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失能老人的抑郁症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不断衰退,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上会遇到多种不便。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影响到日常生活功能的完成,比如无法做家务劳动、无法完成一般的个人事务(洗澡、穿衣、吃饭等),甚至无法自由行动,等等;这种现象都属于日常生活能力的丧失,或者简称为“失能”。造成老年人丧失日常生活功能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自然的衰老、疾病、先天缺陷,等等。无论是哪种原因造成的失能,都会给老年人带来心理压力,长时间的心理压力使失能老人表现出有别于正常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2.
虽然理论上失能老人有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现有社会支持网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不能完全胜任照顾失能老人的难题。政府和社会必须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政治、经济.社会等资源,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基本社会保护。  相似文献   

3.
失能老人的家庭照顾者在护理老人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家庭照顾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这就需要国家、社区、各种团体尽可能提供大量的照顾资源,共同解决老龄化带来的危机.  相似文献   

4.
全国老龄办不久前发布的《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显示。我国失能老年人数量已高达3300万,并且规模在不断扩大,但失能老年人的支持网络还不健全,不论是失能老年人的家庭。还是专业照护机构或社会组织,在照护失能老人时都承受着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农村失能老人居家养老的服务现状,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相关知识理论,分析设计了一些加强农村失能老人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研究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改善我国农村失能老人居家养老环境,使农村老人们有尊严的活着,有尊严的老去.  相似文献   

6.
明建平 《现代妇女》2013,(11):244-244
产后抑郁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症状群,持续世间可长达数周。对于产妇来说,由于社会角色的完全改变对她们的认知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容易超越正常界限造成病理性改变。这段时间不仅面临身体形象的改变、潜意识的内在冲突以及初为人母所需的情绪调整,还有家庭关系改变、经济来源需求等,对产妇本身就是一种压力情境。在此期间,护士要密切观察产妇的心理变化,准确评估她们的心理状态,并针对不同问题实施护理。  相似文献   

7.
近日,全国老龄委首次发布全国城乡失能老人调查报告。截至2010年,我国城乡失能老人总数达到55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预测到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恺悌说:“从完全失能老年人的整个社会支持网络来看,他们从家庭以外能够获得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1999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失能老人数量也随之增多。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失能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失能老人的人口数已经超过千万,这使我国失能老人生活保障及社会安全面临较大的挑战。因此,关注失能老人问题,加强对失能老人的照料及护理,构建相应的社会安全保护体系,满足失能老人的晚年生存需求,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全球人口老龄化浪潮中最汹涌的洪峰是失能老年人口规模的迅速增长,也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中国是世界上失能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失能老年人口超过1000万的国家。2007年底,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口为1350万,几乎相当于3个挪威的总人口。如果加上生活半自理老年人,大约3500万人,几乎相当于5个瑞士的总人口,已经凸显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全社会都来关注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期刊登几篇关于老年失能和长期护理的文章,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失能老人又称残疾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老人或依赖老人。主要是指生活起居等不能自理,需要别人照料护理才能生存下来的老人。当然,老人的失能和依赖的程度有别,但通常指的是需要长期照料护理(以下简称照护)的老人而言。我国虽已进入老龄社会,但对此认识还不深刻。一是我国过去人均寿命不长,失能老人为数不多,存活时间不长,不易想到会是长期;但今天情况已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抑郁的间的关系,探讨孤独感在社会支持和抑郁间的中介效应。方法:以天津市某高校1244名大一新生为对象。用抑郁状态问卷、孤独感量表和领悟性社会支持问卷进行测试。结果:社会支持与孤独感、抑郁的间的相关显著,孤独感可以作为中介变量部分中介家庭外支持和家庭内支持和抑郁间的关系。结论:可以通过调节个人感觉到的社会支持和或改变孤独体验来减少个体抑郁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失独现象作为一种政策和社会的双重产物,首先源起于七八十年代的独生子女政策,失独老人在丧失独生子女后会面临生理、心理、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困境。本文从失独老人的个人层面、社区层面、社会层面以及政府层面进行了分析,并为失独老人融入社区、完善社会支持网络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人口迁徙和人口老龄化催生了“老漂族”这一特殊流动群体。在扎根理论基础上,利用NVivo 12 Plus软件,基于28份随迁老人深度访谈资料进行质性分析。从不同地区随迁老人的城市社会网络现状出发,以网络构成类型为支撑,比较分析随迁老人城市社会网络的构建模式和路径。研究发现,随迁老人社会网络构建呈现出“芦苇型”“苔藓型”“劳燕型”“灵鸟型”等模式,构建路径包括基于关系秩序回归的微环境影响情感型网络、依托社区邻里的社交型网络、场域包容作用的政策保障工具型网络。被动回家或主动留下的选择背后均折射出随迁老人重“圈子”、想融入又缺乏网络构建支持机制及经济约束。据此提出相关建议,包括覆盖“老漂族”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基本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社区积极开展“老漂族”适应性项目等。  相似文献   

14.
15.
把6个家庭卷入黑洞的疾病2008年的春节,对于刚结婚的王女士来说是一段混乱的时间。假期结束后,她和丈夫不得不把婆婆再次送到医院,这已是婆婆近期第五次住院了。婆婆最初是有点胃痛,接着就出现精神恍惚、焦虑、烦躁,觉得身上哪儿都不舒服。后来婆婆一想到自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由新中国成立时的40岁左右大幅延长至目前的73岁,越来越多的人活到长寿阶段,2007年全国百岁老人已近三万,这表明我们已经进入一个长寿的时代。立足于大的时代背景,文本将焦点集中于研究百岁老人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力图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探讨长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以期得出促进健康长寿的方法,并清楚认识长寿的价值所在,使长寿时代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