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炜 《中国藏学》2005,(3):176-183
西藏的语言规划是我国语言规划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围绕"藏语文工作的指导管理机构及社会职能部门"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分20世纪70年代以前、80年代后期、1990年以来几个阶段,分析西藏藏语文管理机构创立、调整以及完善的过程及其特点,以从一个侧面展示西藏自治区成立40年来藏语文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制度变迁与西藏现代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云峰 《西藏研究》2005,2(1):85-90
在西藏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制度因素十分重要。邓小平制度思想为分析西藏现代化进程中的经济社会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充分认识和重视制度变迁的重要性具有指导意义,并且为西藏进行制度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前提。然而,由于各种不利因素的存在,当前西藏制度变迁受到制约,显示出强烈的路径依赖特征,制度资源不足,制度环境缺乏对发展的促进和保障。如何退出这种非绩效的封闭状态,是西藏现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西藏社会正在由一个传统宗教型社会,转变为一个现代开放式的经济型社会。对其而言,由现代化引起的系列变迁(物质生活、制度文化与精神传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体验,也是一类不可重复的民族经验,其中既包含大时代的共性特质,也富有本民族的个性差异。现代变革促使西藏社会及时地进行文化自觉,并对当下诸多社会共同面临的发展命题提供自身独特的丰富经验与实践之道。  相似文献   

4.
西藏经过和平解放和民主改革,建立起一整套保护妇女权益和促进男女平等的政策法律体系,妇女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赋予了与男子平等的权利。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妇女的政治和法律地位、政治参与状况、平等权利保障状况等的变迁,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西藏社会的发展变迁和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5.
哈萨克斯坦的语言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论是苏俄时期的语言本土化政策、斯大林时期的语言俄罗斯化政策,还是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将哈语作为惟一国语的政策,政治目的始终是其要旨。对今日哈萨克斯坦而言,其语言政策是将单一语言思想、多语言思想和国际化语言思想等因素集于一体:将哈语作为惟一的国语体现了单一语言思想,强调的是哈语的象征意义,并通过复兴哈语和扩大哈语的使用范围来增进哈萨克人的民族认同感;俄语和其他语言的地位得到国家法律的承认和保护,表明了多语言思想;而将俄语作为官方语言和教学语言,以及英语的普及,则是国际化语言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20世纪美国西藏政策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晔 《西藏研究》2003,4(2):1-7
20世纪美国在冷战与遏制中国的政策下 ,对中国西藏的政策奉行实用主义原则与双重标准 ,即承认中国对西藏的主权地位 ,又支持达赖分裂势力的“藏独活动”。该政策大体经历了一个从模糊承认中国对西藏的“宗主权”地位 ,到侧重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 ,再转变到炮制“西藏民族自决”论、支持西藏叛逃分裂势力分裂中国、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的过程。美国的支持并没有使流亡分裂集团达到“藏独”的目的 ,这一政策的结果却暴露了美国在西藏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违反联合国宪章的行径。  相似文献   

7.
江荻 《中国藏学》2022,(6):150-160+219
文章一方面叙述西藏的多样性语言现象,另一方面尝试用一种计算机自动聚类方法对西藏的语言进行分类。文章采用编辑距离计算方法的编码和赋值,以及聚类算法和树形图呈现。实验采集了西藏的藏语及其方言,还有门巴、珞巴、僜人等族群的非藏语语言共计49种,包括目前尚未识别的一些地方话。实验结果表明:西藏地区分布着藏语和非藏语的藏缅语,藏语包括传统分类的卫藏和康方言,卫藏又可分为前藏、后藏、阿里和南部次方言;非藏语的藏缅语有门巴族语言、珞巴族语言、义都系语言,以及藏东和藏东南语言系属不明的地方话。与传统分类相比,文章中所用机器语言或方言自动分类相当合理,可信度很高。  相似文献   

8.
当前,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推动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日益凸显.西藏作为我国文化大区,虽然自身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亟待破除一系列政策瓶颈.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金融政策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西藏文化产业发展需要良好的金融政策环境.结合发达国家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手段,着重考虑目前区内文化企业与金融业发展水平,未来加强和改善金融支持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可以从如下五方面入手:1、推动金融机构管理体制创新,研究适合文化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2、进一步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扩大文化企业直接融资规模;3、探索研究区域文化产权交易机构,解决文化企业和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4、加强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有机结合,促进银政企合作;5、加快配套制度和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文化企业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为壮族语言文化变迁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生产方式的转变,逐渐消解了壮族语言文化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人口流动的加剧,逐渐瓦解了壮族语言文化赖以传承的群众基础;社会阶层的分化,逐渐解开了壮族语言文化赖以维系的情感纽带;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普及,日益改变了壮族语言文化的生存土壤;现代化所滋生的工具合理性,日益使壮族语言文化发展受经济原则支配.另一方面,现代化为壮族语言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相似文献   

10.
独立以后,乌克兰推行了"乌克兰化"的语言政策,通过一系列语言法令提高乌克兰语地位并扩大其使用范围,同时积极打压和排挤俄语。通过对教育、大众传媒、公文事物和日常生活领域语言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乌克兰的语言政策与语言现实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由于乌克兰语言现状具有相对稳定性特定,因此,制定兼顾双语现实的语言政策并不是没有可能,但由于其语言政策意识形态化、影响因素多的特点,这一构想的实现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毛阳海 《西藏研究》2006,(4):109-114
文章首先阐述了贫困的定义和贫困标准等一般性问题,并就西藏执行的贫困标准作了对比分析,进而对西藏农村居民的贫困状况进行了判断和描述。在此基础上,对西藏农村居民的贫困特征及财政反贫困政策等问题作了阐述,并就相应的政策创新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清初治藏政策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透视明清中央政权交迭之际的西藏形势入手,对清初中央王朝针对这一形势所制订的治藏政策及其特点作了一些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发展与少数民族妇女生育观念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需求高素质的人才 ,每个家庭不得不把生育子女置于市场中进行成本和利益的比较 ,经济利益的现实性使人们的生育观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中央十分关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对诸多关系到西藏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陆续作出重大决策,为做好西藏工作提供了制度性保障.这些重大决策从制度学意义看,具有很高的理性认识作用和实践上的路径规定作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所提出的指导思想和一系列重大举措,从制度供给的角度看,就是要全方位解决西藏与全国差距拉大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元明两朝治藏政策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朝和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元明两代中央政府的治理下,当时的西藏社会取得了重大发展,可以说两朝对西藏都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元朝和明朝的治藏政策既有共同的一面又各具特色,文章仅从"独尊一派"和"多封众建"来分析元明两朝治藏政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以后,产生了中国近代意义的报刊,这些报刊有官办的,有商办的;有国人自办的,亦有外资创办的。这些报刊的创办者所处的政治文化背景、办报的目的差别很大.但对西藏问题却都十分关注。特别是我国自办的报刊更加关注西藏的重大政治问题,及时报道国家的治藏方略和政策得失,传达国内外关于西藏的信息。文章以《东方杂志》为个案,论述晚清报刊与中国西藏的关系,从而阐明西藏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明朝在乌思藏、乃至整个藏区管理政策的形成与发展是分为三个 阶段的,而每一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从总体上看,明朝的治藏政策是向着越来 越严密、完备的方向发展的,这是随着对藏区形势的不断深入了解而进一步调整、 变通的结果。明朝管理藏区政策的独特之处在于继承元朝有效治理政策、继续 "僧俗并重"的同时,更加注重并有效发挥了朝贡贸易这一经济杠杆的作用,以空 前紧密的经济联系巩固、发展了自元以来形成的中央王朝同西藏地方的政治隶属 关系,使明朝的政令得以顺利地在藏区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8.
基督教究竟何时传入西藏,迄今尚无定论.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三种不同说法:唐代说、元代说和明末清初说.前两者虽有一定论据,但均缺乏有力的文献佐证.文章通过对各种文献资料深入分析,认为基督教传入西藏的时间应是明末清初.  相似文献   

19.
柳陞祺 《民族研究》2004,(1):92-101
本文以清代档案为基础 ,探讨 172 7— 172 8年卫藏战争前后清中央治藏方针政策的形成与实施 ,指明当时西藏内部的治乱与清 -准噶尔蒙古双方和战全局息息相关 ,雍正帝一直认为西南一隅的西藏问题如处理不妥 ,西方北方蒙古诸部则疑贰不附 ,卫藏虽远在边陲 ,实际上是“社稷生民忧戚所系” ,因而秉承其父康熙帝的遗志 ,继续执行积极的治藏路线  相似文献   

20.
非西方他者的文化表征是西方殖民和新殖民话语的核心。对西方人眼中的他者形象的批判性政治分析,涉及两个层次的认识——在以精炼化和成见化的方法提供骨架的同时,各种策略(诸如婴孩化、色情化、贬抑化、理想化和自我肯定)也为想象的他者增添了血肉。虽然这些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些策略保持着稳定。在本文中,作者将识别其重要的修辞策略。这些策略塑造了西方对非西方他者的表征——主要集中于西方的殖民表征——的特征,同时通过对异域西藏(对异域化西藏西方式表征的简称)的实证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