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岳论丛》2016,(11):92-98
关系专用性投资是建立和维持渠道关系管理的重要手段,专用性投资有利于提升双方的关系质量,延长渠道关系持续时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范围和推动渠道成员的合作,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为合作带来额外的价值;但是由于专用性投资的专用和锁定属性,可能也给企业带来高额沉没成本风险,增加了依赖性,使合作处在不对等状态,尤其在条件不恰当或缺乏合理治理机制情况下,极易产生机会主义行为。正式契约、关系规范、垂直一体化等治理模式对于保护专用性投资权益有积极作用并能降低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但是这些模式主要集中于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治理效果没有达到预期,且治理模式适用条件也没有统一标准。因此专用性投资的未来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从多角度、多纬度研究专用性投资对渠道关系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不同渠道阶段和渠道情景,专用性投资对渠道关系的影响;研究不同的渠道治理模式对专用性投资与机会主义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区分不同的专用性投资类型,探讨不同类型专用性投资对渠道关系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参与治理应当更多地成为经济组织这个"真实世界"的实践.本文分析了创意性企业的人力资本本质,引入了Rajan&Zingales的"进入权"理论,从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类型和关键资源产权特征两个角度对创意型企业的治理机制内在逻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企业组织理论视角中资产专用性结构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交易成本经济学分析框架中,资产专用性概念及其理论把企业看作是一个治理结构并分析了企业结构安排的具体方面,以资产专用性为关键维度的治理结构比利用雇主—雇员关系作为原始模型的企业理论更注重企业微观层面的动态变化。现代企业用更灵活有效的、具有综合功能的、以经营活动过程为导向的新组织结构替换传统等级制组织结构,企业的组织结构向以经营活动过程为中心的体系架构转化。在这种情况下,资产专用性如果仅仅是充当微观治理结构中的一个技术装置,而不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和发展内涵的概念,那么它就难以支撑起企业组织理论的更广泛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4.
农业减量化的困境及其治理:从要素合约到合约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减量化面临的核心难题是化学品质量信息的隐蔽性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生产要素市场和农产品市场的双重败德行为与逆向选择问题。鉴于专业化的服务供应商不仅掌握化学品质量甄别的专业化知识,而且其用量信息更具可追溯性,所以,匹配要素合约与服务合约就能够规避信息隐蔽性造成的交易成本与风险。为激励农户行为从自我服务向外包服务转变,并维护所缔结服务合约的稳定性,需要以要素合约和服务合约为核心合约,匹配资本合约与产品合约等边缘合约。资本合约表达的资产专用性约束和产品合约表达的委托—代理双方共生关系,能够生成供应商服务质量和减量绩效改进的内生动力。更为重要的是,核心合约与边缘合约的匹配,可以生成减量化的自我实施机制,为化学品减量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5.
论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与企业制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专用性人力资本是每项交易的核心,人力资本的专用性投资在许多方面均比非人力资本的投资更有探讨价值。人力资本的交易专用性是企业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产物,随着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发展,不仅造成了企业成员个人的人力资本专用性,而且也创造出了企业成员与关系团队不可分离的人力资本专用性。无论是个人型专用性人力资本,还是团队型专用性人力资本,它们都是企业专用性准租金的来源。人力资本的“团队专用性”和“中心签约代理人”这两个概念或变量可能是控制企业剩余的权力基础和来源。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现阶段的私营企业里,私营企业主和雇佣劳动者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新型的合约关系。在这种新型合约关系中,虽然也有矛盾和冲突,但互利、合作是主导方面,这也是新型合约关系的基本特征。这种新型合约关系的建立,既是企业发展的需要,又是劳资双方的共同要求。  相似文献   

7.
企业间通过订立长期或短期契约展开合作,可以达到节省交易成本的目的。然而,在企业实践领域,企业间订立长期契约除了源于交易资产专用性因素外,还存在非交易资产专用性因素,即关系资产专用性因素。关系资产专用性因素既有利于形成组织间的信任关系,促进持续性的、互惠性的企业社交行为,也有利于规避机会主义损失,从而保证长期契约的履行,是未来企业间长期契约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创业绩效结构探索与合约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文献阅读与企业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了创业绩效结构的一阶四维度模型假设,以206家企业为样本,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将假设模型与竞争性模型进行拟合度对比,发现了一个二阶四维度的创业绩效结构.经内容分析,构建了基于"合约相关者剩余"的创业绩效理论,探索了二阶四维度的"合约"含意.该研究解决了创业绩效指标的不一致问题,深化了熊彼特的"企业家理论",弥补了"创业机会论"的不足,对有效测量创业成功程度、改进创业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的风险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风险承担行为,因此,恰当的管理者行为激励对于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至关重要.为克服已有研究缺乏对商业银行管理者激励合约设计的关注,以及正式激励合约的外在考核变量低效等问题,本文试图通过扩展已有理论模型,综合考虑商业银行管理者风险承担行为结果的真实信息和外在信息,从关系合约与正式合约选择的角度,建立一个更为全面和灵活的商业银行管理者风险承担行为的激励合约框架.  相似文献   

10.
资产互补性、人才专用性与经理的忠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企业解决职业经理人的忠诚度问题显得很被动 ,而通过在企业物质资产、知识资产与人力资本之间建立一种互补性关系 ,并由此形成企业的人才专用性 ,能够在企业中建立起自有知识资产和人才专用性 ,并在保证人才稳定方面获得主动性。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隐性失业的合约分析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来全面地考察国有企业的隐性 失业现状、态势、产生之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约原论——分工对合约的关系及其理论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演绎分工和合约的逻辑关系,本文引出了“企业本质是劳动合约”的理论命题。即从唯物史观与劳动价值论(劳动过程)具有相互内涵的观点看,企业是对劳动合约的特别运用,应当把企业组织的性质本质规定为劳动合约,而把劳动合约本质规定为企业组织性质的动态的历史演化过程,从而实现企业的静态本质与动态本质的统一。进一步,也就可以凭借其打通尚存于两大企业理论体系之间的“理论瓶颈”,拓宽两大企业理论沿“异同性质”层面进行互补生长和发展的理论空间。这一命题的论断以及推导完全符合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纲领和研究框架性质。  相似文献   

13.
刘丽娜 《东岳论丛》2005,26(5):187-189
在现代企业模型中,经营者同时享有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但这种控制权不是“内生”的,所以经营者会不可避免地利用手中的权力操纵企业利润。要提高会计制度的效率,使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额变小,一方面应增加经营者违规的私人成本,另一方面应减少不确定性造成的股东承担的社会成本。  相似文献   

14.
关系合约视角的部门间合作:以食品安全监管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政府部门间合作视为关系合约,就能够以交易费用理论为分析工具对其进行分析.部门间要实现合作,必须具备能够将合作的交易费用和风险最小化的治理结构.决定合作交易费用水平的交易特征,在食品安全监管领域主要体现为:部门的自主权追求、收益的不确定性以及治理成效的外部性.部门间合作机制必须针对上述三个交易特征,着眼于调整部门间职权配置结构、确保合作中的信任与公平以及降低治理成效的外部性,才能有效促进部门间合作.  相似文献   

15.
专用性投资作为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当缔约或交易成本很高时,契约总是不完全的,因为专用性投资产生超额利润,很容易诱致敲竹杠或机会主义行为,由此引发激励与协调不完全,致使其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所在。因此,从专用性投资与公司所有权配置之间的关系入手,深入剖析企业的超额利润来源及其治理质量,对于新时代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来说尤为重要。专用性投资会在一定程度上危害自由市场,适度合理的国有化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但政府并不具备充足的能力来完全纠正市场失灵。考虑到这些局限性,政府应着手构建一个合适的制度框架与制度环境,为市场提供良好的保障条件。寻求国有企业改革红利的关键在于尽量降低交易成本,选择适当的公司治理结构(剩余控制权配置),进一步挖掘企业的利润来源,这不仅仅取决于生产技术层面,还取决于相应的制度或组织层面,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6.
在企业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正式合约之外还存在着能够执行但无法验证的关系型合约,现有文献对关系型合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缺少关系型合约如何影响企业生产安全的研究。文章在文献评述的基础上,提炼出三个研究命题,并通过对三个国内外关系型合约与企业生产安全的案例分析,验证了相关命题。由此得出三点结论:(1)在企业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正式合约之外还存在着关系型合约,且高能力的代理人对生产安全关系型合约的履行起着决定性作用;(2)在企业生产安全关系型合约中存在着多重道德风险,经过重复博弈,由高能力员工取代低能力员工形成一对二的委托代理关系,能够克服多重道德风险;(3)在企业中构建基于高能力员工的关系知识传递-接收-扩散机制,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安全治理水平。本研究拓展了企业生产安全治理的新视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合约制政府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约制政府是一种新的政府治理模式,是西方合约主义理论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的实践产物。它建立了一种以委托代理关系为基本框架,以合约制为治理机制,以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效率为主要目标的分析范式,在理论上超越了传统的政治控制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政府的主要协调机制从公法向私法转变。笔者从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合约制的实践成效入手,试图构建作为现代政府治理新模式的合约制政府的概念框架,对它的理论基础、运行机制和实践成效进行分析。作者认为,在以现代治理为取向的我国行政改革中,认真对待和系统研究西方政府的最新治理模式——合约制的理论与实践,有利于在我国政府改革过程中推广和应用合约制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政府走向廉洁、高效,这将为我国建构现代的政府治理模式提供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8.
迄今为止,我国治理“拖欠案”的政策思路是如何让雇主按期支付工资,似乎惟此才能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利。事实上,即使雇主能够按期支付工资,农民工所得到的工资合约也是不平等合约,因而这种政策思路并不合情。再者,仅让雇主按期支付工资虽然保护了农民工在工资合约中支付期限条款上的合法权利,但并没有保护农民工在其他众多条款上的合法权利,因而这种政策思路并不合理。最后,仅让雇主按期支付工资并没有触及引发“拖欠案”的真正原因,这既会使《劳动法》名存实亡,又会使违反《宪法》第13条基本精神的侵权行为获得支持,因而这种政策思路并不合法。为了真正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利,有必要在政策思路上寻求创新,即改革在雇主与农民工之间存在的强制性产权地位不平等安排。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资产专用性角度分析日本产业组织的特征 ,并对日本主导产业转换滞后的原因及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主要因素作出解释。日本产业组织的特征是 ,日本相关企业组成企业集团来维持长期性交易关系 ,而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则是终身雇佣制。这些制度安排曾经有力地推动了日本战后经济的恢复和腾飞。但到了 2 0世纪 90年代却成为日本主导产业变更的障碍 ,致使主导产业转换滞后。日本经济将面临缓慢而痛苦的结构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20.
企业产权安排与公司治理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讨论了公司治理一般性框架的基础上,本文根据奈特的方法分析了企业产权归属问题及其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否认公司治理问题产生于委托代理这一现代观点,导出了产生公司治理的真实根源,最后由公司治理的发展方向推断出企业制度的演进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