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张洁是当代一位有影响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反响颇大。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以下简称《爱》)曾引起过热烈的讨论,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以下简称《翅膀)》又掀起一场轩然大波。张洁小说明显地呈现出重抒发的艺术特色,这是张洁最为鲜明的创作个性。关于张洁小说的许多争议,都与如何理解评价这一特色有关。本文试图从思想内容、人物塑造和艺术表现三个方面探究一下张洁这一创作个性的表现形态及其艺术得失。  相似文献   

2.
从《爱 ,是不能忘记的》和《祖母绿》到《方舟》 ,再到《红蘑菇》以及《只有一个太阳》 ,如果说张洁的作品映射了一个时代的话 ,那么应当更确切地说 ,她的作品铺筑的是一条新时期女性知识分子追寻“自我”的心路历程。将女性的个体经验及自我想象与对人生、对社会的思索结合起来 ,构成了张洁的独特的关于爱、关于女性、关于自我的梦幻  相似文献   

3.
“谁是张洁?什么是张洁?哪一个是张洁?”1985年,张洁的好友、女作家张欣辛在专论张洁文章开篇的三个问句象一个预兆,给熟悉张洁的读者对她即将“变异”以警示。Ill那时,张洁最具影响力的一批作品如《爱,是不能忘记的》、《衫L重的翅膀乡、《祖母绿》、《方舟》等,不论创作的基调还是创作意图都甚是显豁,不论她采用“温柔感伤”的语调,还是疾愤昂扬的抒情形式都是在维护着一个乌托邦,一片纯净的心灵世界,一道耸立于时代的分裂、动荡、摧残、扭曲、贬斥一一荒诞时间流程中——的精神防线。张洁将一颗“脱俗”的心急切地呈送给读…  相似文献   

4.
与“五四”文学注重通过对外部的剖析和关照来表现女性意识的觉醒不同 ,张洁更注重对女性内部的审视和反思。在张洁的众多作品中 ,《爱 ,是不能忘记的》、《方舟》、《祖母绿》三篇小说中的知识女性形象 ,集中体现了张洁的女性解放思想和女性意识的张扬 ,并呈现了她对女性问题思考的连续深入性和统一性。  相似文献   

5.
张洁的《无字》再获茅盾文学奖,使这位优秀作家和她独特的女性主义思想再次显示了鲜明的时代气质和局限。《无字》中描绘的性别战争,寻求的女性自救之途,都颇有惨烈的意味。张洁是借助世纪末一场古典爱情的破灭,来表现她痛苦的理想主义的最后回响的。  相似文献   

6.
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是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第一篇探讨女性对婚姻、爱情认识的小说。在此,分别从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以及扼杀爱情的因素的透视,来探讨《爱,是不能忘记的》中所反映出来的爱情与道德。  相似文献   

7.
寻求·呼唤·渴望─—读张洁的散文《拣麦穗》刘慧珍张洁是当代著名的女作家,《拣麦穗》就是她的散文佳作。张洁曾明确表示过“文学对我日益不是一种消愁解闷的爱好,而是对种种尚未实现的理想的渴求:愿生活更加象人们所向往的那个样子。”(《我的船》)她又认为“人类...  相似文献   

8.
张洁是新时期前十年中女性作家的代表。她以自己观察社会的独特视角,以女性作家特有的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展示,以对女性奉为首位的爱情、婚姻和家庭问题的密切关注而给新时期中国文坛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在(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沉重的翅膀)中,张洁分别塑造了一系列当代知识女性的典型形象,笔者认为,这些形象无碍于其外表的美丑,而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张洁通过这些人物,展示了一系列爱情、婚姻和家庭领域里的重大问题:如爱情和婚姻相修离的问题、知识女性理想化的爱情境界与社会现实相矛盾的问题、男性和女性的冲…  相似文献   

9.
试论张洁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洁把她创作的焦点放在中国当代女性的生存境况上,努力探寻当代妇女不幸的多种原因,她的小说透露出浓郁的女性意识。本文从张洁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和所揭示的阻碍女性发展的历史、社会痼疾,探析张洁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内涵、特点及其形成的自身原因和社会文化背景,从而确认张洁的小说在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女作家纷纷拿起笔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思索女性历史、现实命运,构建女性理想世界。这其中的代表者是张洁。她创作了许多表现女性经验、关注女性问题的文学作品。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张洁女性意识的演变和她对女性理想的执着。尽管她爱到失语,她对男性的呼唤、对女性的寻找回归都有一个从建构到解构的过程,但其独立的、先进的女性意识和对女性理想的追求,自始至终没有变化,即使有变化也是张洁对理想坚守的另一种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1.
张抗抗论     
从一九七九年初发表《爱的权利》到最近的《红罌粟》,四年内她先后发表了中、短篇小说近三十篇。如果连散文创作也算在内,已逾七十万字,出版了四个集子。这个数字,在同辈作家中不是最多的,却也称得上勤奋的了。从质量上看,她的作品还参差不齐。但多数有一定的艺术质量,其中那些最主要的创作成果,都曾引起过读者和文艺界的强烈反响。一九八○年,短篇小说《夏》、中篇小说《淡淡的晨雾》双双获奖。这个殊荣,除了王蒙、蒋子龙而外,女作家当中她独占鳌头。在新时期涌现的众多文学新秀中,张抗抗脱颖而出,成了一个有相当影响的作家。自此以后,虽又写出了《北极光》、《在丘陵,在湖畔》、  相似文献   

12.
张洁是我国著名作家,她的很多作品在文坛上都引起了较大反响。张洁曾说过不写一篇关于自己作品的文章,这就给其研究者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试图从张洁的文学观、作品呈现的现实主义特色、人文关怀和写作的艺术技巧几方面研究张洁的文艺思想,以期探讨张洁作品中的一些内在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13.
性爱进入新时期文学的领域,本身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从张洁《爱,是不能忘记韵》对纯洁爱情的呼唤,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涉及爱的道德范畴,到莫言《金发婴儿》提出的对正常性满足的合理要求,性爱已作为一种审美中介,充分表达出作家对人生、对道德的探索。刘恒在他的许多作品中借性爱表达了他对社会、人生的多向思考。这里,我们以《自涡》为范例,剖析其中的人物周兆路的情爱心理。  相似文献   

14.
《梦当好处成乌有》《知在》《灵魂是用来流浪的》是张洁作品神秘主义叙事的代表,被誉为“玄幻三部曲”。3部作品一脉相承,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神秘主义叙事,包括设置奇异的“人”与“物”、书写离奇混沌的体验和安排“玄而又悬”的悬念与反转。张洁的神秘主义叙事来自她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对中外文学资源的吸纳以及主动求变的创作追求。作品主题与技法的革新代表着她在创作上的突破,为新时代文化语境下的神秘书写增添独特一笔。  相似文献   

15.
一即使没有中篇《献上一束夜来香》的问世,谌容也早已是新时期风传遐迩的知名作家。她的《人到中年》、《太子村的秘密》都曾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以严峻的政治命题、鲜明的当代意识和独特的艺术构思而分别获得1981、1983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减去十岁》是近年来作品中的一个短篇,其由于构思的别具一格和通篇耐人品尝的“怪味”而使读者交口称赞。不过笔者以为真正体现女作家新的文学观念和创作高度的作品,应当是她1987年在《花城》杂志第1期上推出的《献上一束夜来香》。这篇小说  相似文献   

16.
<正> 登上文坛为时不久的中年女作家张洁,已经是引人注目的作家之一了。她不但以其对青年的关注和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以其对于真善美的寻求,使广大读者爱读她的作品,而且以其在艺术上的辛勤劳作和不断探索,以其特有的风格,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有人把张洁从一九七八年七月起,刊登于一些报刊上的作品大约排了一下队,发现在短短的两年多还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她写出的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至新诗,已经有二十来篇了。关于张洁创作的思想内容已经有人作过比较全面和详细的论述,这里只就其小说和散文的艺术成就和特色,谈谈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论张洁小说的“恋父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解析出张洁小说中隐含的创作心理──“恋父情结”。在这种强烈的“情结”支配下,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不自觉地形成了三种创作模式,即《爱,是不能忘记的》模式,这是作家潜意识中早期“恋父情结”的投射;《方舟》模式,表达了作家深层意识中对“父亲”的失望情绪;《楔子》模式,则传达出作者对“父亲”憎恨的心理。正是在这种强大的心理结构笼罩下,张洁的创作便成为她潜意识心理的演绎。  相似文献   

18.
自从现代美学结束了古希腊“摹仿说”在文艺领域内长达十几个世纪的一统天下的局面,文学主体在文艺系统中的位置逐渐趋于明朗.人们看到,艺术生产不仅势必渗透文学主体的主观情感,而且也正是通过这种渗透才使艺术的审美价值得到凝聚.因而,作为文学主体审美地把握文学对象和文学客体的尺度,审美评价的本体构成也就被提到了议事日程.例如,几年前,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与路遥的《人生》曾引起过一段持久的道德纠纷,而前不久,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也同样导致了一场更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位普通青年农民,《专业户》的忠实读者,已连续订《专业户》四年,她给我无声至诚之爱,是无法表达的。说真的,我被她迷恋住了!这也许是所有读者共同的体会吧。我们农民拥有《专业户》是一种大幸,在此,我向读者朋友讲述一件真实事迹,读到今年第7期安徽萧县圣泉乡袁楼村农民  相似文献   

20.
《公孙九娘》是《聊斋志异》中具有强烈艺术魅力的一篇小说,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给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立足于小说文本,分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尝试着分析它在《聊斋志异》中独特的悲情结局,以引导读者更好地欣赏《聊斋志异》和作为今天创作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