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学校简介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是中南地区唯一一所传媒类本科高校。学校发扬华中师范大学百年名校的优良教育传统,凝炼践行人本、博雅、创新的教育理念,已发展成为国内卓有影响力约具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社会影响力也有很大提高,但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还不适应。保险是现代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高等院校学校加强保险教育,普及保险知识,培养造就具有较强保险意识的现代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保险教育可从保险专业建设,保险教育普及形式、师资力量和教材建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众多的高等院校中,位于渭水河畔古城咸阳的西藏民族学院是我国唯一的异地办学的特例。从地理位置上讲,这所学校位于祖国内地的陕西;从行政归属上讲,这所学校又隶属并服务西南边陲的西藏。正是这种独特优势,使西藏民院在其50年来的发展历程中,不仅是面向西藏、服务西藏的重要教育基地,而且是西藏和内地文化的重要交流窗口,更是汉藏民族之间相互沟通、紧密团结、和谐发展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教育学的角度,提出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创新人才上。高等院校创新人才素质结构的核心是创新,重点应从校园创新教育环境、专业建设与改革、教学方式、教材创新、现代教育技术、人格因素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活动的开展、教育效果评价制度的建立等方面研究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浅谈高校的学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建设是培养高质量师资和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基础,是高等院校发展中一项长期的、带根本性的战略任务。因此,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是学校各项建设的核心,而重点学科建设则是学科建设的龙头。能否抓住这个龙头,带动学科建设,对推动学校整体发展,特别是对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精神 ,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力量 ,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继往开来 ,走向繁荣富强的强大动力。高等院校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担负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 ,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略论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在职教育宓毅南一、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职教育的必要性高校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事业中一支庞大的队伍,在职教育对高校图书馆来说任务相当艰巨。图书馆是高等院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学生的第二课堂,其在高等院校的重要地位是不言而愈的。它的装备...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德育工作,努力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党对新形势下学校教育工作任务与目标的根本性规定与要求。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只有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这一规定与要求,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不断争创其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优势,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也才能为实现党的跨世纪目标做出新的贡献。高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争创其精…  相似文献   

9.
李清江 《北方论丛》2000,(5):112-113
在应试教育逐步被素质教育取代后,中国的高等院校正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结合中国国情,素质教育在高等院校具有教育与受教育得层次高、技能、应用与基础教育者相结合,时代性和综合性、等方面的特征。而且中国高等院校的素质教育应围绕这几个特征展开。  相似文献   

10.
高等院校最根本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各种类型的高、精、尖人才。高等院校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集中体现在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积极推进高校改革和发展,为国家培养大批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一、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加快教育发展,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精髓。我们应从国情、校情出发,紧紧抓住这个加快学校发展的主要矛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也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精髓。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提出"发展是硬道理",要"真正搞好教育改革,使教育事业有一个…  相似文献   

11.
高等院校科技状况是评价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对高等院校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衡量一所高校的水平,不仅要从学校的师资队伍、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出发,还必须考察一个学校的科技实力和能力,这也是各主管部门依此来作为评价高校的首选指标。就科技指标而言,它在高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是作为一个子系统存在的。所以,对科技综合实力的评价不能只用定性的评价方法,还应对其进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才能更清楚地了解高等院校科技活动的状况和科技综合实力。对高校目前科技水平做出较为客观的评…  相似文献   

12.
刘文辉 《兰州学刊》2009,(6):151-155
高等新闻教育的盲目扩张日益成为当下一个无法规避的显性话题。本章以新闻专业盲目增生、教育理念面目模糊、教育资源短缺以及就业景象惨淡等作为叙述支点,努力拨开纷扰繁杂的表征风貌,深入从传媒权力崇拜、传媒话语的资本特性以及教育管理者与办学者的职业伦理缺失等方面,深度追问其所衍生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3.
孙宇  张园 《学术界》2012,(5):134-142,287,288
在激励更多社会力量投入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行动中,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是两条主线,现代化的传媒工具是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得以成功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共同合力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整体观,剖析了科学教育和科学传播的理论演进,以及科学传播的机制模式会"倒逼"促使正规学校的科学教育加快改革步伐、协同一致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广西教育经费不断增加,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1950年至1979年三十年间,教育经费支出平均每年增加17.40%。各类学校在校学生1979年与1950年相比,高等院校增加20.8倍,中等专业学校增加20.1倍,普通中学增加46.4倍,小学增加9.3倍。职工教育、幼儿教育、盲聋哑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有较快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山区的教育落后状况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来看,我区的教育事  相似文献   

15.
培养创新型人才营造特色校园文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璇 《理论界》2008,(12):204-205
高等院校的校园文化是在高等院校校园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积淀形成的文化氛围,是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和灵魂,是高等院校重要的教育资源。本文从高等院校校园文化的硬件环境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学风建设等方面对如何营造有高等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范君 《南方论刊》2022,(5):110-112
近些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对加强高校包括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校园文化作为高职院校软实力的代表,是学校历史和精神风貌的体现,和学校的思政教育有着高度的契合点,两者之间绝不可分割,相互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促进。本文旨在从分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各自含义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着手,结合高职院校发展建设的特点,探索出两者的创新互动发展,以期能够为高职院校等高等院校的思政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17.
大学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对个体施加影响的过程.高等院校应按照党在新时期对当代大学生的培养目标要求,有目的进行规范化教育和引导,促使学生实现社会化.学校教育对学生的社会化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生从小学到高中有十几年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社会化程度.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社会化要求更高、任务更艰巨.在认真分析大学生社会化产生障碍原因的同时,更要重视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调动大学生主体能动性.通过大学的教育、教化和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来规范和矫正大学生的行为和心理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作为家校教育互动的重要手段,家访是实现学校与家庭之间教育信息沟通交流的一种有效形式。为了更好地发挥“家访”的教育作用,这就需要对其本质意义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从学校、家庭角度出发,家访是家校教育协作的重要方式,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教师进行行动研究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19.
开展学校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之一,构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机制是学校劳动教育改革创新的迫切需要。当前,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教研设计条块分割、内容结构重复交叉、方法手段纷乱杂陈、多维合力协同不足等现实问题。构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机制,需要着力于教研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育人体系创新,以切实把握学校劳动教育内在需求,提升学校劳动教育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在立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先后颁布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基本法 ,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在内的六部关于教育的法律、十六项教育法规 ,各级人大政府部门也分别制定了有关的教育法规 ,我国高等教育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逐步走上依法治校、依法治学的道路。这些法律、法规对高等院校依法办学、维护高等院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起了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调整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教育与社会各有关各方面的法律关系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