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唐玄宗的宗教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玄宗在位时 ,推行了大力扶植道教的政策 ,如提高老子李耳及道教有关人物的地位 ,尊崇道教经典 ,优待道士、女冠等。对佛教则采取了“抑而不毁”的政策 ,既限制其过度发展 ,又对其加以利用。本文还分析总结了玄宗宗教政策的三个特点及其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2.
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 1935 - 194 8年一直是党中央所在地。中国共产党实行了一系列正确合理的民族政策 ,为保卫西北 ,争取抗战胜利及打败国民党反动派 ,最终实现民族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陕甘宁边区的民族政策也成为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3.
贞观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是一个积极向上的时代。民族关系是体现贞观之治的一个重要表现,为此,简要分析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4.
党的民族政策 ,对增强民族团结、提高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发挥了巨大作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前提 ;民族区域自治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本形式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必要条件 ;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别阐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国内外对当代中国民族政策研究的范式,描述了研究范式的转换,评价了不同研究范式在当代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中的得失,同时在综述近年有关民族政策调整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加强民族政策评估研究的必要性及其难点.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民族政策的思想是在中国传统民族主义与西学东渐浪潮之下的西方民族主义双层影响下的产物.民国时期民族政策主要包括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三个阶段的民族政策.这些政策既有历史的进步性,也有时代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从民族政策视角论民族文化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民族政策与文化传承的关系为切入点,可以看出民族文化政策对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在回顾中国共产党民族文化政策形成、发展、演变历程的基础上,分析民族文化政策指导下的民族文化传承效应及在新形势下所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新中国民族工作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我党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制定并实施正确的民族政策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摘要]新世纪我国在民族政策更具体、细化,便于民族政策执行、评估;民族扶贫政策范围拓展,并且把民族脱贫与地区发展结合;重点解决民族地区群众的就业、社会保障和民族文化保护、教育发展等民生问题;兴边富民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内容不断拓展与深化;坚持与完善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民族特需品减税补贴、资源税收比例等专项民族经济政策;全面展开援疆工作;狠抓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成为民族政策新的关注点。这些政策,时代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完善和发展了我国民族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民族政策内容、民族政策过程、民族政策系统、民族政策结构、民族政策机构和民族政策学科等方面来探讨民族政策的创新和发展。文章认为,民族政策创新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应放在民族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上;应给民族地区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补充规定留一定的政策空间;要坚持民族政策创新发展与其他政策创新发展互动;要努力创新民族政策结构,实现民族政策效用最优。  相似文献   

11.
清朝对哈密、吐鲁番回部采取了有别于其它维吾尔族地区的民族政策,即政治上施行札萨克制为中心的笼络政策,经济上给予丰厚的利益,并充当额贝杜拉和额敏和卓两大家族在其领地上的统治靠山。这一民族政策在清朝统一新疆前和统一初期,颇具积极意义,但统一新疆后不因时予以变革,其民族政策愈益表现出其消极性和落后性,因此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说明党的民族政策及改革开放政策正确,使那些以“人权”为幌子诬蔑我残酷“压迫”、“剥削”少数民族,使其深陷“水火”的无耻滥言不攻自破!  相似文献   

13.
民族政策体系集成是指与解决民族问题、调整民族关系相关的诸多政策有选择性、针对性地在相应兼容度基础上的汇集,进而形成民族政策集群,它不是简单的相关各种政策的堆砌,或者累加,而是根据民族工作的实际需要不断地优选、完善与组合,使民族政策体系长期处于高效运行状态。民族政策体系集成就是通过整合民族政策资源的途径,在民族政策体系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民族政策体系的整体功能优势,适合妥善解决复杂的民族问题,及时调整不和谐民族关系,提高民族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民族政策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民族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与时俱进.民族政策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创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完善创新中国特色民族政策,必须遵循两个共同、实事求是、法治、效益、统筹协调等原则.  相似文献   

15.
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对民族发展与民族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民族政策只有与时俱进,完善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转型与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促进民族问题的解决。民族政策的完善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开展科学的政策评估,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积极有序地推进。  相似文献   

16.
明朝民族政策看似零乱,实际上有严密的总体规划,而这常为研究者所忽视。本文从宏观研究的角度,着重考察了明朝民族政策总方针的确立过程,并分析了其对明朝边防产生的多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了新中国民族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经验,指出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民政策题是处理好民族问题的重要前提。正确的民族政策是解决好民族问题的基本保证,现阶段坚持以邓小平民族理论为指导,做好跨世纪的民族工作。  相似文献   

18.
汉光武帝民族政策论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东汉建立伊始,匈奴、羌、鲜卑、乌桓、蛮(夷)等少数族就对政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与破坏.光武帝在"柔道"思想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的少数族,因时因地制宜,施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政策与措施,基本缓和了因民族问题而引起的统治危机.光武帝的民族政策诚为"光武中兴"不可或缺的政策,但也因其偏于保守而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70年代,民主德国政府推行与联邦德国划分界限的民族分离主义政策。这一政策限制了两德关系的深入发展,虽然一度维护了民主德国政治经济的稳定局面,但统一社会党政府最终无法切断长期历史形成的民族联系,更不能在民主德国形成独立的民族意识。1990年的德国统一宣告了昂纳克的民族分离主义政策的失败。  相似文献   

20.
唐玄宗即位后就确定了对后宫严密防范的政策,并没有因为纳杨玉环为贵妃而变得昏庸,他对于后宫的驾驭始终得心应手;史实表明,唐玄宗所确定的后宫政策,被其后的诸帝所继承,而这也正是唐玄宗以后诸朝基本不再出现后宫干政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