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话语即权利,在特定语境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话语体系都是一种价值表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为解决和研究民族问题树立了"治理"的价值准则。"治理"话语与我国现行民族理论政策上的"帮助"话语、"自治"话语和"民族关系"话语存有矛盾。贯彻"治理",使我国民族工作主题有了重要目标,使我国民族理论政策有了新内容,并拓宽了我国民族理论政策的执行方式。运用"治理",可以看到当前关于民族问题研究中的"族群""去政治化""第二代民族政策"等话语不符合治理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思想。  相似文献   

2.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我国民族关系的演进形态和主流现象。当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我国民族事务复合性治理的实践路径之一,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四个共同”和民族事务复合性治理理论为依据,考察内蒙古通辽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现,该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揭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共同体意识的属性规律,也呈现了从北方游牧民族占据优势到以蒙古族、汉族为主,再到多民族共生的民族关系发展历程。在我国民族事务复合性治理中,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密切相关的党领导下的政策法规类宣传活动、完善民族互嵌式社区环境和社会结构的相关举措,作为重要的实践方法和路径,有力推动了通辽地区民族事务的全域性、综合性治理。  相似文献   

3.
融资结构就是一种法人治理结构。本文从融资结构对委托代理关系、公司控制权转移等方面分析了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基本关系 ,对目前我国公司融资结构与治理结构的特殊性作了阐述 ,并提出了我国公司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协调发展的构架。这对于优化我国企业融资结构 ,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同民族文化之间要实现和谐发展,就必须秉持理解和包容的原则,在交往中重视民族文化发展的独特性.简要分析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定义及其关系,论述全球化对我国民族文化造成的冲击,提出应协调发展全球化与我国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5.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保障我国少数民族自治权、处理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和谐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政治制度。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环境的变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当前民族地区的治理存在不足和局限,一些学者提出应该对我国民族采取"去政治化"的"第二代民族政策"。历史证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极大的实践性,我们不是讨论废除而是应该讨论如何更好地贯彻和执行、如何进行完善和创新。少数民族政府作为一个政治体系随着环境变化需要不断做出调整,不断地完善和创新以实现治理的现代化,提升民族地方自治政府的治理能力和适应性以应对当前的民族冲突、民族矛盾以及民族分离主义,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和社会环境,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西北民族地区自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以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经济社会发展机制上仍然存在着缺乏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发展基础、民族宗教关系造成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多变、社会建设滞后影响发展系统的稳定、地区发展差距与利益保障协调机制非同步性的矛盾亟待解决等问题。从非正式制度视角深入思考这些社会治理中的新问题,认为应通过引导西北民族地区群众合理表达利益需求、挖掘民族传统文化政治资源,激发个体和群体的创新动力、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建立健全利益整合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逐步实现西北民族地区的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的王朝随着实力强弱变化调整治理周边少数民族社会模式,主要有以处理族际关系为主的中国古代族际主义取向治理模式;以处理边疆区域性问题为主的近代区域主义取向治理模式。当代中国处理民族问题需要治理思维取向的转换,结合上世纪8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地方治理理论,并借鉴我国传统民族问题治理模式和经验,挖掘本土性、族群性治理资源,研究当代中国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概念系统,这是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十九大报告关于民族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论述,为"国家—民族"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通过对世界上现存的对立、融合、并存、连接等民族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梳理,深入探讨民族—国家关系和民族—民族关系的实质和潜在危险。"民族-国家"关系理论本质上是一族一国的狭隘的民族国家关系,容易导致极端的民族分离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理念是当今世界民族国家关系发展的趋势所向,但是,必须警惕民族同化、民族"大熔炉"、民族"大拼盘"等思想。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必须找回"国家"在民族国家关系中的主导角色,将"国家"置于"民族"之上,在历史新常态下对国家-民族理论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9.
[提要]我国民族地区的生态移民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对民族地区的生态保护、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渝东南民族地区为例,基于基层政府政策视角,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来探讨民族生态移民的现状和问题,并从多元资金筹措、部门协作、产业支撑与技能培训、政策落地、创新社会管理等五个方面设计基层政府治理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就是具有特定目标的民族工作体系。经长期民族工作实践磨砺,以维护民族平等团结和祖国统一、促进各民族进步繁荣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宗旨的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已经比较完整和成熟,具体包括作为治理体系顶层设计的民族理论;针对性很强的制度、政策和法治体系;自上而下的民族工作机构和社会化格局;融入治理实践的宣传和教育体系;针对具体地区具体问题的治理方略;运作有效的治理机制。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及其运作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具体实践,显示了我国民族事务治理上的优势和特色,必须坚持不能动摇。但从完善的角度看,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因素尚不够充分,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因素还有待补充,已有的体制成分及其结构关系还有待调整。完善治理体系的过程就是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也是民族事务治理必须坚持的方向。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决定了大数据、智能化和网络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必须得到普及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民族跨区域流动日益活跃,这在促进民族文化交融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体制带来挑战。在民族政策政治化的背景下,少数族群流动摊贩常常将日常行政管理问题民族化并通过群体暴力行动将之政治化,地方政府在相关事务上采取的有失原则的息事宁人策略也变相鼓励了该类行为,致使城市治理中族群问题出现泛政治化的倾向,恶化了大城市治理体系。我国都市政府应在治理结构、民族社会融合等方面多下功夫,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构建和谐的城市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相对贫困治理是我国相对贫困治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民族地区相对贫困治理在治理重点、治理地域、治理维度、治理目标、治理理念、治理主体等方面发生了转变。文章通过分析民族地区相对贫困治理的现状和特征指出,由于我国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民族地区相对贫困治理依然存在一些短板。在新发展阶段,民族地区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立健全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加强相对贫困治理政策体系创新。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社会治理与民族工作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集中体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确立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包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升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水平、有效协调各部门关系和聚焦群众路线等工作。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不仅体现了社会治理多主体的特性,更重要的是厘清了各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与合作机制,为民族事务治理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为社会治理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多民族国家,族际关系问题不断凸显,并对国家政治共同体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在国家治理的视域中,族际关系治理已经成为民族国家建设的根本任务,关系到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及民族国家制度根基的牢靠和稳固。多民族国家的族际关系治理,应秉承"国家主义"价值取向,遵循"求同存异"的向度原则,从政治治理、经济治理、文化治理和社会治理等多个维度展开。  相似文献   

15.
民族区域自治必须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坚持党的领导是实践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保障,发展生产力是实践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任务,而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是实践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基础,培养民族干部是实践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在普遍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同时,注意处理好构建和谐民族关系中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自治民族与非自治民族的关系、自治民族之间的关系。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要注意民族内部各支系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打牢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公共关系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从本质上说,都是社会关系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虽然它们产生的基础不同,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却有许多相通之处。如果我们把新近引进的公共关系学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实际,加以中国化的改造并将其基本原理、原则和方法用来充实我们党和国家处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经验,那么,我国社会主义民族的新型关系就一定能够得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国内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和大团结就一定能够得到加强;我国各族人民迈向理想目标的步伐就一定能够加快。一、公共关系的引进及其中国化的基本内容公共关系,顾名思义,就是与私人关系特别是与我们社会里流传的庸俗关系学相对立的一种社会关系。作为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公共关系学是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从国外引进  相似文献   

17.
民族关系是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变量。在众多民族杂居共处的西北边疆地区,民族关系对该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更是具有重大的影响。良好的民族关系能够促进西北边疆的安全与稳定,同样,西北边疆的安全与稳定也能够促进民族关系的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不和谐的民族关系不啻影响西北边疆的安全与稳定,而且还能引发动乱和动荡。  相似文献   

18.
治理理论的兴起为我国民族地区地方治理提供了许多可借鉴之处。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基础、治理主体、基层社区治理、治理模式和类型等方面,但研究对象和领域过于分散,缺乏对民族地区地方治理理论的整体关照和系统研究,因而需要从民族地区地方治理的实际出发,突破传统理论的局限,积极寻找新的途径,及时总结治理实践中的新经验,探索适合民族地区地方治理的新模式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民族与社会的关系是民族社会学的基本对象,也是民族社会学的核心问题。因此,民族社会学主要探讨社会中民族关系协调发展和社会良性运行的机制及规律;探索社会中民族及民族文化的形成、变迁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及特征;民族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互动的结构、过程及特征;研究民族社区人口、教育和社会问题;研究民族政策和制度的安排;探讨社会变迁与民族发展的基本规律。所以,民族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随着各民族社会的发展、变化,各民族社会内部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对民族社会学研究也会提出新的要…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后恩施州民族关系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以建立,并不断巩固发展.但同时也有一些阻碍民族关系健康协调发展的不利因素,因此,既要对恩施州民族关系发展现状要有正确的认识,要看到成绩,也要看到问题,防止片面思想;又要对建立健全民族关系与社会稳定相互促进的长效机制和预防民族关系与社会稳定相互制约的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