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合同的解释及漏洞补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同解释规则本质上属于裁判规则,构成合同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合同解释的基础和对象、法官在合同解释中的地位,并结合当今最新立法、司法及法学理论,对合同解释规则给予了全面且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由于各种原因,当事人在订立和履行合同时,时常对合同内容产生歧义,进而引起纠纷。合同解释是法院或仲裁机构对合同中有争议条款的认定说明。依据我国《合同法》的立法原则和宗旨,就合同解释权、解释范围、解释原则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中,对合同解释权归属,明示、默示和格式条款解释意义以及解释原则的适用条件等,提出了个人观点,意欲丰富合同解释之理论。  相似文献   

3.
传统合同法理论在合同基本范畴方面存在一些重要缺陷,进而导致悖论与一系列理论上的混淆。根据言语行为理论以及行为的法律判断模式,通过语言分析与文本分析,揭示了传统合同成立与生效理论缺陷的根源:由于对"合同"、"成立"、"有效"与"生效"等缺乏清晰的认识,不仅导致相互关系的混淆,也导致在法律要件认识上的错误;澄清了"合同"及其"成立"、"无效"、"有效"、"生效"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在此基础上重构合同效力形态的内在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4.
公司合同论者认为公司是一系列合同的联结("合同束"),并进而认为公司是一组明示或默示的合同。在此基础上,他们将公司法看作是一种"标准合同"。这有助于探求公司法背后的经济学逻辑,为公司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有益的和富有启发性的分析框架。然而,将公司法看作是"标准合同"的观点强调合同自由、市场自治的价值理念,这既是其贡献所在,也是其缺陷所在。缺陷在于将合同自由绝对化、扩大化,强调公司行为自由、运作经济的一面,将其作泛合同化的解释,否认公司内部层级管理关系,忽视公司赖以存在的社会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5.
论合同解释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同解释其实质是一种裁判行为 ,是构成合同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的合同法律制度虽得到一定的建设和发展 ,但在合同解释问题上 ,仍有许多之处亟待完善。本文从分析合同解释问题的产生为切入点 ,通过对合同解释前提、主体、客体的诠释以及对两大法系合同解释理论观点的比较分析、探讨合同解释的原则及发展趋势 ,并认为 :规范化不仅是完善我国合同解释法律制度的基本要求 ,同时也是现代合同解释发展的基本趋势。  相似文献   

6.
合同诈骗罪之合同的再思考——性质、类型和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合同性质、合同类型和合同形式三维角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对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分析认为,合同诈骗罪之合同只是行为人用以诈骗的手段,其根本目的是骗取他人财物;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必须是能够体现市场秩序的合同,有关身份关系的合同应该绝对排除在合同诈骗罪之合同的范围之外;应该对合同诈骗罪之合同形式作开放性解释,不仅书面合同可以构成本罪,而且口头合同和其他形式的合同也可以构成本罪。  相似文献   

7.
行政合同的有无取决于如何认识其法律属性,从行政合同行为的内在矛盾性着眼,分析其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可以本质性地把握行政合同的法律属性。行政合同是在合作行政的精神指引下,行政主体以合同方式实现行政目的的一种行政行为的法律结果,行政性是其实质特征,合同性是其形式特征。在法源上,行政合同也具有行政法与合同法的共同渊源。  相似文献   

8.
合同诈骗罪是从普通诈骗罪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殊诈骗罪,其特殊性体现在犯罪手段上,即行为人利用合同。如何理解合同诈骗罪之“合同”是认定本罪的关键,文章从刑法解释的目标、方法、材料三个方面对合同诈骗罪之合同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定式合同并非于交易之际由当事人就合同内容个别、具体的磋商而成立,它与一般合同之成立,显然有所不同;对定式合同条款进行解释时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与一般合同解释也必然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对定式合同条款进行解释时,应遵循有利于相对人这一原则,以规制定式合同中可能出现的不公平条款,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平和契约正义.  相似文献   

10.
论预约合同     
预约合同在经济活动中广泛被采用,它并非附属合同,而是一种独立类型的合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条首次正式承认了预约合同,这具有重要意义。预约合同的标的和传统合同相比有特殊性,预约合同的成立和生效要件应该符合《合同法》的规定。意向协议和预约合同在构成要件和法律拘束力方面差异很大。预约合同与本约合同之间是有界限的,要区分开来。预约合同的违约责任和其他合同的违约责任是一样的,不能陷入预约合同不能强制履行的误区。  相似文献   

11.
保险合同解释是处理保险合同纠纷的一项重要手段,但是,我国保险法律在保险合同解释方面的规定却不很完善.法院、仲裁机构在解释实践中,不能准确平衡缔约双方的权利义务的情况时有发生.介于此情况,本文试通过阐释我国保险合同解释在立法中的不足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比较英美、大陆两大法系保险合同解释的原则和方法,参考众学者观点,论述完善我国保险合同解释体系的必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保险合同的有利解释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险合同解释的有利解释原则产生和存在的原因:一是私法的公平原则,二是法律在商事行为中对弱势一方的特殊关照.保险合同的解释是在对合同条款产生争议后发生,其在事先对事后情形的考量和预知难免不周全,故而有利解释原则的弹性条款就有了生存空间.有利解释原则地位重要,但在适用此原则时又必须详加注意其发挥作用的限定和适用的程式.  相似文献   

13.
合同解除是否影响风险转移是国际贸易法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学界争议很多。用历史解释、文义解释以及体系解释等方法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相关条款的研究表明,合同解除影响风险转移。对德国新债法、英国法以及美国法的比较研究,也得出合同解除影响风险转移的结论。因此,合同解除影响风险转移是一项比较确定的规则。  相似文献   

14.
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的冲突与平衡是契约法发展的必然.对契约自由的必要限制,并不是契约自由的衰落,而是对契约自由原则真实意义的恢复和匡正,是契约自由与契约正义呈现动态统一(协调)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契约自由作为民法原则,始于《法国民法典》。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尤其是定式合同的出现,契约自由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有的学者认为契约自由已经死了。定式合同的出现不但没有使契约自由衰落,相反加速了契约自由的演化进程,使契约正义从契约自由中突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试论旅游合同违约之精神损害赔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传统民法,精神损害赔偿只能囿于侵权责任,而不能作为一种违约责任的救济措施。本文通过对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扩张解释,认为在旅游合同这类特殊性质的合同违约中,可以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以加强对受害方旅游者的保护。从而突破传统的债权责任体系,完善违约责任形式。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没有纳入统一合同法进行规定 ,劳动合同与普通民事合同的差异成为研究的一个焦点。本文作者从合同目的 ,合同性质 ,合同效力 ,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 ,违约责任等 11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以期在理论上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依据中国合同立法相关条文规定,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或者变更,但中国立法对于如何理解重大误解的内涵却缺乏明确规定。通过参照大陆法系各国民事立法相关规定的前提下,认为中国合同法中的重大误解制度必须建立在严格区分错误和误解的基础之上,并且重大误解只能是具有特定含义的法律用语,其内涵应界定为错误。在认定合同是否成立上,应适用解释优先于撤销规则,此基础上,还提出了因重大误解而撤销合同的构成要件,同时认为在法律后果中表意人只能依重大误解撤销合同而不能变更合同。  相似文献   

19.
无效合同与效力待定合同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合同,但由于人们对这两种合同认识不清,而不能依法主张自己的权利。对无效合同与效力待定合同应从三个方面加以比较分析,以期加深人们对这两种合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