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贺《南园十三首》组诗并存两个声音,一方面是勉强的牧歌情调,另一方面则是真实的苦难倾诉。这两种声音与他的悲剧的命运、深切的痛苦、狂热的理想、尴尬的身份、艰难的生计紧密地纠缠在一起。本文对这一审美特质进行了详细解析,以期窥见李贺的隐秘文心,彰显李贺诗歌的独特审美风貌。  相似文献   

2.
李贺诗歌表现出一种“不使人易窥其意旨”的神秘美 ,这主要表现在梦幻性、象征性、错觉性、暗示性和朦胧性等方面 ;构成李贺诗歌神秘美的成因主要有 :尚奇的审美意趣与创作心态 ,创作中的无意识 ,直觉化的感受事物的独特方式 ,追求陌生化的艺术效果等。  相似文献   

3.
何新所 《中州学刊》2012,(1):181-183
王庆澜的《和长吉诗》是现存唯一的对于李贺诗歌进行全部唱和的作品。唐代天才诗人李贺的作品,以其瑰奇的风格独树一帜,受到历代读者的广泛喜爱,拟长吉体、和长吉诗,代不乏人,构成了李贺诗歌接受史上的重要层面。关于李贺诗歌接受史方面的研究,专著、论文已经很多,论述可谓详尽。馆藏王庆澜文集更正了以前研究中对其生平及著述的错误记载,论述了王庆澜《和长吉诗.自跋》的理论价值并阐述了王庆澜《和长吉诗》在李贺诗歌接受史上的重要价值,极具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贺诗歌的总体特征是奇诡、晦涩,有其独特的美学追求和美学倾向。这种追求与倾向,与李贺的自身经历有关,更与其所处的大唐帝国由盛变衰有关。把握住了这两点,也就把握住了理解李贺诗歌的关键和钥匙  相似文献   

5.
“鬼才”风情--从李贺笔下的女性世界看其女性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傅谷 《江淮论坛》2003,(5):156-160
李贺诗歌中有众多的女性形象,本文即从诗中建构的女性世界中去探寻其女性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李贺笔下的女性是诗人情爱期望、情感认同以及对人性美渴求的理想载体,从他的这种意识中可以体察李贺对女性生命价值的一种认可.  相似文献   

6.
典故的"有意误读"是李贺诗歌美学的一大亮点.由于有意误读,典故原义与语境义之间便构成对话与冲突,从而在诗句中形成语义裂隙,诗意变得隐秘而复杂."任公子骑白驴"、"虞卿"、"千金买骨"、"魏明帝青龙九年"作为个案,对李贺诗歌的典故误读现象进行详细解析,以期窥见李贺的隐秘文心,彰显李贺诗歌的独特审美风貌.  相似文献   

7.
学界普遍将李贺诗中多描写鬼神意象的一类诗称作神鬼诗.历代研究李贺神鬼诗多从其艺术特色、诗歌内容入手.但从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角度对李贺神鬼诗进行解读,我们可以从其塑造的一系列充满幻想的神鬼形象背后,寻找到其潜在的意识动机,进而加深对这位短命诗人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 ,李贺的创作可谓独树一帜 ,其诗歌风格以冷奇幽艳著称 ,宋人曾以“鬼才”目之、“鬼仙”誉之 1。对于李贺的创作特色 ,前人已有充分认识 ,如杜牧所谓“鲸口去鳌掷 ,牛鬼蛇神 ,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2 。周紫芝所谓“李长吉语奇而入怪”3、王思任所谓“喜用‘鬼’字、‘泣’字、‘死’字、‘血’字 ,如此之美 ,幽冷溪刻”4 ,皆为中肯之论。李贺之所以形成独具特色的诗歌风格 ,与他独特的人生体验和独特的创作心理定势有着直接的联系 ,而后者恰恰是李贺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拟通过揭示李贺创作个性和创作心态的特点 ,进一…  相似文献   

9.
自宋祁始,李贺便有了"鬼才"之称.这一称谓,实是对李贺的丑化与诬蔑.李贺诗歌确有少量与鬼魅有关的内容,但并非"鬼才"所致,而是其奉礼郎的职任使然.少量的"鬼诗"不能代表诗人的真正水平,其代表作<李凭箜篌引>、<雁门太守行>等,俱是天才之作.视李贺为"鬼才",透视出一些诗评家们对创造意识的贬抑.  相似文献   

10.
李军 《江淮论坛》2001,(4):87-93
针对杜牧等人对李贺诗歌“少理”的批评 ,指出李贺诗歌自有其独特的“事理”、“诗理”在 ,即有着表面上“欠理”、“反常”而实际上“合道”的所谓“悖理”现象 ,这是诗人创作上求新求变、求奇求险的反映与体现 ,是诗人审美感知时的知觉变异 ,是对艺术构思、表现的艺术变形 ,是形成其诗歌奇诡诞幻独特诗风的重要原因 ,具有一种“离形得似”、“无理而妙”的特殊而神奇的艺术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11.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 ,李贺的诗歌是这个黄金时代产生的一朵奇花异卉 ,但是多少年来对李贺的诗歌毁誉不一、褒贬不同。曾经有人把他看作是唯美主义者 ,认为他追求的只是形式美 ,与现实没有多大关系。 2 0世纪 70年代 ,有些论者受了所谓评法批儒的影响 ,把他列为法家诗人 ,认为他的诗歌处处和儒法斗争相关。 80年代以后 ,有些学者反对从儒法斗争角度去评价李贺 ,可是又走入另一个极端 ,避而不谈李贺诗歌和时代政治思想斗争的关系。这样 ,李贺的面目及其诗歌的历史价值还是模糊不清。究竟如何评价李贺的诗歌呢 ?这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12.
李贺的生平事迹在正史中的记载极为简略 ,然有关李贺的传说故事 ,在野史札记、诗话著作中却多有记载。其不仅有着丰富性、个性化、充满理想成份和浪漫色彩的鲜明特点 ,而且表现了诗人才华过人的鬼仙形象和敏于诗讷于言、内向不善交际、耽于幻想的性格特征 ,还反映了传说的创作者、传播者、记录者对李贺及其诗歌的某种评价和理解 ,更折射出士子们潜隐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3.
用现代修辞学的视角来欣赏古代诗歌,是不同于纯文学的,当然更不等同于纯语言的分析。李贺是个不同一般的诗人,他非常态的心理为他的诗歌带来了一种特殊的气质,所以,通感、移就等变异语言成了李贺的诗歌语言,同时,也成了我们进入“诗鬼”世界的路标。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李贺诗歌集注》是清人王琦编注的。王琦是清代研究唐诗的专家。他的《李太白集注》,跟仇兆鳌的《杜诗详注》齐名,但《李贺诗歌集注》卷首,选登了戴叔伦《冬日有怀李贺长吉》的诗。据权德舆所作戴叔伦墓碑铭,戴是德宗贞元五年(789)死的,而李贺则是贞元六年(790)生的。这首诗或是伪作,或是所怀李贺长吉另有其人.总之不是诗人李贺。王琦盖误也.  相似文献   

15.
佘向军 《船山学刊》2004,(2):156-160
悲剧意识是艾青早期诗歌的审美内核.在作品中,其悲剧意识体现为对个体命运、阶级压迫与民族危机的悲剧性感悟,对生命本体的终极关怀和面对苦难敢于用生命去殉道的悲壮精神.艾青诗歌中的这种悲剧意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汇通、承传与超越.  相似文献   

16.
在李贺诗歌里,我们不难发现,诗人在对享乐、苦难、生死等生命问题进行思考与探求的同时,也借文学的形式,将其对爱情的人生思考诗化出来,创作出一批吟咏爱情的作品。据初步统计,在李贺241首诗中,涉及男女情感的就有41首,几乎占了四分之一。可以说,在李贺的诗歌里,爱情一直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李贺诗三议     
关于李贺及其诗歌的评论,遭受“四人帮”“儒法斗争”谬论的极大干扰。粉碎“四人帮”后,“星尽四方高,万物知天曙”(李贺《感讽》)。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发表了。毛主席提出“诗要用形象思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等一系列教导,掀起了一年来文学论坛学习、讨论和研究的极高热潮。个人学习毛主席的教导,感到对李贺诗歌的评论,也还须拨乱反正;而其艺术上的独创精神,更是值得我们进行探索、学习和借鉴的。本文拟概括为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个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李贺作为中唐诗坛的代表 ,无疑他是带着时代特色和个性特征走进中国诗歌的圣坛。他以“鬼诗”、“鬼才”著称 ,然而他对李白、杜甫诗风的继承 ,仍是有迹可查 ,这一点中国古代诗评家中有些人已经意识到了 ,本文试从李贺同时代及其后人评论中 ,论证李贺与李白、杜甫诗歌的渊源。  相似文献   

19.
诗歌意象是以词语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它的特点对个体诗歌创作风格的形成有关键意义。本文从李贺诗歌意象的构造、特质、组合三方面浅析他诗歌意象的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着重论述了李贺诗歌独特艺术思维方式的特征及内涵。从中可以看出李贺诗歌多采用联想、想象、直觉、幻觉、时空互渗等方法,把自己的情绪和感触移至自然万物之上,充满了浓重的神秘色彩,亦即原始思维和幻觉思维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