域累积了大量的政府债务,另一方面,未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需保持较大规模的公共投资。而融资困难多、债务风险大是地方政府公共投资急需解决的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规范投融资行为、整合资源、分类控制,从而缓解地方政府公共投资融资困境、系统控制政府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己经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介绍中国地方政府负债的总体情况;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问题与风险的表现;分析形成地方政府负债风险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原因;通过对美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经验借鉴,提出对中国地方政府负债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区域经济是地方政府统辖下的经济,地方政府的行为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区域中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阐述、解释、分析现实中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中的角色,以及其应当承担的角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对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大量涌现与地方债务危机快速膨胀现象,现有的大多数研究将其产生的现实动因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事权与财权不对称的公共财政体制;二是以 GDP 为中心的晋升锦标赛式的官员考核机制.然而,仅有这两方面因素的解释力是不够的,还应该考虑地方官员组建融资平台借债搞建设的经济激励因素.经济激励的效果包括扩充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和官员个人通过腐败来谋取私利两个方面,而地方官员的经济激励已成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大量涌现与地方债务危机快速膨胀的重要现实动因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缓解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规模的快速扩张,风险开始显现.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风险状况和制度成因,需要规范融资平台运营制度,构建地方政府的“阳光融资”制度.  相似文献   

11.
地方财政投融资是以地方政府信用为基础 ,为实现政府基本目标 ,采取有偿融资和投资方式所进行的经济活动及所形成的制度体系。改革开放以来 ,投融资业务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由于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 ,以及政策措施不配套 ,地方财政投融资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我们有必要总结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促进地方财政投融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地方财政重整制度是地方政府发生严重债务危机事件时的一种应急处置制度,对该制度的完善有助于形成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政策闭环。地方财政重整主要是对地方政府预算的重新安排,而非地方政府的破产,因此需要在维持政府有效运转、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地方政府对财政责任的独立承担。为实现这一目的,需要明确界定财政重整制度中的经济标准、程序标准和权责归属。同时,为确保地方财政重整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应注重与预算、公债等财政管理制度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方政府债务信息披露问题,通过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现状和债务披露现状的分析,提出从融资平台信息披露的法规体系、会计体系以及监督体制三个方面进行构建债务信息披露保障体系,确保融资平台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于构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国务院文件和财政部、人民银行、监管会三部委的公发文件,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各种界定进行分析、阐述,在分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快速扩张的原因的基础上,从政府、银行、监管当局3个层面提出防范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从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原理出发,分析了当前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规模巨大的地方政府债务威胁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的长期发展。利用2009—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选取考虑时间效应和个体效应的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在财政分权和财政透明度联合视角下,探究了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同时考察了财政透明度对财政分权影响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财政收入分权程度增加有助于地方政府债务减少,财政支出分权程度增加导致地方政府债务扩张,而财政透明度与地方政府债务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从财政透明度的调节效应看,财政透明度抑制了财政收入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的作用机制,而对财政支出分权作用机制的影响不显著;从扩展性分析看,东部地区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远大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财政透明度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小于中部和东部地区。据此,政府应逐步完善财政分权机制,继续扩大财政信息披露,以实现政府对地方债务的有效控制和系统性风险的有序化解。  相似文献   

17.
中央针对房地产市场连续实行严厉调控以来,房地产价格上涨势头得以遏制.与此同时,部分地方政府却频频以“试探性救市”措施寻求政策“微调”空间,凸显地方政府根源于“土地财政”的窘境.实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之转型,必须优化和增加制度供给,建立财政风险分散机制,打破对非规范、非正式财政路径的严重依赖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的运作特点,以逻辑模型为基础,设计出横向包含"投入—过程—产出—影响"四个环节、纵向包括"绩效目标—绩效环节—绩效因素—绩效指标"四个级次的债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构建的债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明显的多层次递阶特征,并且指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网络关系,运用基于三角模糊数的网络层次分析法(FANP),确定债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各具体指标权重,进而为实践部门开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绩效评价提供科学工具并搭建操作平台。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地方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调节主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公共支出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财政分权理论的内在规定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地方政府发行公债是有其可行性。发行地方公债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发行地方公债已经具备一定可行条件,同时也存在很多不利因素,但相关体制改革的深化、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市场体系改革的跟进,这些问题必将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