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骨文羡余现象是汉字羡余现象的一个重要分支,即在形义关系已定情况下,通过增加或繁化构件改变甲骨文形体却不改变原有意义的现象。甲骨文羡余的类型可分为单式羡余和复式羡余两大类。通过研究大量的甲骨文字,发现甲骨文羡余的特点:1.不均衡性;2.甲骨文羡余手段或方式主要表现为累加和添加两种;3.类义性羡余的甲骨文多为会意兼形声字;声符性羡余的甲骨文均有双声符的特点;4.点形构件成为甲骨文写实性羡余和衬义性羡余的主要手段;5.强义。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状之于动的羡余现象探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将信息论中羡余(Peduneancy)概念引入语言研究。文章认为,语言中的羡余现象系指语言结构形式超过语义表达需要的情形。作者针对现代汉语中状之于动的羡余现象,从类型、成因和作用诸方面予以归纳、分析,指明语言作为符号系统具有灵活性、伸缩性、不确定性,其自身在聚合关系上的类推作用,为现代汉语中大量存在羡余现象的普遍动因,它对语言结构形式具有补足作用,对语言表达具有突出强化作用,有利于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研究语言中的羡余现象,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解决某些重点与难点问题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试对现代汉语词汇中的羡余现象作一粗略描写,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跨语言的角度论述了形态的有关问题,指出狭义形态实质上是标示功能的,它是功能的反映。词与词之间的相互结合能力和结合关系,语序和虚词等所起的语法作用与狭义形态是相通的。由此将形态分为屈折形态和非屈折形态两大类。并从功能和认知两个角度解释了语言对形态的选择情况。任何族语,要想表义必须借助一定的形态,这是强制性的;但不同的族语在表示某语法意义时对形态种类的选择可以有所侧重,否则就有过多的羡余现象。  相似文献   

5.
明代财政制度中的起运与存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起运与存留是明代财政制度的核心内容。起运分为中央和九边两项,起运中央部分分储于户部太仓等五类仓库中,起运九边包括民运税粮和盐引两项。存留是指司、府、州、县将部分税收留于当地,用以支付军费(指内地)、藩禄、官俸及教育经费等;羡余为各地的小金库,用于行政办公费、公款吃喝、公款送礼等。明朝将起运数额定得较高,且禁止拖欠,反映了中央集权财政管理体制的特点。起运与存留中存在的弊端是明末农民起义首发于陕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黄钊 《船山学刊》1995,(2):126-136
柳宗元不仅是我国中唐时期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也是卓越的政治思想家。他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至今仍然闪烁着政治家的智慧光芒。 柳宗元(773~819)生活的时代,正是唐帝国由鼎盛开始滑向衰崩之际。当时,安史之乱平定不久,黄巢起义即将爆发,社会矛盾极其尖锐,集中表现在: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土地集中、赋锐苛重、民不聊生、中央集权大大削弱。面对这种政治局面,当时的有识之士主张革新除弊、重振朝纲。永贞元年(805),以王叔文、王伾为首的革新派在唐顺宗李诵的支持下,实行政治革新,其主要内容为:罢免贪官、选用贤才、废除宫市、停进“羡余”、释放宫女、平反冤案、  相似文献   

7.
清制,衙门里有官、吏、役、幕友、家丁之分。有顶戴有品级的叫做官,一县之中知县、县丞、主簿、典史是官,县衙中的吏、户、礼、兵、刑、工六房书吏,叫做吏,役即县衙中的马、快、皂三班,亦即捉贼的马队,办案的步卒,喊堂威打犯人的衙役。三班六房称县官为老爷,侍立案旁侍候县官。他们的俸给从地丁钱粮中多收的羡余支付。而幕友家丁,乃县官自己聘请雇用的。与本官同进退,薪俸由县官自己开销,每年从地丁钱粮中,提成大约百分之二十。供县官支付,此项款子在聘师爷、雇家丁、应酬上司、招待过往官员、应付差使花销以后,剩余的归官自己所有,所以土  相似文献   

8.
论汉语组合     
一、直接组合与关联组合 张志公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组合》一章指出,汉语的组合方式有两种——直接组合与关联组合。前者产生的关系主要有“联合”、“修饰”、“陈述”、“支配”、“补充”等,后者产生的关系主要有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等。该书还建立了“关联词组”的概念。这一切,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但如果从另一角度比较一下直接组合中的“联合词组”和关联组合中的并列词组,觉得二者似乎也无本质的不同。因为“联合词组”同其他关联词组一样,都是词的“外部”组合,而直接组合则是词的“内部”组合。关联组合联合不同的个体,直接组合则把“元素”组成个体。如果把“联合词组”归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表义上的特殊组合和形式上的特殊组合 ,论述了作为一种修辞格回环中的特殊组合形式 ,并指出 ,这种特殊的组合使回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变得更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0.
目前殷墟遗址中大型族邑聚落墓地的资料是相当丰富的,有关这些墓地中随葬陶器组合资料的比较研究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就殷墟已公布的殷墟西区等5处大型族邑聚落墓地中随葬陶器组合资料进行了相对应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殷墟墓葬陶器组合中的主体器类和辅助器类中的主要器种在早晚期组合中的变化应是墓葬陶器组合变化的主线。觚、爵是殷墟墓葬陶器组合中的主体器类,豆、鬲、簋、盘、罐是殷墟墓葬陶器组合中辅助器类中的主要器种。各个族邑墓地中觚、爵始终是陶器组合的主体,而辅助器类中的主要器种在各墓地的不同期别的陶器组合中是有所不同和变化的,因而也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族邑组群特征。  相似文献   

11.
人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人类社会总体就是由多种多样的社会组合交织而成的。自本世纪系统论思想兴起之后,运用有机的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社会及其各种组合,大大提高和深化了人们对社会的认识。然而,简单地把各种社会组合视为有机统一的整体,过分强调整体性,忽视社会组合中的群体性以及社会组合的群体性与整体性的关系,就影响对社会组合的深入认识,也在实践中造成了许多被动和失误。本文试图遵循系统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社会组合的群体性和整体性及其关系做一点粗浅的探讨,以求进一步加深对社会组合的认识。一、社会组合的两种基…  相似文献   

12.
青铜觯作为流行于晚商和西周前期的一类重要青铜酒器,在酒器组合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文结合出土铜觯和未出铜觯两类墓葬的情况,对青铜觯的组合与墓葬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在总结铜觯组合的同时,揭示了组合变化与墓葬等级之间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13.
继4P营销组合理论产生之后,相继出现了6P、7P、11P、4C、3R、4R、4V、4S、4E等营销组合新理论。这些新理论,或期望对4P加以扩充和完善,或试图对4P进行颠覆和取代,但落实到操作层面时,不仅离不开4P,更不如4P易于撑控。为了融合各种营销组合并增强其可操作性,本文在明确各种营销组合之间的关系基础上,提出了“整体营销组合”的概念,确立了相应的模型和依据。提供了“整体营销组合”的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说文解字》小篆系统的汉字为对象,分析指出了会意字意象组合、语言组合的空间位序、线性序列特征,阐述了形声字虚实相生的意义构成;叙说了文字组合中的聚合因素;对合成汉字的组合关系及其整体联系的系统认知方式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讨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4,(10):51-55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而其中贷款组合风险是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的重点,因此如何控制贷款组合风险成为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商业银行对各类企业违约损失率的CVaR最小化为目标函数,以银行各项资产组合收益函数的期望作为对收益的约束,建立了商业银行违约损失控制的均值-CVaR优化模型,并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研究了该模型的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均值-CVaR模型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商业银行贷款组合风险,有利于商业银行合理优化地配置资产组合。  相似文献   

16.
钢木组合结构结合了钢材强度高、木材天然可再生这两种建筑材料各自的优点,不仅能够突破以往木结构建筑不能满足的跨度和高度需求,同时也使得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得到极大提高。本文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钢柱和钢木组合柱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同时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对钢柱和钢木组合柱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并从理论上推导了钢木组合柱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论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与局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阐述了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由来与基本思想,指出了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发展的三个方向,即实用化、资本资产定价和套利定价。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讨论了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存在的四个局限:风险观局限、风险分散方式局限、理论假定局限和理论应用局限。最后,根据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借鉴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应注意的适用性、局限性和实效性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过程,从上世纪50年代以前的一些不成完整的体系的理论,到以Markowitz(1952)为代表的50年代以及以后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PT),到最近兴起的行为组合理论(T).在此基础上对此进行比较,提出行为组合理论发展在中国股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老子》中的组合问包含二句组合问和多句组合问,体现出一定的互文辩证性。在形式上有利于语篇的衔接连贯,有助于互文见义,在内容上凸显了语篇的思辨性。在时间上相去不远的"苏格拉底的诘难"与老子的组合问在形式和旨趣上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20.
传统思维方式问题从哲理上已有许多研究 ,我这里只从政治哲学角度说起。在我看来 ,中国传统政治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是一种“阴阳组合结构”。什么是阴阳组合结构呢 ?我想用如下一些组合命题来说明 ,如君本—民本的组合 ,尊君—罪君的组合 ,王体道—道高于君的组合 ,等级贵贱—人为贵的组合 ,王有天下—天下为公的组合 ,礼之分—乐之合的组合 ,顺从—自强的组合 ,正统—革命的组合 ,等等。我所说的阴阳组合命题 ,包括以下两种含义 :一是说 ,在传统思想中 ,如“君本”、“民本”等等命题都不是单独存在的 ,在理论逻辑上也不能自成系统 ,而是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