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赫哲族伊玛堪是一种内容丰富、具有民簇特色、深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叙事说唱文学。以萨满文化观念为基本核心发展起来的赫哲族伊玛堪,在文化构成上呈现出自己独特的历史形成的多元性。现存伊玛堪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文化色彩绚丽斑烂的画面。作品包含的多元文化观念、多源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涉及的大量来自不同民族的精神和物质文化现象,都说明伊玛堪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起源的多种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伊玛堪音乐是赫哲族千百年来世代口耳相传的文化艺术至宝,也是赫哲族历史的一部活书,涉及历史、地理、经济、社会、宗教、民俗在内等许多方面。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赫哲族伊玛堪传统音乐在社会的变迁中面临着失传的困境。因此,对伊玛堪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成为赫哲族传统音乐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文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赫哲语已经是极度濒危语言。《希尔达鲁莫日根》是赫哲族"伊玛堪"经典口传语篇,用赫哲语叙事。本文通过分析口传语篇中保留的萨满神、萨满神具、多神信仰、萨满仪式方面的词语,描述和阐释其中所蕴含的赫哲族的萨满文化现象和涵义。  相似文献   

4.
《香叟莫日根》是赫哲族史诗伊玛堪中一部优秀的英雄史诗,主要讲述主人公香叟战胜仇敌为父母复仇,祭神灵凯旋回故里的故事。文章以《香叟莫日根》的英译文本为例,以"翻译目的论"为视角,探讨赫哲族史诗伊玛堪英译中所涉及的翻译策略问题,以期在源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之间完成一次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5.
赫哲人的说唱文学──伊玛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赫哲民间文学的瑰宝——伊玛堰赫哲族是黑龙江省的世居民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赫哲族的总人口为4000余人,其中3747人居住在黑龙江省。赫哲族的说唱文学伊玛堪,是赫哲族民间文学的瑰宝。伊玛堪是赫哲人最为喜爱的文学样式,长期以来,在狩猎捕鱼之暇,在节庆之日,在漫谩冬夜,听人说唱伊玛堪故事是赫哲人主要的文化娱乐,而讲唱伊玛堪故事的民间艺人,则是赫哲人心目中的灿烂明星。伊玛堪是一种无乐器伴奏的夹叙夹唱的说唱文学,即人物的道白是唱词,其余部分是叙述。它的唱腔粗护优美,唱词合辙…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初至今的十余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重要的学术名词。它的出现为民俗学等学科提供了新的学术平台,同时也影响并重构了各民族各地域文化传统与文化记忆。在国家主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地方政府、学者、民众形成了三股力量,地方政府通过文化展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政治经济资源,重构地域文化记忆;学者积极参与并推动非遗保护,他们重视地域文化传统的内在逻辑,追求文化记忆保护的完整性与文化本真性,另外由于理论知识体系与地方知识系统不对接,会将一些地方文化经验屏蔽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系统之外;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与实践者,他们因为文化身份与文化角色不同,可以分为传承人与普通民众,传承人是地方文化记忆传承的灵魂人物,他们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话语改变了文化身份,对地域文化建设会有一定影响,但地方知识话语很难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话语体系,普通民众而言,则在文化我者/他者之间变换不定。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特殊性,希望在今后的理论与实践反思中,观照到不同力量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价值,从而为世界提供"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7.
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贴近其原生社区的生活常识,承载村落记忆和文化共识,内含民族文化基因。本文基于"乡土记忆—社区营造"的研究框架,以湖北巴东堂戏保护为例,采用口述史的方法探索非物质文化传承困境和保护机制的创新,认为应通过乡土社区营造,实现地方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的并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生长的地域空间,构建政府、学界、企业、新闻媒体和村落居民五位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文化建设网络,变"碎片化的补救保护"为"区域整体保护"和"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传承"。  相似文献   

8.
在文化产业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的历史形态与现实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传承既面临挑战,也面临机遇,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如何依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货",借助文化产业化的"船",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顺利而有效开展,这是学术界、各国政府及相关产业界共同面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温州米塑,就通过找寻其自身与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对接路径,及文化构成要素的沿袭、替代与创新等,使得自身在文化产业化进程中得以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非遗保护,特别是在基层部门的保护实践中存在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误区,即缺乏整体性保护理念。"村落文化""活态文化""文化空间"是非遗保护中容易被忽视,但却是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途径。甘南藏族自治州农牧区至今保留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人数量均居全省之首,对研究和保护少数民族非遗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少数民族非遗整体性保护要重视"村落文化""活态文化""文化空间",这三者与非遗水乳交融、相互融合、不可分割,村落文化是非遗的载体,活态文化是非遗传承的水系,而文化空间则是非遗生发的母体。  相似文献   

10.
鼓子秧歌起源于山东济南,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并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挖掘和研究鼓子秧歌历史发展进程的文化价值,对于深入了解和保护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而加以创新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物质遗存收藏之地的博物馆与流传于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原本存在着一条鸿沟。20世纪晚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对概念被提出,强调对活态的技艺、流程等因素的关注与研究,保护与传承特定人群的文化记忆与历史认同成为博物馆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随着西方语言学中的"叙事理论"介入博物馆领域,也引发了博物馆叙事的研究与实践。逐渐更新的博物馆叙事方式不仅灵活地实践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与方法,也积极拓宽了博物馆的应用领域,使其变成一个更具包容性和贴近大众的社会公共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化进程迅速的中国社会,遗产无论从文化、政治亦或经济方面讨论都具有重要性。在对文化遗产的众多研究中,关注点多集中在应用层面,特别是对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这一悖论的探讨,而对遗产的来源和特征等基本属性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从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特征等基本属性来看两者的相通性和差异性,通过回顾从提出"物质文化遗产"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这一历史转变,重新审视当代的遗产运动。  相似文献   

13.
苏玉萍 《社区》2008,(10):43-45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日前,赫哲族仅有4600多人,是我国人口最少的6个少数民族之一。而随着人口的减少,赫哲族的文化正在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险。 一片白桦林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一条乌苏里江见证着岁月的变迁。一个孤独的传承者能否拯救赫哲族文化?桦皮画——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记录多少江帆渔火?  相似文献   

14.
《国际公关》2014,(5):70-71
正项目主体BMW项目执行信诺传播项目背景:2013年9月10日,2013BM W文化之旅在江西南昌滕王阁正式拉开序幕;作为企业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BM W中国文化之旅"七年总行程已超过15000公里,足迹遍布20个省及直辖市,先后探访了中国六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及17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连续六年列入中国"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得到了政府、文化研究机构及公众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5.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始终存在市场困惑,主要表现为迎合市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间存在认识困境;市场吸纳容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之间存在包容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政府角色与市场角色之间存在错位现象。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市场困惑的原因在于对“资本”的认知有失偏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特质认识不足,以及市场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多元主体话语博弈的对象。理性看待资本、确立市场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思想,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特质、探索多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模式、甄别不同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情况以及灵活转变政府角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民族文化旅游进程往往在空间和时间上表现为旅游开发的多样性与差异性,而其中的深刻原因是各个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存在。民族文化多样性表现为各民族文化遗产的存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遗产的活体形式。旅游开发的历史效果必然地包括民族文化遗产特别是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要把握旅游开发的三个维度,从文化遗产的文化属性和资源属性的关系处理上寻找保护与开发的路径。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完整把握其历史环境遗存、传承载体和精神内质三个内涵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性、民族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区域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效性、保真性和系统性三个重要原则及保护存续空间、优化传承机制和增效社会价值的路径模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郑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猴加官的惟一传承人魏义民进行走访调查研究和多角度分析与历史溯源,阐释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刻文化内涵与价值:猴加官是南阳地区猴文化的代表作,它通过结合"跳加官"及"新野猴戏"创造而成,拥有民俗文化的根基,发挥了多种元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古村镇的非物质遗产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座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镇,往往就是一个社会和一段历史的缩影.目前国家出台的保护古村镇的文件,主要保护的是古村镇的物质文化遗产,毫不涉及其所蕴藏的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作为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名镇(村)"所要保护的,既应包括优秀的、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古代建筑群,也应包括在这些聚落里蕴藏着的传承既久的乡土建筑之外种种其他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浙江乌镇、西塘和河北暖泉三镇为例,阐述了古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性及其在历史风尘中的流失情况,从而认为古村镇的保护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双重保护,而不应该只是单一的物质文化保护.  相似文献   

19.
舞"高龙"是武汉部分村社春节期间重要的民间祭祀和祈福活动。独特的文化生态和深厚的龙神信仰使舞"高龙"在以宗族为组织结构的村落社会中代代相传。伴随着传统村落向城市的现代化转型,作为武汉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高龙"也面临着从传统到现代的文化变迁,具体表现为:传统的民俗文化生态被瓦解,传承体系被重新建构,文化诉求从娱神转向娱人。  相似文献   

20.
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草原文明瑰宝中的奇葩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科尔沁地区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冲击,许多民俗文化资源在流失,大批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由于传承人的逝去而濒于消亡。在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文化大区的时代背号下,通过法律对科尔沁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研究进行切实保护,以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尤显必要及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