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原始神话与人类自我意识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一面反现人的本质的镜子,认识文化的活动也是人的自我观照活动,可以说,创造出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就会创造出什么样的文化。原始神话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最初记录,通过剖析原始神话及其原始文化就可能揭示人类自我意识的起源。本文通过对原始神话的考察,认为在西方原始神话关于神、人、自然的关系中,人类的自我意识表现为自恋意识、自卑意识和““认识你自己”的意识。而中国原始神话则表现为神人相通的特点。文章认为,西方原始神话中“认识你自己”这一问题的提出,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由此,关于人类自我意识的神话时代结束,而关于人类自我意识的哲学时代来临了。  相似文献   

2.
冯宪光同志的文章《论马克思对“人”的类概念的使用》(见《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1期),是很彻底的。它认为,无论是在马克思早期的不成熟的著作中,还是其晚期成熟的著作中,关于“人”、“人类”、“人性”、“人的本性”和“人的本质”等提法,或者表现为对费尔巴哈术语的借用,或者作为科学研究方法的逻辑起点,而在现实生活里和马克思的思想中,都不是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王韬是近代中国研究法国史的先驱之一。在他众多的史著中,法国史研究成果占了相当的比例,其中尤以《法国志略》与《普法战纪》为代表作。这两部著作无论从体例、内容、评析来看,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成为近代中国人乃至日本人了解世界的窗口之一。王韬治法国史绝非单纯为学术目的,而是始终为他的“振兴中国”这一宏旨服务的,从其“变法自强”的改良主义思想的形成轨迹来看,他的法国史研究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北京学”主要是“城市研究”,应纳入“城市学”范畴。其包含城市史、城市学、城市文化三个层面,开展研究要警惕过度智库热,厘清城市史与教育史的边界,允当叙述城市与文学,并借数据库编年刊。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化:现代文化的最佳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使用“生态文化”概念的人越来越多。从使用的情况看,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可以说差异很大。为了弄清究竟什么是生态文化,本文拟从文化类型、文化发展阶段和文化模式三个不同角度对生态文化概念予以专门的论述和阐释。一、前所未有的文化类型纵观人类文化发展史,文化同人与自然关系相伴而生,并肩同行。当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新的人与自然关系时,文化就相应地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如果我们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尺度考察人类文化史,那么人类文化可以划分为历时态的三种类型:(1)自然中心主义为核心的“…  相似文献   

6.
张明 《学习与探索》2005,(3):122-125
20世纪以来,国内出版了众多各具特色的文学批评史著作,但总的来看,文学批评史的研究仍有许多尚待开发和完善的方面。具体来说,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其一,要通过对文学批评史的梳理,充分体现出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色;其二,通过古今主体间精神对话的方式,揭示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现代意义;其三,要正确处理“史”(资料搜集)与“论”(理论阐述)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六十年代在日本的科学著作和期刊中开始出现为数不少的关于“日本文化论”、“日本人论”以及关于日本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心理”的文章,论述日本民族文化有哪些本质特点和典型表现。七十年代这类著作充斥了商店的橱窗,成为广播、电视、报刊的主要内容。各方面人士对此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形成了一股“民族文化热”、“内省热”。  相似文献   

8.
黑格尔说过:“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没有形而上学──就象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哲学越来越显得萧条和冷落,问津哲学的人越来越少,对于哲学是什么,哲学要干什么之类的问题并无多少人去关心和理睬。哲学是形之上学,是抽象和宏观的,但哲学又与社会文化不可分离。有人说:哲学是文化之上的文化学,意思是说哲学具有统辖一切文化的功能,它既是文化的基础,又是文化的表证,哲学的状况直接反映出社会文化的状况。当然反过来说,文化对哲学也有一定的牵制,由于哲学高度的抽象性、思辩性、非现实性、…  相似文献   

9.
经典文献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文化的哺育,在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的光辉著作,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丰富的食粮和治学的阶梯。《社会工作》从2007年第1期开始,开辟“经典文献”栏目,专门介绍这些著作,拟从国内到国外,每期介绍一部著作,欢迎专家学者向我们撰写文章。每篇文章1000宇左右,欢迎投稿。投稿邮箱socialwork20030163.com;来稿请注明“经典文献”字样。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处于什么地位,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究竟起了何种程度的作用?至今世界各国学者有在分歧。国外有些人无视、贬低甚至否定中国抗战对打败日本法西斯所起的重要作用。在一些二战史著作中,有的称中国战争为“被遗忘了的战场”,有的著作断言,如果“中国停止战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也不会发生改变”;还有著作把中国坚持抗战到胜利,说成是外国援助的结果。显然这些观点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是对客观历史事实的歪曲。中国抗日战争既为中华民族的存亡而战,同时也为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而战,它是…  相似文献   

11.
“文化”意义的《文心雕龙》和对它的“文化”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所谓艺术生产就是作家、艺术家把自己的种种心理、意念(理想、愿望、知觉、情趣、美感、想象等),通过各种形式,采用各种手段,变成可供人感知的物化、象征化或符号化的具象。作者的心理、意念不能脱离民族、社会、时代文化的制约,他的产品也就具有了一定的文化意义。文艺是典型的文化事象,古往今来一切文艺作品都深蕴着文化内容。而阐发人们对文艺认识的理论著作则能体现出一定理论形态的,较为系统的文化观念。《文心雕龙》在今天看来并非纯文学理论著作,它的理论所涉及的范围比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学”要宽泛  相似文献   

12.
“物感说”与“摹仿说”分别为中西古典审美方式。一般来说,“物感说”的形成是以《乐记》为标志;“摹仿说”的形成是以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为标志。由于这两部著作产生的年代十分接近,也就成为中西古典美学寻根溯源予比较的最好样本。 由于人类共同的起源及接近的生理、心理结构,在审美思想上会有一些共同的东西;同时,也由于生活环境、民族习俗、社会形态等诸多因素,会导致审美思想的差异,也包括审美方式的差异。往往,审美思想的差异又反映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审美特色。“物感说”和“摹仿说”一定程度代表了中西方古代的文…  相似文献   

13.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是法国当代社会学的代言人,经历了从50年代开始一直到目前的长期的理论探究和反复的田野调查,创建了一种反思的象征的形式社会学。他的社会学研究从一开始,就关注以“人”为中心的社会人类学,并对人做历史人文考察。在早期的著作《阿尔及利亚的社会学》中,他明确地指出,从事经济生产活动的“人”的文化活动及其精神思想的复杂性,对社会发展及研究人和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影响。在1992年出版的《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更进一步强调对于人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东西南北》2009,(4):68-68
“走西口”虽仅三个字,却活化为一个文化符号,衍生出一段传奇,缔造出一部名闻天下的移民史。“走西口”的这个过程.的确称得上是一部大传奇,虽然其中不乏血泪和辛酸,但总有一种精神不会磨灭,那传奇中一个个勇往直前的灵魂散发着永恒的光彩。在那个国家破碎,兵匪一家,百姓受难的年代,太多太多的人投身革命,他们的那种无私,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本·阿格一向反对划定一片对文化研究的认知领地,因为这片领地变化太快:今天用来印刷利奥塔理论的初级读本的纸张,几年后就可能被回收利用,用来出版波德里亚的著作或是尚未被发现的很可能是昙花一现的新理论家的著作.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文化研究的所谓前沿的流动性与不确定性.本期这组笔谈之所以冠之以“前沿问题”,是因为其中既有对时下流行的互联网的文化研究,也有对“中国声音”“中国形象”的跨文化思考,希望这组文章能够带来更多“前沿问题”的出现和生成.  相似文献   

16.
人的社会化是社会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这一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搞清人是怎样成为社会的人,并进而成为改造社会主体的。我国理论界普遍把人的社会化定义为:人的社会化就是不断获得既定社会文化、规范、技能的过程。也就是趋向于把人的社会化仅仅看作一个把社会文化、规范和技能内化的过程,一个单向的过程。但是只要仔细分析人的社会化过程,就可以看到人的社会化不单表现为内化既定的社会文化这一单向过程,而且还包含外化已内化社会文化的过程,体现出双向性。一、人的客体性和主体性的统一,体现了个体社会化的双向性。人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的客体。人作为社会的客体是以客观自然物而存在于自然、存在于社会的。人是社会的客体这一属性决定了每一个人类个体来到这个世界,就必然面临既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既定的社会文化。这些既定的社会文化为每个人类个体进行种种活动创造了条件,而人类个体对这些条件只能接受,而不能自由地选择。人类个体只有不断学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本·阿格一向反对划定一片对文化研究的认知领地,因为这片领地变化太快:今天用来印刷利奥塔理论的初级读本的纸张,几年后就可能被回收利用,用来出版波德里亚的著作或是尚未被发现的很可能是昙花一现的新理论家的著作.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文化研究的所谓前沿的流动性与不确定性.本期这组笔谈之所以冠之以“前沿问题”,是因为其中既有对时下流行的互联网的文化研究,也有对“中国声音”“中国形象”的跨文化思考,希望这组文章能够带来更多“前沿问题”的出现和生成.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本·阿格一向反对划定一片对文化研究的认知领地,因为这片领地变化太快:今天用来印刷利奥塔理论的初级读本的纸张,几年后就可能被回收利用,用来出版波德里亚的著作或是尚未被发现的很可能是昙花一现的新理论家的著作.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文化研究的所谓前沿的流动性与不确定性.本期这组笔谈之所以冠之以“前沿问题”,是因为其中既有对时下流行的互联网的文化研究,也有对“中国声音”“中国形象”的跨文化思考,希望这组文章能够带来更多“前沿问题”的出现和生成.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本·阿格一向反对划定一片对文化研究的认知领地,因为这片领地变化太快:今天用来印刷利奥塔理论的初级读本的纸张,几年后就可能被回收利用,用来出版波德里亚的著作或是尚未被发现的很可能是昙花一现的新理论家的著作.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文化研究的所谓前沿的流动性与不确定性.本期这组笔谈之所以冠之以“前沿问题”,是因为其中既有对时下流行的互联网的文化研究,也有对“中国声音”“中国形象”的跨文化思考,希望这组文章能够带来更多“前沿问题”的出现和生成.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本·阿格一向反对划定一片对文化研究的认知领地,因为这片领地变化太快:今天用来印刷利奥塔理论的初级读本的纸张,几年后就可能被回收利用,用来出版波德里亚的著作或是尚未被发现的很可能是昙花一现的新理论家的著作.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文化研究的所谓前沿的流动性与不确定性.本期这组笔谈之所以冠之以“前沿问题”,是因为其中既有对时下流行的互联网的文化研究,也有对“中国声音”“中国形象”的跨文化思考,希望这组文章能够带来更多“前沿问题”的出现和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