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宫廷戏曲既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宫廷戏曲的研究,无论是从中国戏曲史领域还是宫廷文化的范畴,都有着重要意义和学术价值。但是,宫廷戏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重要问题还远未达到全面深入。故宫学的提出,为宫廷戏曲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契机。结合古代戏曲史和宫廷文化,论述宫廷戏曲的研究意义、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民俗学与中国戏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曲民俗研究或民俗戏曲研究作为跨学科的产物,是戏曲研究者和民俗研究者共同关注的;就研究对象言,戏曲民俗研究既是从民俗文化角度深入研究戏曲艺术,又是从戏曲艺术角度深入考察民俗文化;从研究路向看,戏曲民俗研究既可是戏曲学者借助民俗角度研究戏曲,也可是民俗学者借助戏曲角度研究民俗,还可是戏曲和民俗双管齐下的整体性研究。不仅如此,今天我们提倡从民俗角度研究戏曲,对于拓展戏曲研究的学科视野,丰富戏曲研究的学术内涵,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近几年出现的戏曲研究论著中,郑传寅先生的《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一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是一部学博才高、力厚思深的佳作。全书把古典戏曲放在广阔的传统文化的宏观背景之下,在民族意识的深层触摸戏曲艺术的脉博,从而开拓了戏曲研究的新视野,较为深入地解决了某些重要的问题,是戏曲研究领域中,不可多得的研究成果。全书从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柱:民俗文化、儒家文化和宗教文化三个视角,对戏曲进行了不同方位的观察、审视,探索戏曲艺术在历史的行程中,受到这些传统文化的不同影响,因而发展形成不同的美学特征。这些新的祝角,开拓了新的思路和辽阔的思辨空间,对戏曲史上某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突破口。比  相似文献   

4.
在近几年出现的戏曲研究论著中,郑传寅先生的《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一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是一部学博才高,力厚思深的佳作。全书把古典戏曲放在广阔的传统文化的宏观背景之下,在民族意识的深层触摸戏曲艺术的脉博,从而开拓了戏曲研究的新视野,较为深入地解决了某些重要的问题,是戏曲研究领域中,不可多得的研究成果。全书从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柱:民俗文化、儒家文化和宗教文化三个视角,对戏曲进行了不同方位的观察、审视,探索戏曲艺术在历史的行程中,受到这些传统文化的不同影响,因而发展形成不同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明清两朝,戏曲成为山阴(今绍兴)祁氏家族文化的重要内容.祁氏家族因此对戏曲,尤其是昆曲,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戏曲也巩固和丰富了祁氏家族文化.祁豸佳是个天才艺术家,然而学界对他的研究至今仍为空白.通过关注祁豸佳的戏曲艺术造诣,对他的主要戏曲活动进行尽可能详细的考察和分析,并进一步阐述家族文化等因素对他成就卓越戏曲才能和素养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古典戏曲剧本不仅是研究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依据,其中的点滴信息也反映出舞台艺术、演出形态等演剧特征,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对戏剧形态发展演变的研究和戏曲语言与戏曲文学的考证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重视戏曲剧本文献价值的研究方法叫"以戏证戏",是学界前辈自觉运用的方法,值得今天的研究者借鉴。以戏曲脚色研究为例可以看出,运用这一方法,中国戏曲史的研究将会获得新的文献材料,得到新的创获。  相似文献   

7.
节日民俗与古代戏曲文化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劳动群众居住分散 ,且多数人无法通过阅读剧本去接触戏曲 ,然而 ,戏曲却在农村广为传播 ,这主要得力于节日。节日是连接戏曲消费和生产的重要纽带 ,是传播戏曲文化的重要媒介。节日为戏曲演出集结大批观众提供了条件 ,节日民俗环境又反过来制约着戏曲艺术生产 ,铸成戏曲独特的艺术面貌。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鲁迅多次撰文对梅兰芳及中国传统戏曲进行批评与质疑。鲁迅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否定,是基于他彻底的反对封建文化的立场和态度,是时代的产物,也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积极的现实意义。他的偏颇在于忽略对戏曲艺术自身规律与特点的研究分析。鲁迅对戏曲舞台上“男人演女人”现象的批评是他否定中国传统戏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局限在于忽视了男旦在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特殊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戏曲辞典学史是20世纪戏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它的史程却只有20年的时间,在这二十年的时间内涌现出了40余部戏曲学方面的辞典,可谓繁盛之极。它们不单纯是供人们检索查考的工具书,而也应当视为戏曲文献学的学术著作。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来梳理这20年来戏曲辞典发展的情况,对部分辞典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介。从梳理和评介过程中探析20世纪戏曲词典学史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典戏曲选本研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戏曲选本是中国文学选本的重要部分,但对其进行的整体研究较少.戏曲选本的内涵和外延、文献保存和研究状况以及其研究价值都具有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任半塘在曲学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引人瞩目的成就,除个人的努力外,他还受到恩师吴梅的指点及同门卢前等人的鼓励和帮助。他和卢前等人一起开创了散曲学,在理论建构和文献整理方面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对唐代戏曲的研究新人耳目,对王国维的观点进行重要修正,代表着戏曲研究的深入和突破。在戏曲文献的搜集整理方面,他同样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明清戏曲美学理论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戏剧理论史上具有先进性和鲜明的民族特色。明代戏曲美学的主要贡献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教化说”的完善与背离之争,丰富和提高了戏曲创作论;二是以汤显祖、沈王景和王骥德《曲律》为代表的对戏曲艺术内部规律的精细研究。清代戏曲美学的主要贡献在于:以李渔《闲情偶寄》中的“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等为代表的戏曲美学的理论化、体系化;以金圣叹对《西厢记》的评点为代表的对戏曲美学的核心问题———人物形象塑造的深入探讨。明清戏曲美学理论可分为三部分:戏曲创作论、戏曲表演论、批评鉴赏论  相似文献   

13.
南宋在中国戏曲传播史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年代,遍布各大都市的瓦舍勾栏,为戏曲的广泛传播准备了合适场所。一批生活于市井,同时又精通中国传统文化的“书会才人”成了戏曲传播的第一创作者。文中主要从南宋的戏曲世俗化的形成以及传播途径进行探究,有助于认识和理解南宋戏曲世俗化的发展进程,也有利于对中国音乐发展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古代戏曲发展及戏曲研究史上,对于"戏曲脚色"这一概念的理解和定位常常和"脚色"、"角色"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特别是一些戏曲研究者也不能对其进行正确理解,严重影响了古代戏曲脚色体制的研究,所以非常有必要在戏曲研究中给脚色·戏曲脚色·角色这三个概念加以正名。  相似文献   

15.
地方戏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数量锐减,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互联网+戏曲"为地方戏曲的传承提供了新契机,社会化媒体为地方戏曲传播提供了新途径,能更有效地聚合戏迷和爱好者,为重构传承的"活态"空间提供了可能。可以通过建立全国地方戏曲数据库,建构戏曲传播的全方位新媒体平台,利用大数据提高信息推送的针对性,把移动短视频作为地方戏曲传播的重要窗口等方式,探求地方戏曲社会化媒体传承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土家族土司戏曲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明清时期是土家族土司戏曲兴盛时期,由于保存完整且又具有民族特色,因而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土家族土司戏曲音乐在调式音阶、旋律进行、曲式结构、唱腔等方面与其它戏曲音乐不同,有着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众多的戏曲研究者中,王季思是特别值得关注的一位。王季思对20世纪学术史的重要贡献与深远影响,不仅集中体现在他对《西厢记》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方面,同时也体现在他为20世纪戏曲研究学术力量的培养与整合所做出的不懈努力上。他亲历了20世纪戏曲研究的发展与变化的完整过程,从学术理念到学术方法等多方面体现了20世纪戏曲学术史的显著特征。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王季思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戏曲研究者之一。  相似文献   

18.
王国维是中国近代戏曲史学的开拓者 ,他的戏曲观念影响很大。但是 ,由于王国维本人受西方戏剧观念和传统学术研究观念的制约 ,他的戏曲观念仍存在着缺陷 ,主要表现在研究中国古代戏曲上过于强调戏曲的文学性而忽略戏曲的其他因素 ,尤其是戏曲的表演。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以后的戏曲史学研究 ,使戏曲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戏曲概念、起源问题仍然难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 ,我们今天在建立科学的民族戏曲史学时 ,必须重新审视王国维的戏曲观念。  相似文献   

19.
云南戏曲渊源于原始综合表演艺术,在明清时期,受外来移民文化、外省入滇戏班等因子的影响,本土戏曲经过和外来戏曲文化的融汇与交流,逐渐发展并成熟。主要体现为戏曲创作成果丰硕,形成了节日、民俗及私家演出等多样化演出形式,到清代中叶,逐步形成了有云南地方特色的滇剧、傣剧、花灯等剧种,同时,戏曲文化传播的渠道广、影响深,戏曲品评伴随着演出、剧本阅读等传播过程。结合明清时期的特殊社会背景。梳理这一时期云南戏曲发展的历史文化状态,对开展戏曲研究和戏曲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艺术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戏曲序跋体批评是中国古代戏曲理论批评的一种重要批评体式。建国后关于中国戏曲序跋体批评的研究主要有单篇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专著等几种形式。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文献整理、戏曲序跋的功用、戏曲序跋的理论价值评判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